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及對策探析

      2011-08-15 00:46:31王超岳偉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11年2期
      關鍵詞:障礙心理健康心理

      王超 岳偉

      (中國海洋大學 社科部 山東青島 266101)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在物質、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往。人際交往是人際關系實現的根本前提和基礎,也是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途徑。人具有社會性,正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祟愒谝簧斨校ニ邥r間,剩余時間中有70%左右是用于人際交往的。

      而大學生正處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認識社會的關鍵時期,雖然大多數已經成年,但是由于大學生成熟度有限,適應能力較差等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時難免出現各種問題和障礙,這種狀況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而且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有學者提出:人際交往問題位于大學生15種主要壓力源的第三位。因此,探討大學生常見的人際交往障礙,培養(yǎng)大學生應有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高校做好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主要表現

      (一)人際沖突

      人際沖突是指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不符合大學生群體對其人際關系的基本認識,導致在大學生個體之間出現的人際關系不協調、不適應的現象。人際沖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人際交往障礙。隨著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把關注的重心轉向自己,通常會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人際關系,這就比較容易出現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通常表現為:過分苛求別人、盲目堅持自己意見言行、猜疑挑釁等。過分地要求別人服從自己,滿足自己,違背了人際交往的互惠平等原則,自然轉化為人際沖突。與此同時,情緒調控力低也是人際沖突的誘因,有些大學生在面臨不同意見和行為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出現相對過激的行為,從而導致不和諧的人際關系轉變?yōu)槿穗H沖突。

      (二)情感障礙

      情感情緒在交往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感情緒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消極的情感情緒則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主要面臨以下的情感障礙:

      1.自卑心理。自卑是個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或幾個方面不如他人的精神體驗。自卑是導致交往障礙的重要原因。在大學生中,自卑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有:自身生理或心理缺陷;自我認識不足;家庭、經濟困難或社會地位差異;遭受挫折不恰當的歸因等。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自信心,獨來獨往,遇事謹小慎微,時常多疑猜忌心理,在社交場合中消極回避,逃避與他人的交往。

      2.嫉妒心理。嫉妒是與他人比較,發(fā)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復雜的情緒狀態(tài)。這種不良的心理來源于兩種錯誤的認識:一是別人的成功意味著自己的失敗,二是別人的成功是對自己的威脅。嫉妒心理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負面作用較大,有時會使大學生產生焦慮、敵意和憎恨的情緒,并會導致中傷,詆毀他人,打擊別人進步的消極行為。這種心理不僅會阻礙正常的人際交往,而且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3.戒備心理。在人際交往中,戒備心理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固執(zhí)的心理偏見。在大學生中,有些同學懷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心態(tài),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處處戒備,害怕遭到上當欺騙,這種心態(tài)雖然降低了被騙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對同學朋友的嚴重不信任,自然造成了交往中的障礙。

      (三)交往恐懼

      交往恐懼是一種帶有不安和恐懼色彩的情緒反應,是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恐懼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的情感情緒,但是如果將這種恐懼心理帶到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將自己與周圍的人和社會隔離起來,就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具有交往恐懼的大學生一般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有些大學生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屢屢遭受挫折,對其心理形成了一種打擊,在以后的交往過程中就難免形成一種焦慮,緊張、恐懼和不安的情緒。二是有些大學生看到別的同學在交往中受到挫折,陷入困境,就不自覺地想到自己也會面臨這種被拒絕和嘲笑的尷尬局面,于是產生一種不安和恐懼的心理,這種心理的泛化,也會導致交往恐懼。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探究

      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產生,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既有大學生自身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因素,又有外在的客觀環(huán)境因素。

      (一)主觀原因

      1.情感因素。心理學家稱大學生所處的青年期是“疾風暴雨”的時期,他們感情情緒豐富且缺乏穩(wěn)定性,容易受周圍人為或環(huán)境因素的感染和影響。他們有時積極亢奮,做事容易沖動,常常憑個人一時的好惡改變對人的看法;有時又對人和社會過于敏感,容易產生猜疑、恐懼、自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這種情感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缺乏穩(wěn)定性,從而造成人際交往困難或障礙。

      2.認知因素。這里的認知因素主要包括對自身的認知,對他人的認知和對交往本身的認知。大學生大都剛剛進入青年期,心里還不成熟,接觸社會和社會閱歷都有限,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自己認知時,常常過高或過低地評價自己;對他人認知時,常常產生第一印象、刻板印象、定勢效應等這種認知錯覺。與此同時,大學生錯誤的認識人際交往本身,用不合理的方式和行為處理人際關系,也會造成人際交往障礙。因此,大學生在處理人際交往時一系列的認知錯覺,是導致交往困難的重要因素。

      3、性格因素。性格主要體現了人對自己和他人、事物和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并表現在人的行為舉止中。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在阻礙人際關系吸引的人格因素中,性格特征是最有影響的。良好的性格特征會推動人的人際交往,不良的性格特征則會阻礙人的人際交往。不同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都會融入不同的人格因素,因此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不良性格因素主要有以下表現形式: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他人、孤僻、狂妄自大、多疑、固執(zhí)、自私、偏見等。這一系列不良的性格特征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

