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鄉(xiāng)芹 王修麗 崔桂華
山東省濰坊市益都中心醫(yī)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45~76歲,平均56.2歲,經頭顱CT確診,均有高血壓病史,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標準。治療結果:120例中,基本痊愈80例,部分恢復34例,死亡6例。
2.1 心理護理 患者均為中老年患者,由于起病后喪失自理能力,病程長,患者多有焦慮、恐懼,抑郁或煩躁情緒,這些因素妨礙病情的康復,治療中應語言和藹、動作輕柔,緊湊而不慌亂,掌握患者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疏導、解除恐慌、悲觀情緒。及時告知病情及轉歸,鼓勵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取得合作。
2.2 飲食護理 患者多吞咽或咀嚼困難,進食進水應緩慢,防止嗆咳。經治療3 d后仍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食物為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流汁飲食,少量多餐,注入速度勿快,保持溫度適宜,低鹽低膽固醇飲食為主。
2.3 專科護理
2.3.1 病情觀察 應用脫水劑時應保持快速靜脈滴注或推注,以保證體內高滲脫水作用,隨時觀察血壓和尿量記錄24 h出入液體量,定時測 T、P、R、BP,嚴密觀察患者意識障礙程度,如嗜睡、昏睡、淺昏迷、深昏迷。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及意識、瞳孔的變化。
2.3.2 肢體和皮膚的護理 患者手腕和足踝應置于關節(jié)功能位置,定時變換體位和皮膚按摩,尤其幫助受壓部位定期翻身、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褥瘡。但發(fā)病24 h內只能小范圍動肩、臀部,以免因翻身而牽動頭部。
2.3.3 保持大小便通暢 患者常有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現(xiàn)象。尤其是在應用脫水劑及未置導尿管的情況下,更易引起患者煩躁不安,甚至誘發(fā)再度出血,應給予相應的護理。大便不暢時,可給予開塞露塞肛,必要時行清潔灌腸。尿失禁時,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行留置導尿,同時觀察尿液色、量,防止導尿管脫落以免反復插管致尿路感染,并用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8~16萬u進行膀胱沖洗。
2.3.4 口腔與呼吸道護理 昏迷患者按常規(guī)進行口腔護理,2~3次/d,清醒患者可用吸管吸生理鹽水漱口3次/d,防止嗆咳。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痰、吸氧,翻身拍背,2~3 h/次,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
2.4 用藥的護理 監(jiān)測血壓1次/h,不宜將血壓降得過快過低,以防供血不足。行靜脈降壓尤其是高血壓危象合并腦出血患者使用硝普鈉等藥物降壓時,可監(jiān)測血壓1次/min,并及時通知值班醫(yī)生,以避免降壓速度過快影響頭部血供,加重腦組織缺氧、損傷[1]。保證脫水劑快速輸入,并注意各種脫水劑交替運用及時間間隔,以達到持續(xù)、平穩(wěn)降顱壓的效果。加強巡視,特別是用藥的前十幾分鐘內,觀察有無藥物過敏、輸液反應等。
2.5 康復指導 腦出血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癱和失語等神經功能障礙,恢復期主要幫助患者進行功能訓練[2]。按摩痙攣性肢體手法要輕,以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使痙攣的肌肉放松。遲緩性癱瘓按摩手法應適當加重,以刺激神經活動興奮性。癱瘓肢體功能訓練時[3],指導患者用意念對患肢發(fā)出沖動,使癱瘓肢體的肌肉收縮。訓練患者用一只手穿脫鞋、襪、衣褲,使用拐杖及習步車輔助行步等。失語患者應進行語言訓練,從單字、單詞發(fā)音再到講短句、短語。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病情重、變化快、發(fā)展迅速,常出現(xiàn)腦疝、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fā)癥,隨時可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因此護士通過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狀態(tài)及瞳孔的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危險因素,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同時針對性地確立護理目標,制訂相應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預后的生活質量,做好健康教育,降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再次發(fā)病率。
[1]趙會穎,趙旭蘭,張秀明.急性腦血管病24小時動態(tài)血壓及心電監(jiān)護.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8,8(1):55.
[2]張?zhí)煲?,何碧軍,羅文新,等.綜合療法治療高血壓腦出血63例臨床觀察.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6,13(6):427-428.
[3]劉金龍,牛朝詩.高血壓腦出血的外科治療進展.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2006,19(6):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