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所謂檢驗“危急值”,即當這種檢驗結果出現(xiàn)時,說明患者可能正處于危險的邊緣,此時如果臨床醫(yī)生能及時得到檢驗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xiàn)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搶救機會[1]。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檢驗結果,故把這種檢驗數(shù)據稱為危急值。這種“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舉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臨床實驗室認可的重要條件之一[2]?,F(xiàn)根據2010年度鄭州市骨科醫(yī)院實驗室登記的臨床危機值,淺談危機值的臨床應用。
參考《中國臨床實驗室》雜志,結合醫(yī)院的實際情況,我們建立了自己實驗室的危機值臨界值。
2008年度統(tǒng)計,共登記103例患者(血清正常)的危機值,其中Glu低25例,高28例;血鉀低13例,高21例;血氯低4例;血鈣低 6例;ICU患者居多,占 74.5%,小兒科占66.2%;內分泌占20.9%,神經內科占7.3%,門診患者占3.2%,其他科室占2.4%。在電話通知與臨床科室聯(lián)系時,有89.9%的患者的確存在生命危象,出現(xiàn)高糖或低糖昏迷、低鈣引起的全身性痙攣等明顯的臨床癥狀,而其余特別是小兒科是由于分析前的采集不當引起的。4例患者血糖>27.0 mmol/L,經與臨床聯(lián)系得知患者精神狀況良好,屬于外傷,正高糖飲食,建議患者飲食正常后復查。2例患者血糖高達41.6和47.3 mmol/L,患者未出現(xiàn)高糖昏迷,經與臨床聯(lián)系,得知靜脈血在輸液的同側抽取,建議重新抽血復查。2例低血鉀,1.71 mmol/L和1.77 mmol/L,經與臨床聯(lián)系得知患者確實存在生命危相,并已下病危通知書,后來因搶救及時,患者并未死亡。
檢驗標本分析前的正確采集直接關系檢驗結果的準確與否,出現(xiàn)檢驗結果的危機值必須與臨床醫(yī)生聯(lián)系,根據患者的情況,必要時重復檢測或重新抽血復檢。檢驗科應該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盡量排除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影響,得到準確結果。醫(yī)生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開始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所以,檢驗科危機值結果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臨床醫(yī)生所采取的措施[3]。結合本院情況我們初步制定了一個危機值的報告制度,有待同行參考。
①臨床檢驗實驗室應根據我院就醫(yī)患者情況,特制定出適合本單位的“危機值”報告制度。②“危機值”報告有規(guī)定的可靠途徑,檢驗人員能為臨床提供咨詢服務,重點是急診科、手術室、各類重癥監(jiān)護病房等部門的危急重癥患者。③“危機值”項目可根據本院實際情況認定,至少應包括有電解質、血糖、血氣、血、尿淀粉酶、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④有醫(yī)學決定水平的檢驗數(shù)據定義為檢驗危機值及重要結果。⑤檢驗工作人員在檢驗活動中必須熟練掌握所在崗位的危機值水平,并在實際操作中進行監(jiān)控。⑥檢驗結果達到危機值水平時,應對檢測流程再次審核查對,遇到可能存在影響結果的因素須分析除去影響因素后再次進行檢驗復核。復核結果與初次結果一致應及時向臨床報告(電話通知或直接送達)并記錄。復核結果與初次結果不一致應報告上一級技術主管人員分析處理,以分析報告保證檢驗結果的可靠性。⑦科室業(yè)務技術管理小組定期對危機值報告情況進行審核,并作為工作人員業(yè)務培訓內容。⑧有關未盡列出的檢驗極低或極高值,血、腦脊液、骨髓培養(yǎng)陽性重大傳染病如霍亂、艾滋病等在本實驗室初檢經復查后仍有重大疑似者,檢驗結果必須及時電話向臨床醫(yī)師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⑨報告人必須詳細記錄結果、記錄報告時間。
[1]寇麗筠.臨床實驗室工作中危機值的應用.中國臨床實驗室,2003,2(8):32.
[2]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東南大學出版,2006:39.
[3]原國強.檢驗科危急值臨床應用.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5):76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