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化研究與政治經濟學的構連:論道格拉斯·凱爾納的批判理論

      2011-08-15 00:53:20董雪飛
      關鍵詞:凱爾政治經濟學后現(xiàn)代

      董雪飛

      (四川外語學院 英語學院,重慶 400031)

      文化研究與政治經濟學的構連:論道格拉斯·凱爾納的批判理論

      董雪飛

      (四川外語學院 英語學院,重慶 400031)

      文化研究的后現(xiàn)代轉向以降,新修正主義和民粹主義濫觴;而西方左翼文化理論的精英化傾向使文化研究有越來越趨于僵化的危險。凱爾納認為,媒介文化與大眾傳播已經成為當代文化的新形式和主要場所,階級仍然是形塑當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研究必需回歸當代文化的具體語境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廣泛借用批判的社會理論,融合政治經濟學的結構批評。以推進啟蒙和解放事業(yè)為目標,建構批判性媒介文化理論,才是當代文化研究的復活之路。

      道格拉斯·凱爾納;語境;文化研究;政治經濟學;批判文化理論

      自文化研究的后現(xiàn)代轉向以降,新修正主義和民粹主義濫觴,切斷了文化研究與批判社會理論的聯(lián)系,文化研究的發(fā)展勢頭似成強弩之末。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 (CCCS)從學術體制內消失這一事實也折射出文化研究所批評的對象對批評話語的壓制以及文化研究自身發(fā)展所面臨的巨大困境。美國著名文化研究學者格羅斯伯格 (Lawrence Grossberg)主張,“文化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要對當代社會作整體把握,從而尋找改革的方法和途徑,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激進的語境主義’(radical contextualis m or contextuality)。我們的知識探索并非要創(chuàng)建一門新學科、新領域,而是研究問題的語境”[1]。所以,關注當下的文化現(xiàn)實,回歸文化研究的問題意識才是文化研究的復興之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著名講座教授道格拉斯·凱爾納 (Douglass Kellner)立足于當代文化的現(xiàn)實土壤,對當今的媒介化社會進行深入剖析,成為文化研究領域里新一代權威理論家。凱爾納主張文化研究必需回歸當代文化的具體語境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廣泛借用批判的社會理論,融合政治經濟學的結構批評,以文化行動主義為手段,以推進啟蒙和解放事業(yè)為目標,建構批判性媒介文化理論,這才是當代文化研究的復活之路。

      一、回歸批判的政治語境與階級分析

      格羅斯伯格指出,“關鍵時刻和語境是文化研究的兩大基本問題。所謂關鍵時刻是對社會構成的一種描述,是社會矛盾激化、集結、凝聚的時刻,是社會各種力量通過不同的實踐 (包括斗爭和談判妥協(xié))來謀求暫時的力量均衡的時刻?!幕芯康氖滓獑栴}是:我們從哪一個關鍵時刻轉向另一個關鍵時刻?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如何在我們的語境中把握新與舊、相似和差異、有機和隨機的元素間的平衡?”[1]因此,要對當代資本主義文化做出準確分析,必須首先把握這一時代的主導文化現(xiàn)象。也就是說,當前社會的關鍵時刻是什么?文化生產的語境是什么?文化的主要表征形態(tài)是什么?丹尼爾·貝爾認為當下資本主義社會的時代特征是后工業(yè)社會,其典型特征是信息社會的來臨,信息取代體力勞動和能源成為最重要的資源。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詹姆遜主張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已經進入到晚期資本主義,其突出特征是物化的加劇和整體感的消失,由此催生了文化的后現(xiàn)代主義。凱爾納則認為現(xiàn)今資本主義社會是技術-資本主義時代,其特征在于:日新月異的技術與資本合謀,促進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轉型,改變了日常生活的結構,重塑人們的工作和休閑。大眾媒介侵入日常生活,媒體文化已經成為“當代社會中的文化的主導性形式與場所。”[2]在凱爾納看來,媒體文化對日常生活的重塑,并在當代文化中占據(jù)主導性地位是技術-資本主義時代的突出特點,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診斷不能回避對媒體文化的研究。

      凱爾納將媒體文化作為批判的對象和研究的重心,是因為“在當代社會中,所謂的大眾文化與大眾傳播位于休閑活動的中心,他們是社會化的重要力量,是政治現(xiàn)實的調節(jié)器,因此應該被看作當代社會中具有各種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效果的主要機構?!盵2]凱爾納認為,媒體文化是高度意識形態(tài)化和政治化的文本,它不僅生產消費欲望,而且生產文化消費者,制造身份認同和共識。媒體文化塑造著大眾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社會公共輿論,在將大眾整合到現(xiàn)存資本主義體系的過程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懊襟w——和國家、教堂、學校和家庭一樣,是‘意識形態(tài)機器’中的一員——生產意識形態(tài),從而通過使現(xiàn)有制度、實踐和觀念理想化而服務于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盵3]因此,媒體事實上已經拓殖了文化,成為休閑的中心;媒體文化參與塑造日常生活,已經成為文化再生產和社會控制的一種重要力量和機制。

