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鋒 吳軍 陸志新 姜茂成
宜興百合學名卷丹 (Lilium lacifoliumThunb),是我國三大食用百合之一,素有“太湖之參”的美譽,其不僅風味獨特,所含營養(yǎng)成分高,而且還含有百合甙和多種生物堿等成分,具有滋補強壯、潤肺止咳、利脾健胃、寧心安神等多種功效,有獨特的藥用價值,是百合產(chǎn)品中唯一的藥食兼用百合。為有效保護這一地方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全面實施品牌戰(zhàn)略,宜興市目前已注冊了“太湖之參”牌產(chǎn)品商標和“宜興百合”產(chǎn)地證明商標,開展了宜興百合的標準化生產(chǎn),確保宜興百合的產(chǎn)品質(zhì)量,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quán)益?,F(xiàn)將該標準化技術(shù)介紹如下。
選擇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排水良好的稻田或旱地,近3年內(nèi)未種過茄科、百合科蔬菜。土壤要求呈微酸性,pH值6.5~7.0,以宜興太湖瀆區(qū)湖相沉積土(夜潮地)及山區(qū)砂土為佳。
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進行深耕曬垡。結(jié)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廄肥、餅肥等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一般每667 m2施腐熟的廄肥3 000~5 000 kg、餅肥 100 kg、鈣鎂磷肥 20 kg、硫酸鉀肥10 kg,同時施入50 kg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施肥后要細耕平整作畦,一般畦面寬1.5 m左右,溝寬25 cm,溝深30 cm。
①種球消毒 選用鱗片抱合緊密,鱗莖盤完好,無病蟲害的百合為種球。播種前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5~30 min,進行種球消毒處理。
②播種 播種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進行。播種前先在畦上開溝,溝深5~7 cm,小溝間距18 cm左右,然后將百合種球種植在溝內(nèi),種植深度為溝底向下5~6 cm,株距為23 cm左右,667 m2種植13 000株左右,種植后把畦耙平。
①套種經(jīng)濟作物 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菜田單位面積產(chǎn)出率,生產(chǎn)中可在百合畦面上套種大白菜、小白菜、蘿卜等蔬菜作物,套種作物在12月前采收結(jié)束。套種蔬菜作物收獲后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一次,疏松土壤。
②施肥培土 在套種作物收獲后,進行一次施肥培土,每667 m2施腐熟的廄肥3 000 kg,餅肥100 kg,硫酸鉀10 kg,施肥后及時蓋土,至肥料基本看不見為宜。
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應選擇在晴天田爽土松時進行,中耕不宜過深,防止傷害百合芽。在春分(3月21日)前后,每667 m2用400~500 kg的稻草覆蓋畦面,減輕雜草發(fā)生,降低土壤溫度。
進入高溫、高濕季節(jié),特別是在梅雨季節(jié),要加強防洪防澇,疏通排水溝,及時排水。一般在小滿(5月21日)前后,待苗長至40 cm左右時,選擇晴天上午及時打頂,在夏至(6月21日)前后,采用短棒輕輕敲打百合植株,打除珠芽,從而抑制百合地上部生長和珠芽養(yǎng)分消耗,促進地下鱗莖生長。
宜興百合主要蟲害是蠐螬。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實行嚴格的輪作制度,及時清潔田園。生產(chǎn)中一般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也可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20 mL對水澆灌種穴防治蠐螬。
①采收 在7月下旬即可采收“青棵百合”,但此時百合不宜留種和貯藏。采收一般在地上植株完全枯萎后,即立秋(8月7日)以后采收,留種百合要求在8月底采收。
②貯藏 采收后的百合應及時去掉莖稈,除凈泥土和根系,放入保鮮庫或堆放在干燥、通風、避光的地方。百合堆高不超過1 m,根據(jù)堆大小在百合堆中央設氣孔數(shù)個,大堆多設小堆少設,并在上面蓋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