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園林管理處,遼寧建平122400)
園林樹木是園林綠化的主體,而澆水是養(yǎng)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樹木是否缺水,需不需要灌水,如何灌水,是園林工作者的必修課之一,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才能適時、適量地對樹木進行灌水,保證樹木的正常成活、生長,同時,還能保證節(jié)約用水。
水是樹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生理上將植物體的各種器官聯(lián)系成統(tǒng)一的整體,以保證正常生命運動的進行。同時,樹木也通過水分與居住環(huán)境條件建立了聯(lián)系,保證了與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樹木也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而且能長得更好、更美,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本身的植物特性,才能更好地起到綠化、美化功效。因此必須根據(jù)樹木生長需要,因樹、因地、因時制宜的進行合理灌水。
2.2.1 依據(jù)樹木的栽植年限進行灌水
(1)新栽苗木定植后必須連續(xù)灌3次水。第1次水應在栽植后立即進行,小水慢灌,土壤壓實,苗木扶正、固定,加速土壤與根系的密接。第2次水距頭水不得超過3d,第3次水應在第2次水后2~3d內灌,且灌足灌透,然后封堰。
(2)在同等條件下,新栽的樹木、小苗、灌木及闊葉樹需要優(yōu)先灌水。因為新栽樹木、小苗、灌木的樹根較淺,抗旱能力較差,闊葉樹蒸發(fā)量大,其需水量大。對2010年以前定植的樹木,大樹、針葉樹可后灌。
(3)新栽樹木需要連續(xù)幾年灌水,喬木及常綠樹為3~5年,灌木為 5~6年。土質較差、土壤保水能力差或樹木因缺水而生長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均應延長灌水年限,直到樹木扎根較深后,不灌水也能正常生長時為止。
(4)對于一般定植多年,正常生長開花的樹木,除非遇上大旱,樹木表現(xiàn)迫切需水時才灌水。
2.2.2 依據(jù)樹木的生長時期進行灌水
(1)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和早春進行,北方降水量較少,春季又嚴寒干旱,因此休眠期灌水非常必要。秋末或冬初的灌水(建平縣為11月中下旬)一般稱為灌“凍水”。冬季結凍,放出潛熱可提高樹木越冬能力,還可防止早春干旱,因此在我們北方地區(qū),這次灌水是不可缺少的。對于邊緣樹種,越冬困難的樹種以及幼年樹木等,澆凍水更為必要。早春灌水(建平縣為3月中下旬),不但有利于新梢和葉片的生長,而且有利于開花與座果,早春灌水促使樹木健壯生長,是花繁果茂的一個關鍵。
(2)生長期灌水??煞譃榛ㄇ肮嗨⒒ê蠊嗨?、花芽分化期灌水?;ㄇ肮嗨诒狈降貐^(qū)容易出現(xiàn)早春干旱和風多雨少的現(xiàn)象,及時灌水補充土壤水分的不足,是解決樹木萌芽、開花、新梢生長和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措施。同時還可以防止春寒、晚霜的危害?;ㄇ八稍诿妊亢蠼Y合花前追肥進行?;ㄇ八木唧w時間,要因樹種而異。早春開花的樹種如連翹、榆葉梅等可結合春灌進行?;ê蠊嗨?。多數(shù)樹木在花謝后半個月左右是新梢迅速生長期,如果水分不足,則抑制新梢生長。尤其在我們北方,春天風多,地面蒸發(fā)量大,適當灌水并采取蓋草、蓋沙等保墑措施,以保持土壤適宜的濕度。花芽分化期灌水,此次水對觀花、觀果樹木非常重要,因為樹木一般是在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時,花芽開始形態(tài)分化。此時也是果實迅速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水分和養(yǎng)分,若水分不足,則影響果實生長和花芽分化。因此,在新梢停止生長前及時而適量的灌水,可促進春梢生長而抑制秋梢生長,有利于花芽分化及果實發(fā)育。
2.2.3 依據(jù)樹木的不同品種進行灌水
