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霞
(遼寧省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醫(yī)院)兒科 遼寧阜新 123000)
毛細支氣管炎是有各種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細支氣管炎,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鳴為主要臨床特點。多見于2歲以下小兒,多數(shù)在6個月以內(nèi)。常見于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等,近幾年隨著人們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肺炎支原體感染在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病原體感染大約占30%[1]左右,存在混合感染。我們將在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住院患兒41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毛細支氣管炎進行臨床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41例患兒,男28例,女13例。年齡2~6個月9例,7~24個月32例。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符合實用兒科學第7版,褚福棠主編,血清肺炎支原體Mp-IgM陽性。
1.2.1 呼吸道癥狀 以咳嗽、喘憋、呼吸道困難、發(fā)熱為主要癥狀。41例患兒均有咳嗽,頻繁咳嗽29例(占71.1%),中等度咳嗽12例(28.9%),重度喘憋33例(84.5%),中等度喘憋8例(15.5%),高熱36例(90.5%),中等度發(fā)熱5例(9.5%)。
1.2.2 肺部體征 入院第2、3天肺部可聞及喘鳴音41例(100.00%),入院第5天之后,雙肺可聞及固定中濕啰音41例(100.00%),一側呼吸音減低5例。
1.2.3 肺外表現(xiàn) (1)累及消化系統(tǒng)13例,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瀉9例,肝大2例,轉氨酶升高9例。(2)累及心血管系統(tǒng)13例,心肌酶譜升高11例,心動過速2例。(3)累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3例,均有不同程度嗜睡、頭痛、嘔吐,行腦電圖檢查,均為異常,呈慢波增多。(4)累計血液系統(tǒng)3例,均表現(xiàn)為貧血、血小板減少。(5)累及泌尿系統(tǒng)1例,血尿1例。(6)皮疹3例。
1.3.1 Mp-IgM 測定41例患兒Mp-IgM均陽性。
1.3.2 血常規(guī) WBC<10×109/L 24例,WBC>10×109/L 17例。
1.3.3 X線胸片檢查結果 41例均有病變,小片狀陰影15例(37.35%),肺門影增濃、模糊14例(35.50%),大片狀陰影11例,其中肺不張2例,胸腔積液1例(右側少量胸腔積液)。
肺炎支原體感染至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均給予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補液等終合治療,對喘憋嚴重給予吸氧,布地奈德聯(lián)合沙丁胺醇氧氣驅動霧化吸入,重癥靜點甲潑尼龍,并發(fā)心、腦、肝等損害的患兒給予營養(yǎng)心肌、營養(yǎng)腦細胞、保肝藥物治療。41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如果存在支原體血征,首選紅霉素,每日每公斤體重30mg,日2次靜點,連用5~7d,如果熱退,仍咳嗽,肺部陰影未完全吸收者,再續(xù)點阿奇霉素,每日每公斤10mg,連用3~5d,但需家長簽知情同意書,4例喘憋發(fā)作時對布地奈德聯(lián)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不耐受,口服順爾寧、美普清癥狀緩解,1例胸腔積液患兒加用小劑量地塞米松1周,1周后復查胸片胸腔積液明顯吸收,1例伴有貧血患兒治療10d后復查胸片時呈游走性改變,住院17d癥狀緩解后出院,35例患兒全部治愈。
毛細支氣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隨著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毛細支氣管炎的報道越來越多,肺炎支原體感染已成為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重要病原體之一,發(fā)病率逐年增加。本文通過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Mp-IgM抗體的檢測,2歲以下肺炎支原體感染為31.1%,<6個月肺炎支原體感染率為21.9%。肺炎支原體感染一般以年長兒發(fā)病較多,起病較慢,全身感染中毒癥狀較少見。肺炎支原體感染通過飛沫傳播,侵入呼吸道粘膜,可導致氣道損傷,使纖毛破壞,纖毛運動減弱而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近年研究認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可產(chǎn)生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誘導物,通過直接擴散或常見的體循環(huán)方式到達下呼吸道細胞或肺外器官。為清除這些物質,機體免疫細胞產(chǎn)生產(chǎn)獲得性免疫反應。由于該免疫反應依賴于抗原的劑量、靶器官的分布和免疫系統(tǒng)的狀態(tài),導致肺內(nèi)或肺外損害的表現(xiàn)[2]。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除導致呼吸道系統(tǒng)病變外,??刹l(fā)肺外損害,使臨床表現(xiàn)復雜化,病程遷延。因此,我們體會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常規(guī)檢查肺炎支原體抗體,必要時5~7d后再復查1次,以便早期診斷,減少漏診,及時治療。
本組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表現(xiàn)均有咳嗽,喘憋及呼吸困難,與非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毛細支氣管炎無差別,我們體會肺炎支原體感染加重了氣道高反應性,使大多數(shù)患兒有中、高度發(fā)熱,而且持續(xù)時間較長,肺外損害表現(xiàn)較非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明顯增加,可能與肺炎支原體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應有關。肺部X線表現(xiàn)與非肺炎支原體感染有所不同,除有不同程度梗阻性肺氣腫外,72.90%患兒有單側小片狀或大片狀影。外周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升高,CRP可增高,可能合并細菌感染。通過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表現(xiàn)分析:認為肺炎支原體感染至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表現(xiàn)四季發(fā)病,喘憋更重,中高度發(fā)熱,而且持續(xù)時間較長;胸部X線有肺氣腫伴單側片狀影,常有肺外表現(xiàn),心、肝、皮膚損害表現(xiàn),入院應常規(guī)檢查肺炎支原體抗體,如果肺炎支原體抗體陽性,伴有支原體血癥,應首選紅霉素治療,聯(lián)合頭孢類及抗病毒藥物,效果比較好,連用5~7d,如果熱退,可再繼續(xù)靜點阿奇霉素,連用3~5d,因其阿奇霉素組織滲透性好,在炎癥局部組織藥物濃度高,有抗炎作用強而持久,但需家長簽知情同意書。喘憋發(fā)作時給予布地奈德聯(lián)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必要時靜點甲潑尼龍。有的患兒對霧化吸入不耐受,可給予順爾寧、美普清,可逐漸控制喘憋。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04.
[2]程燕.肺炎支原體感染免疫反應與臨床[M].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06,13(8):38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