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張翼飛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商務活動日益頻繁,商務英語已成為世界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語言交際工具,在國際商務交往活動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對外貿易得以成功實現的諸多要素中,國際商務英語合同起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商務英語學習者應該具備堅實的商務英語知識,熟練、清楚、準確地了解國際商務英語合同條款的定義、措詞特點以及翻譯技巧。
商務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法律性文件,是指兩方面或幾方面在辦理某事時,為了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而訂立的共同遵守的條文。根據美國語言學家Martin Joos的分類,合同英語屬于莊重文體(the frozen style),是各種英語文體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種,這種正式性主要體現在內容的專業(yè)性、語言的嚴謹性和結構的完整性等方面。
商務合同是交易雙方利益的主要保障,其語言正式嚴謹、詳細準確、復雜深奧、與眾不同,其用詞正式規(guī)范,措辭準確嚴謹,采用規(guī)范的術語和表達方式,確保商務合同的條理清楚、內容真實、并具有法律效力。
商務合同語體莊重,行文規(guī)范,措辭嚴謹,語言正式,多使用專業(yè)術語、書面詞語、古體詞、外來詞等準確嚴謹的用語。因此,翻譯時要做到用詞準確,行文嚴謹,語言順暢。
由于商務英語合同要對交易各方的權利、義務和行為準則的準確涵義和范圍進行直接而明確的規(guī)定,為此,商務英語合同常用書面用詞,以體現其正式、嚴謹的文體特征。例如:“因為”多用“by virtue of”,少用“due to”,一般不用“because of ”;“在……之前”一般用“prior to”,而不用“before”;“愿意做”常用“intend to do”或“desire to do”,而不用“want to do”,“wish to do”;“關于”常用“as regards”,“concerning”或“relating to”,而不會用“about”;“認為”多用“deem”,少用“consider”,不用“think”或“believe”;“事實上”常用“in effect”,而不用“in fact”;“開始”常用“commencement”,而不用“start”或“begin”;“停止做”常用“cease to do”,而不用“stop to do”;“其他事項”常用“miscellaneous”,而不用“other matters/events”。
由于依法成立的商務合同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性文件,所以商務合同的擬定通常習慣使用法律詞語、合同術語,其意義單一、明確、無歧義,且不帶有感情色彩。常用的合同術語有force majeure (不可抗力),infringement(侵權),remedy(救濟),jurisdiction(管轄),goods on approval(試銷貨物),imputed negligence(轉嫁的過失責任),action(訴訟),party(當事人), fi nancial responsibility(經濟責任)advance payment(預付款),expenditure(支出費用)等法律或經貿的專業(yè)術語。
商務合同語言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古語的頻繁使用。古語詞屬于具有正式用語風格的詞,這些古英語詞匯不但可以避免用詞重復和文句過長而且還使合同語句簡練、準確、有說服力。常用的這類古語詞是由here、there、where等副詞分別加上與in、on、to、of、at、by、after、upon、under、with等一個或幾個介詞,共同構成一體化形式的公文語副詞。例如:
hereafter = after this time 從此以后、今后
hereby = by means/reason of this 特此
hereto = to here 對于這個
hereinafter = later in this contract;在下文
thereafter = afterwards 此后,后來
thereby = by that means;因此;由此;在那方面
thereinafter = later in the same contract;在下一部分中;在下文中
whereto = to where;to which 對于那個
whereby = by what;by which由是;憑那個
wherein = in what;in which在哪里;在哪點上
在這些詞語中,here代表this,there代表that,where代表which并引出從句。
商務合同使用的商務類專業(yè)術語有不少源于拉丁語或法語,有些則是由其詞根派生或合成,許多術語都有相同的前綴或后綴。它們的意義比較穩(wěn)定,利于精確地表達概念。例如:as per(根據)來自于希臘語;inter alia(還有其他事項),ad valorem duty從價(關)稅,bona fi de holder匯票的善意持票人,stare decisis(遵循先例)都是來源于拉丁語,在商務合同中一般以斜體出現。
法語在歷史上對法律英語的形成和發(fā)展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很多法律詞匯就是從法語中接過來的,例如:suit(起訴、控告),complain(投訴),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terms(條件、條款),claim(權利)等都來自法語。
國際商務合同力求正式而準確,避免可能出現的誤解或分歧,所以同義詞(近義詞)并列的現象十分普遍。即同(近)義詞或相關詞匯由and或or連接并列使用。例如:
terms and conditions :terms在合同中一般指付款或費用(手續(xù)費、傭金等有關金錢的)條件,而conditions則指其他條件,但是terms and conditions常常作為固定模式在合同中出現,直接合譯成“條款”。
covenants or agreements :合同,協(xié)議
stipulations and provisions:法律條文
costs and expenses:各種費用
李:每一屆ICME會議都有以主辦國文化為背景的會標(LOGO),ICME-14的會標(LOGO)已經公布并采用,您能談談這個會標(LOGO)的具體含義嗎?