      (二)客觀因素

      1.社會環(huán)境因素。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了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與此同時,西方的文化的影響和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也將呈現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受社會環(huán)境和風氣的影響,有些大學生開始報著功利性、效率性和現實性的觀點去處理人際關系,片面地認為當代社會的人際交往就是請客吃飯、花錢辦事,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產生了負面影響。

      2.家庭環(huán)境因素。家庭環(huán)境是大學生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也是造成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重要原因。當今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普遍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對子女呵護備至。這種家庭環(huán)境容易使大學生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缺乏謙讓和共享意識,性格比較任性和爭強好勝,經常因小事與同學產生摩擦和矛盾。再加上父母日常教育不及時,就容易造成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障礙。

      3.學校因素。學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他們的大多數人際交往是在學校中進行的。由于大學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普遍忽視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涉及人際交往的通識課程大都也流于形式,忽視對大學生實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大學是眾多學生的聚集地,宿舍群體、社團群體、基本群體以及各種非正式群體普遍存在存在,一位大學生可能在學校群體中擔任不同的角色,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也會給有些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帶來困擾。

      三、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對策分析

      加強人際交往,克服交往障礙,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個體心理健康發(fā)展,而且有助于優(yōu)化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使其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會,為以后步入社會做準備。筆者認為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克服交往認知偏差,培養(yǎng)積極交往的心理態(tài)度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時常常會遇到如第一印象、近因效應、刻板效應、定勢效應等錯誤的認知偏差,這些認識都或多或少的影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這就要求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盡力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評價他人和事物,不以第一印象評價人,不“以偏概全”,不帶任何偏見,把各種主觀的認識偏差降到最低。美國心理學家愛克利·伯奈根據人們對自己和他人采取的基本生活態(tài)度,提出了人與人之間應當建立“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的健康人際交往模式。大學生要樹立這種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悅納自己和他人,正視自己和他人的缺點,善于發(fā)現世界的光明面,以一種積極、樂觀、和諧的精神狀態(tài)處理人際關系。

      (二)遵循人際交往原則,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

      大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一定要遵循人際交往的原則。首先,堅持平等原則。在實際生活中同學之間存在著個人能力、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的差異,但是,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時必須要保持精神和人格上的平等。其次,堅持真誠原則。真誠是人際交往的基礎,只有在人際交往時抱著誠心誠意的態(tài)度,堅持以誠相待,才能相互接納,建立牢固的人際關系。再次,堅持互利原則。人際交往的雙方要互惠互利,甘于付出和奉獻,使雙方在交往中都能獲得物質上或精神上的益處。第四,堅持寬容原則。寬容原則要求交往雙方辯證的對待雙方的優(yōu)缺點,即使雙方發(fā)生矛盾沖突時,也要寬容對待,尋找解決矛盾的最優(yōu)途徑。大學生只有堅持人際交往的原則,才能逐漸養(yǎng)成積極進取,虛懷若谷,心胸寬廣,誠實守信的心理品質。

      (三)預防人際交往障礙,開展心理咨詢輔導和訓練

      在校園中,大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處在人際交往中,因此很多的心理問題都與人際交往障礙有關。心理咨詢和輔導機構在做好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積極開展人際交往問題心理咨詢輔導,定期對廣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有人際交往困惑的學生及時溝通疏導,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和預警機制,克服發(fā)生問題再進行處理的消極工作狀態(tài),盡力杜絕類似于馬加爵等慘案的發(fā)生。同時開展各種團體輔導訓練,鼓勵大學生參與到這種團體活動中來,通過營造一種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團體情景,使大學生體驗不同角色的情緒變化,學會心理換位,給予別人幫助同時也獲得別人的幫助,體驗人際交往的真諦。有很多心理學家實驗表明,對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團體輔導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社交回避與苦惱、交流恐懼、羞怯等能夠產生積極的改善作用。

      (四)優(yōu)化外在環(huán)境,形成教育合力

      克服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不僅需要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還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首先,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良好的社會風氣,減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對大學生的影響。同時建立各種社會實踐場所,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其次,學校應加強對學生人際交往的管理。高校應當深化教育改革,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際交往通識課程,并輔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切實提高大學生交往能力。與此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活潑、和諧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第三,重視家庭教育。父母應當樹立正確的子女成才觀,在注重子女成績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其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積極的教育方式,塑造民主開放的家庭氛圍。同時引導子女參與各種健康的社會活動,促進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1]賀淑曼.大學生心理優(yōu)化輔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4.

      [2]李虹,梅錦榮.大學生壓力量表的編制[J].應用心理學,2002,(8).

      [3]熊建圩,王巧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116-117.

      [4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心理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56.

      [5]邢秀茶,曹雪梅.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的實效研究[J].心理科學,2003,(6).

      猜你喜歡
      障礙心理健康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跨越障礙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铜鼓县| 连山| 来安县| 房产| 康乐县| 资阳市| 重庆市| 镇坪县| 灵武市| 丹阳市| 昭觉县| 竹山县| 时尚| 平顺县| 华宁县| 集安市| 杭州市| 墨玉县| 松溪县| 开鲁县| 巴塘县| 南安市| 德州市| 电白县| 三台县| 石林| 威海市| 曲松县| 黑河市| 理塘县| 苗栗市| 徐水县| 靖州| 宜都市| 名山县| 富顺县| 凤山市| 砀山县| 四会市| 玉田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