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國
韶關市粵北技工學校,廣東 韶關 512031
近年來,食品衛(wèi)生安全問題比較突出,人民群眾盼望吃上放心食品、安全食品的呼聲越來越高,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食品腐敗變質,本文就食品腐敗變質的危害及對策進行探討。
食品的腐敗變質原因較多,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如動、植物食品組織內酶的作用,昆蟲、寄生蟲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其中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是最為重要和普遍的。微生物廣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一定類型和數(shù)量的微生物的污染,當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它們就會迅速生長繁殖,造成食品的腐敗與變質。食品腐敗變質會導致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降低、食用價值降低甚至喪失,還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大多數(shù)微生物引起的腐敗具有明顯的感官性質改變,但有些芽孢桿菌引起的腐敗變質感官性質的變化不明顯,主要發(fā)生在發(fā)酵制品和罐頭食品中,由于產酸不產氣,而這些食品本身又帶有酸味,所以特征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沒有問題,使用后則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同時,無論因食品腐敗變質而造成的食品廢棄,還是誘發(fā)人類疾病都會伴隨著一定的經濟損失,據WHO統(tǒng)計,每年全球僅因食品腐敗變質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多大幾百億美元。
夏季來臨,預防食品腐敗變質,搞好食品加工、儲藏過程中的衛(wèi)生是十分重要的。食品加工過程中要避免食品被細菌污染,如防止頭發(fā)掉入食品,不對著食品打噴嚏,加工食品前要洗手,保持加工食品的環(huán)境清潔,器具應消毒。食品烹飪時要燒熟,低溫保存時要在10℃以下。自家糧食在儲藏過程中要注意防霉菌污染,霉菌可導致糧食腐敗變質。簡單的辦法就是做到通風、干燥和做好防鼠、防蟲工作。
第一,夯實各級責任。國家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重要內容,成立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工作領導小組,衛(wèi)生、農業(yè)、質監(jiān)、藥監(jiān)等部門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機制,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足額配備監(jiān)管執(zhí)法工作人員,并建立崗位責任制,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辦法,加大檢查治理力度,消除監(jiān)管死角,初步形成政府負總責、監(jiān)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yè)作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
第二,突出整治重點。以所有生產、加工食品及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企業(yè)、小作坊及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超市、賓館等各種飲食服務單位為重點區(qū)域;以牛奶、肉制品、辣椒、飲料、醬油、面條、面粉、饅頭等產品為重點品種;以活畜販運、火鍋店和肉制品加工屠宰、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為重點環(huán)節(jié)開展專項整治。特別加強對豬肉和辣椒及制品、學校食堂、“蛋奶工程”食品的檢查和整治。
第三,強化群眾監(jiān)督。公開食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電話和舉報獎勵措施,凡經查實的線索一律獎勵2000萬元~10000萬元,發(fā)動群眾舉報違法犯罪行為,同時督促企業(yè)開展自查自糾,自行整改。對于主動將問題食品向所屬監(jiān)管部門上繳,免于處罰;逾期不上繳的,一經發(fā)現(xiàn)給予嚴厲處罰,構成犯罪的的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第四,嚴格日常監(jiān)管。要求食用農產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健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記錄制度,加密自檢頻次,對生活畜販運、屠宰、辣椒及其制品使用等重點環(huán)節(jié)和食品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薄弱部位,加大日常監(jiān)管、巡查和抽檢力度,嚴防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發(fā)生。
食品保藏是從生產到消費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保藏不當就會腐敗變質,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危及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也是調節(jié)不同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以及各種環(huán)境條件下都能吃到營養(yǎng)可口的食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食品保藏的原理就是圍繞著防止微生物污染、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以及延緩食品自身組織酶的分解作用,采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方法,使食品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保持其原有的營養(yǎng)價值、色、香、味及良好的感官性狀。 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就需要對食品進行必要的包裝,使食品與外界環(huán)境隔絕,并在貯藏中始終保持其完整和密封性。因此食品的保藏與食品的包裝也是緊密聯(lián)系的。
由于夏天氣溫的逐漸升高,我們在日常進食時,要注意選擇那些不容易發(fā)生腐敗變質的食物來吃,對于那些容易因高溫發(fā)生變質的食物要謹慎選擇。那么,哪些食物更容易被細菌污染,發(fā)生變質腐敗呢?一類是雞、鴨、魚、肉及蛋、奶等及其制品,如烤肉、鹵蛋、涼拌菜、剩飯菜等;第二類是被殘留的高濃度的農藥污染的蔬菜、水果如韭菜、菠菜、蘋果等,被有毒的藻類污染的如螃蟹、大蝦、扇貝、魷魚等海產品,在夏季食用更容易發(fā)生食物中毒;第三類是其本身就含有毒素的食物如河豚魚、金槍魚、毒蘑菇等在高溫條件下更容易發(fā)生腐敗變質;第四類在某高溫下易產生有毒物質的食品如發(fā)芽的馬鈴薯、未煮透的豆?jié){、蕓豆等。上述4類食品,在高溫天氣里,要謹慎選擇,防止發(fā)生食物中毒。
食品中的水分降低至一定限度以下,微生物不能繁殖,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從而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脫水防腐的含水量應達到下列要求:奶粉<8%,全蛋粉<13%~15%,脫脂奶粉<15%,豆類<15%,蔬菜為14%~25%。同時,提高滲透壓:常用有鹽腌法和糖漬法。微生物處于高滲狀態(tài)的介質中,菌體原生質脫水收縮,與細胞膜脫離,原生質凝固,從而使微生物死亡。一般鹽腌濃度達10%,大多數(shù)細菌受到抑制,但糖漬時必須達至60%~65%,才較可靠。
[1]張巧玉.食品的腐敗變質及相關控制方法[J].經濟研究導刊,2008(13).
[2]王海平,黃和升.控制微生物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的措施[J].農產品加工,2009(11).
[3]無為.食品·腐敗·變質與防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00(8).
[4]劉瑩娜.微生物與食品的關系[J].品牌與標準化,2009(20).
[5]程艷軍.食品腐敗的原因及貯藏方法[J].中國檢驗檢疫,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