■ 徐忠友
嘉興南湖,原名馬場院湖,因古代湖中多鴛鴦又名“鴛鴦湖”。湖面有640多畝,晴日里,波光瀲滟;細雨中,煙霧如畫。據史書記載:五代中吳節(jié)度使廣陵王錢元在湖濱筑樓,取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煙雨”二字為“煙雨樓”的樓名。
真正使嘉興南湖名揚天下的是在1921年8月初,具有開天辟地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從上海望志路106號秘密轉移到南湖一艘游船上繼續(xù)舉行。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李達、張國燾等12名中共一大代表(陳公博未出席),在紅船上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綱領》,并選舉產生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從而翻開了中國革命嶄新的一頁……
在嘉興南湖還產生了一部建黨歷史巨片——《開天辟地》。這部影片的拍攝,同樣具有傳奇色彩。
那是1989年的3月,浙江省電影創(chuàng)作年會代表在“煙雨樓”舉行創(chuàng)作座談會。會后,南湖紀念館的負責人在“煙雨樓”宴請與會劇作家。
“你們這些‘大筆桿’可別忘了我們南湖啊!”南湖紀念館負責人舉起了酒杯。
唯有時任嘉興市作協(xié)主席、《南湖》雜志主編黃亞洲酒端到嘴邊沒有喝,又把杯子放回到桌子上。此刻,他眺望“煙雨樓”外,只見南湖上煙雨濛濛,水天一色,猶如一幅厚重的水墨畫。驀然間,他的眼光定格在湖邊那條紅船上。
革命聲傳畫舫中,
誕生共黨慶工農。
重來正值清明節(jié),
煙雨迷濛訪舊蹤。
……
董必武同志當年為南湖題寫的這首詩仿佛在黃亞洲耳邊回響,很快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了!
“中國共產黨建黨這一重大的歷史題材太值得一寫了!”黃亞洲對坐在身邊的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秘書長汪天云說。
“我跟你的想法正好相同?!蓖籼煸菩Φ馈?/p>
本文采用完全信息條件下對政府監(jiān)管部門、金融機構、企業(yè)各利益相關主體進行分析,構建企業(yè)、金融機構、政府監(jiān)管部門的博弈樹模型,如圖1所示。
“那好,我們就合作寫寫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吧?!秉S亞洲愉快地舉起酒杯與汪天云碰了一下。
黃亞洲是個“老嘉興”了,對南湖及嘉興的歷史了如指掌。他一邊構思電影文學劇本,一邊查找歷史資料。在半年的時間內,他閱讀了《毛澤東傳》《李大釗》《陳獨秀》以及中共一大前后的各種回憶錄和歷史文獻,并走訪了北京、上海、浙江的許多黨史專家,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材料。同時,他和汪天云頻繁寄寫“兩地書”,經常會面商討劇本創(chuàng)作事宜。這年中秋節(jié)前夕,黃亞洲、汪天云來到上海電影制片廠文學部,正式遞交了創(chuàng)作《開天辟地》上、下集影片的方案。巴金先生的女婿、上影廠文學部編輯祝鴻生看后覺得該片分量很重,立即找來文學部主任楊時文商討。
“你們的選材很好,創(chuàng)作思路也不錯,非常感謝你們的大力支持。我馬上向上海電影制片廠領導匯報,相信很快就會有回音的。”楊時文緊握著黃亞洲的手激動地說。
第二天,上影廠廠長于正本等領導及時研究答復:決定向黃亞洲、汪天云組稿。
帶著心中的喜悅,黃亞洲從上海回嘉興后便伏案耕耘不止。此時的黃亞洲,已創(chuàng)作過十多部影視劇本,稱得上影視創(chuàng)作圈內的一名老手,無論是創(chuàng)作技巧還是經驗,都處于最佳狀態(tài)。他的思緒,從五四運動學生焚燒賣國賊曹汝霖住所、痛打章宗祥,到北大校長蔡元培挺身而出救學生;從李大釗、胡適等營救陳獨秀,到毛澤東在湖南發(fā)動“驅張運動”;從中共一大代表秘密離開上海,到登上南湖“紅船”——一切歷歷在目。他的筆端描繪出一幅又一幅中國共產黨勝利誕生的宏偉壯麗畫卷。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何叔衡、李達、張國燾等100多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在他的畫卷中“復活”了;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武漢、嘉興等地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在他的畫卷中得以再現。僅用兩個月的業(yè)余時間,黃亞洲就寫出了長達10萬字的上、下集電影文學劇本。劇本經與合作者汪天云修改后,被送到了上影廠文學部。
正當黃亞洲稍微松了一口氣時,驟然“風云突變”。原來,為了保證這一重大題材的作品質量,上影廠成立了由上海市電影局局長吳貽弓掛帥的《開天辟地》領導小組,采取同一題材分幾路組稿的獨特辦法,向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沙葉新、北京原電視劇《李大釗》編劇周振天、上海工人作者張來鈞同時組稿。
對于黃亞洲和汪天云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極其嚴格的“考試”。盡管有“不及格”的可能,但黃亞洲、汪天云都力爭取得“良好”甚至“優(yōu)秀”的成績。在這當中,除了黃亞洲、汪天云這兩位“參考者”全力“應試”外,黃亞洲的愛人蔡繼英夜以繼日地幫助丈夫查找大量的文字資料,并挑起了整個家庭生活的重擔。汪天云的岳父徐桑楚在妻子去世最悲痛的時刻,仍鼓勵女婿說:“你去寫吧,寫好這一劇本,對重溫黨的歷史意義重大,也是對你岳母最好的悼念?!?/p>
“交卷”的時間到了!沙葉新的劇本是以毛澤東為核心人物展開的,張來鈞則以照搬史料為主,可以說各有特色。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陳至立及市電影局局長吳貽弓等領導,先后組織了十余次討論會、咨詢會,聽取黨史專家、藝術家的意見。經過認真研究,于1989年6月22日正式確定采用黃亞洲、汪天云的劇本,并將沙葉新、張來鈞劇本的精華吸納其中。同年9月,經過黃亞洲、汪天云四易其稿的《開天辟地》電影劇本,終于投入了拍攝。中央財政、上海市、上影廠總共投資近800萬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1991年成功拍攝出了一部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實性的歷史巨片。
《開天辟地》在建黨70周年期間上映后,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媒體、觀眾好評如潮。黃亞洲、汪天云先后榮獲上海市“七一”征文優(yōu)秀作品獎、上海市第二屆影視文學獎、上海影評人獎、1991年度十佳影片獎、文化部全國優(yōu)秀故事片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電影獎、第12屆全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與此同時,他倆合著的長篇歷史小說《開天辟地》,也由上海少兒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為黨旗增添了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