不同的樹種在相同的條件下,對灌水的要求因習性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應區(qū)別對待。對于觀花樹種,特別是花灌木,灌水量和灌水次數(shù)均比一般的樹種要多。對于耐干旱的樹種,如樟子松、刺槐、紫穗槐等,則灌水量和次數(shù)均少。有很多地方因為水源不足,勞力不夠,則不灌水。對于喜歡濕潤土壤的樹種如水曲柳、垂柳等,則應注意灌水。對于名貴樹木:略現(xiàn)萎蔫或葉尖焦干時,應立即灌水并對樹冠噴水,否則即將產生旱害。
2.2.4 依據(jù)氣候對樹木進行灌水
在北方地區(qū),冬季少雪,春旱多風,3月份應該灌化凍水,4~6月份是干旱季節(jié),雨水較少,也是樹木發(fā)育的旺盛時期,需水量較大,在這個時期應多灌水。7~8月份為雨季,本期降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故不需要多灌水,遇雨水過多時還應注意排水,但在遇大旱之年,在此期也應灌水。9~10月份是秋季,在秋季應該使樹木組織生長更充實,充分木質化,增強抗性,準備越冬。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盡量不灌水,以免引起徒長。但如過于干旱,也可適量灌水,特別是對新栽的苗木和名貴樹種要適量灌水,以避免樹木因為過于缺水而萎蔫。11~12月份進入冬季,樹木已經停止生長,為了使樹木很好越冬,不會因為冬春干旱而受害,此期應灌封凍水。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夏季天氣炎熱,應在早、晚對樹木進行澆水。不要在中午澆灌冷水,因土溫正高,一灌冷水,土溫聚降,造成根部吸水困難,引起生理干旱,甚至會出現(xiàn)臨時萎蔫。夏季中午,葉面噴水也不好。
2.2.5 根據(jù)不同的土壤種類進行灌水
灌水除根據(jù)氣候、樹種的習性及栽植等因素外,還應根據(jù)土壤種類灌水;對鹽堿地,就要“明水大澆”“灌耕結合”,即灌水與中耕松土相結合,最好用河水灌溉;對砂土地,灌水次數(shù)應當增加,應小水勤澆,并施有機肥增加保水保肥性。因砂土容易漏水,保水力差;低洼地也要小水勤澆,注意不要積水,并應注意排水防堿;較黏重的土壤保水力強,灌水次數(shù)和灌水量應當減少,并施入有機肥和河沙,增加通透性。
2.2.6 根據(jù)施肥、土壤管理情況進行灌水
在全年的栽培養(yǎng)護工作中,灌水應與其他技術措施密切結合,以便在互相影響下更好地發(fā)揮每個措施的積極作用。
(1)灌溉與施肥,做到“水肥結合”這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施化肥的前后,應該澆適水,既可避免肥力過大、過猛,影響根系吸收遭毒害,又可滿足樹木對水分的正常要求。
(2)灌水應與中耕除草、培土、覆蓋等土壤管理措施相結合。因為灌水和保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保墑做得好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消耗,滿足樹木對水分的要求并可減少灌水次數(shù)。
在實際工作中,對于灌水量應適當掌握。適宜的灌水量一般以達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標準。水量太少,多次過淺,使根趨于地表分布,且表土易干燥,起不到抗旱作用。相反,灌水量太大,多次大水漫灌,會使土壤板結,通氣不良,影響樹根生長,同時土壤中的肥料就會隨水流失。在建平地區(qū),按一般年份,全年灌水大約10次,應安排在3、4、5、7、8、9、10、11月各 1 次,6 月要2 次。7~ 8月份的時候如果雨水多可不澆,干旱年份應增加灌水次數(shù)。
樹木因樹種不同,栽植年限不同,生長期不同,對水的需求量不同。在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土壤條件下,對水的需求量也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園林工作者在工作中認真觀察環(huán)境變化,充分掌握樹木的特性,采取合理的措施,適時、適量地給樹木補充水分,以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并充分展示其在各個時期的季相美。
[1]趙世偉.園林工程景觀設計:植物配置與栽培應用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王坤麗.園林樹木生長期的澆水要點[J].現(xiàn)代園藝,201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