conditions and stipulations:各項規(guī)定
force and effect:生效
use and wont:習慣,慣例
成對近義詞已當做習慣用語來用,這些詞組都表示一些固定的含義,在合同寫作和翻譯時都不能隨意拆分,這種結構的使用克服了由于英語詞一詞多意可能產生的語意不明、避免合同雙方按各自的意圖來理解合同條文,體現了英語合同語言的莊重和嚴謹。
商務英語合同的簽定目的是為了明確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避免產生法律糾紛,所以在合同條款中大多是描述雙方“必須做的事情”、“允許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因此,會經常使用到 shall,may,must,shall not,may not等情態(tài)動詞,這些詞除了用來表示將來時態(tài)外,在法律上更具有其特殊的意義,翻譯起來需要特別謹慎。
Shall:在合同中一般用來表示合同上的義務(Obligation)即應該做什么。如未履行,即視為違約,并承擔某種賠償責任。所以,shall在譯文里,通常表示“應該”或“必須”,
May:在合同中一般用來表示合同上的權利(Right)、權限(Power)或特權(Privilege)即可以做什么。如果用來表示某種權利在法律上具有強制性,則多使用“be entitled”。
Will:一般使用在沒有法律強制的情況下,用做表示承擔義務的聲明,語氣和強制力比Shall弱。
Should:在合同中一般只用來表示語氣較弱的假設,多翻譯成“萬一”或“如果”,極少譯成“應該”。
May not(或shall not):在合同中一般用來表示禁止性的義務,即不能做什么。
商務英語合同中的情態(tài)表達大多都屬于意態(tài)范疇而非情態(tài)范疇。限定性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既簡潔又明了,避免避免了因合同條款的歧義而引起糾紛。
在商務英語合同中,合同的標的金額是雙方當事人關注的焦點,為避免出現漏洞,合同金額在英譯時必須同時大小寫,不能隨意省略,以確保準確無誤和不被人篡改。例如:
Total value: US¥4, 100, 000. 00(Say: US Dollars Four Million One Hundred Thousand only)
普通譯文:總價:4,100,000.00 美元。
專業(yè)譯文:總價:4,100,000.00 美元(大寫:肆佰壹拾萬美元)。
普通譯文與專業(yè)譯文意思雖然完全一樣,但普通譯文省略了金額的大寫部分,存在著嚴重的隱患, 如果合同一方任意改動數字,則會給合同另一方當事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導致嚴重的后果。而專業(yè)譯文措辭準確嚴密,無懈可擊。
作為一種正式的法律文書,商務英語合同冗長復雜,為使其在國際傳遞與交際中便于交流、記憶和記錄,往往大量使用縮略詞。商務英語縮略詞是用簡單的幾個字母表達復雜的含義,這些用語的解釋在國際上已形成慣例,具有快捷方便、言簡意賅的特點,在商務英語合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合同中的支付方式、交貨方式、保險方式、價格條款、貨幣、度量衡、和常見的重要機構或組織、公司、國家等多以縮略詞形式出現。例如:
LC = letter of credit 信用證
LCL/FCL= less than container load/full container load 拼裝/整拆
L.& D. = loans and discounts 放款及貼現
L&D = loss and damage 損失和損壞
FOB = Free on Board船上交貨(離岸價格)
A/R = all risks全險
M. B. = memorandum book 備忘錄
SHINC = Sunday and Holiday Included 包括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
MBB = mortgage-backed bonds 抵押支持的債券
CCIB = the China Commodity Inspection Bureau 中國商品檢驗局
COSCO = China Ocean Shipping Co. 中國遠洋運輸公司
但要注意:
(1)國家名稱可以縮寫,但街道名稱中的Road,Street 等最好不要縮寫。
(2)月份名和星期名最好不要縮寫,只有在列表時為了節(jié)省空間才縮寫。
(3)表示長度、重量、面積、體積等單位名稱,一般不用縮寫,只有在列表中與數字直接放在一起時才使用縮寫,且無單復數之分。
商務合同語體的莊嚴性,決定了其用詞的嚴謹、準確、規(guī)范。研究商務英語合同的詞匯特征,其最終目的就是使經貿工作者能夠準確的掌握商務英語合同的措辭策略,恰當、得體、準確的使用商務合同英語,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爭端,從而促進國際經貿的發(fā)展、交流與合作。
[1]郭富強.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2]李元旭,吳國新.國際貿易單證實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楊一秋.合同英語文體特點及翻譯要點[J].中國科技翻譯,2003,(11).
[4]胡庚申,王秋暉,申云楨.國際商務合同止草與翻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5]魏家駒.涉外經濟合同實務[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