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瑩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城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山東棗莊 277300
從古到今,水一直被看作是人類生命的源泉,而水質的問題也從沒被人們所忽視,如何能夠保證水的質量,可以使人們喝到放心水,水質化驗技術隨之應運而生。供水單位日常生活飲用水水質檢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將會對提高供水質量及保證人們飲水安全有著深遠的意義。下文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對水質化驗技術在近些年中的發(fā)展歷程進行簡要的介紹,同時對新國標中關于水質的要求進行了闡述。
在這一時期內,隨著我國對水質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水質化驗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一些新型的高效絮凝劑和絮凝池也相應地得到了大力開發(fā),同時絮凝的形式也由動態(tài)絮凝向靜態(tài)絮凝逐漸過渡,并朝著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同時,通過淺層沉淀理論將最初的平流沉淀池改為具有長、狹、淺等特點的新型沉淀池;在絮凝池的選擇上也更為多元化,比如選用紋板和柵條、網格、平流折板及豎流人字(折)板等;通過對進水布水裝置增設縱向指形集水槽,使自動排泥變?yōu)榱爽F實,從而改善了進水布水條件;斜管、氣浮池等都得到了相應的開發(fā);氣水反沖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有些技術先進的水廠已經開始使用臭氧化工藝。在這一階段,水質濁度的測定也又有了較大地改進,先由原有的比色管比濁改進成了黑利格型目視比濁儀,直至后來出現的光電濁度儀。
在這些年里,是我國水質研究發(fā)展相當重要的一段時期,其一,國內在水質研究問題上首次采用了遺傳毒理學的研究方法,在水處理工藝方面采用臭氧與氯的聯(lián)用試驗。試驗表明水中有機物的不完全氧化過程,會導致突變率增高,從而改善了單純地使用臭氧進行消毒導致的突變率下降的現象,臭氧與氯聯(lián)用還能有助于提高出廠水中重金屬含量的合格率,其中包括鐵、錳、銫等;其二,還對塔式生物濾池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塔式生物濾池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氮、氨、氛等有害物質,對水中的溶解氧以及PH值也有顯著的提高,還能夠使絮凝劑劑量和加氯量有所減低,并以此改善混凝;其三,又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進行了具體研究,其對于去除三氯甲烷的前體THMFP紫外消光值Euv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不僅能降低毛細管柱氣相色譜譜圖峰數及總面積,也能使突變?yōu)殛栃缘脑D化為陰性出水。
這一時期是我國水質檢測水平發(fā)生質的飛躍的一段時期。國內建立了數個國家級監(jiān)測站,其中每個監(jiān)測站除具備常規(guī)的檢測設備外,并且還都配備了各項技術先進的大型儀器,如氣相色譜儀、低本底放射性測量儀和測汞儀等等,少數檢測站內還配置了色譜-質譜-計算機聯(lián)用系統(tǒng)等,通過這些儀器的配備,我國水質監(jiān)測站的裝備水平幾乎可以與國際化城市相提并論;近年來,一些大的監(jiān)測站都進行了引水調研工作的開展,并通過和各大專院校結合展開水質深度處理工藝等研究工作,促進了我國水質檢測水平的提高。
根據水質檢測的要求,主要可以將檢測項目分為常規(guī)指標檢測和非常規(guī)指標檢測,新國標也都對其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毒理學原有的指標項目也進行了相應的增加,如:無機化合物從原有的10項增加至現在的21項,有機化合物從原來僅有5項增加至53項,還有消毒劑、微生物指標等也都有所增加,這些新增的項目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如今對水質安全的重視。新國標項目的設置完全符合當今國際上的飲用水水質標準項目增加的趨勢,并且已經基本與國際先進水質標準接軌。
新國標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做了8項修訂,其中主要對渾濁度、砷、鎘、鉛、硝酸鹽、四氯化碳著6個項目的限值要求進行了提高。另外,新國標還對總大腸菌群的測定方法與計量單位做出了修改,但卻對總放射性的限值放寬了一些要求。
新國標中還增加了大量有機物指標,其中主要包括:農藥、有機污染物、等,尤其是在常規(guī)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耗氧量這一有機物的綜合指標,耗氧量(以O2計)不超過3mg/L,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mg/L。這一項目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想要控制有機物綜合指標,必須對受污染水源的水質進行控制。而且,新國標列入了耗氧量、氨氮這兩個指標,反映了新國標對水源水污染現狀的重視,這必將促進我國受污染水源水飲用水處理能力的提高。
對城市集中式供水單位的采樣點選擇、檢測項目和頻率、合格率計算方法要求必須按照建設部的行業(yè)標準城市供水水質標準(CJ/T206-2005)執(zhí)行,檢測項目與頻率如下:
常規(guī)檢測包括:氨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等,每日至少檢測一次。
常規(guī)檢測包括:余氯、色度、渾濁度、肉眼可見物、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等,每日至少檢測一次。全部常規(guī)指標和非常規(guī)指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檢測,每月至少檢測一次。全部非常規(guī)指標,以地表水為水源時,每半年檢測一次,以地下水為水源時,每一年檢測一次。
常規(guī)檢測包括:余氯、色度、渾濁度等,每月檢測兩次以上。常規(guī)指標全部項目和非常規(guī)指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檢測,每月至少檢測一次。
綜上所述,我國的水質檢驗技術一直處于持續(xù)發(fā)展的狀態(tài),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水質檢測技術的研究和探討,對提高與完善我國的供水水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1]劉軍.水中腐殖酸現場快速檢測法研究[J].中國地質,2009(5).
[2]鄧金花.水中錳的快速檢測法研究[J].廣東化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