      媒體文化不僅是高度意識形態(tài)化的,而且是霸權爭奪的場域。凱爾納認為,“媒體文化是一個你爭我奪的領域,在這一領域里,主要的社會群體和諸種勢均力敵的意識形態(tài)都在爭奪著控制權,而個人通過媒體文化的圖像、話語、神話和宏大的場面等經歷這些爭奪?!盵2]一方面,媒體文化是作為一種敘述的文本和話語的建構產物而成為當代資本主義文化的載體。媒體文化的編碼傳遞著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則為當代資本主義媒體文化提供合法外衣,兩者形成共謀,共同維持現(xiàn)存體制,加強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不同個體和亞文化團體則會利用各種策略和儀式抵抗、甚至顛覆主流的話語?!懊襟w文化在總體上而言,是互不相讓的社會集團的兵家必爭之地,……媒體文化是一種諸種再現(xiàn)之間的競賽,這些再現(xiàn)重現(xiàn)了現(xiàn)存的社會斗爭,轉述了時代的政治話語?!盵2]換言之,媒體文化是各種階級、利益集團爭奪話語權的一個場域,霸權爭奪的過程就是各種文化爭斗、對立、沖突和協(xié)商的過程。

      當代資本主義媒體文化不僅在內部制造差異、階級、身份和認同,而且還借助全球傳播網(wǎng)絡和跨國公司,以消費文化的形式促銷這種身份認同和生活方式。階級不僅存在,而且還隨著資本的全球流動,以新的方式在全球蔓延和復制?!百Y本的霸權仍然是社會組織的支配力量,甚至比以前更甚。階級差別在擴大,媒介文化依然是高度意識形態(tài)化的,并為現(xiàn)存的階級、種族以及性別的不平等進行合法化?!盵4]在媒介文化的全球傳播時代,階級變得更加隱蔽和具有流動性。消費文化的同質化趨向并不能掩蓋消費群體事實上的等級和差異;后現(xiàn)代理論對差異化、去中心化的歡呼也沒有帶來真正意義上的階級平等。在凱爾納看來,符號民主無異于烏托邦;受眾分析則走向了一種新的教條主義。對當代媒體文化的分析不能回避階級問題,因為“階級仍然是形塑我們生活方式的一種至關重要的力量”[5]。

      概言之,凱爾納認為媒體文化已經成為當代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文化生產的重要語境和機制。對媒體文化的權力分析應當而且必然是當代文化研究的中心問題。媒體文化不僅是高度意識形態(tài)化的,而且是階級沖突和霸權斗爭的場域。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分析,就要把握媒體文化的權力構成:媒體文化如何再現(xiàn)主流話語、如何整合社會各階級、如何作用于日常生活和休閑,從而維護現(xiàn)存資本主義制度。

      二、對話批判的社會理論

      在《后現(xiàn)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一書中,凱爾納提出以多向度、多視角的方法重建批判的社會理論。因為每一種批評方法都有其長處和盲點,多向度的批判理論是辯證的、非還原的、是歷史性的、開放的、是一種政治理論[6]。凱爾納指出,“我們正生活在一種介于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的轉折時期,它要求我們同時地吸收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的策略和理論,從而抵制那種認為存在歷史性的后現(xiàn)代斷裂以及需要全新的后現(xiàn)代理論和文化研究的主張?!盵2]

      在當代資本主義文化體系中,大眾傳播與媒體文化居于休閑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按照約翰·杜威的說法,社會不僅因傳遞與傳播而存在,更確切地說,它就存在于傳遞與傳播之中。大眾傳播對于日常生活的塑造、媒體文化對日常生活的滲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如此,大眾媒體還通過各種“媒介事件”和“文化奇觀”加強對民眾的整合和收編。在圖像傳播時代來臨之后,媒體文化又出現(xiàn)新的表征形式。面對文化領域里的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文化研究必須密切關注現(xiàn)實,并對其做出回應。因此,凱爾納主張文化研究應當與各種批判理論對話,甚至借鑒后現(xiàn)代的批判策略。

      在《奇觀社會》一書中,居伊·德波指出,“在現(xiàn)代生產條件蔓延的社會中,其整個的生活都表現(xiàn)為一種巨大的奇觀積聚。曾經直接地存在著的所有一切,現(xiàn)在都變成純粹的表征。”[7]他敏銳地察覺到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圖像化趨勢,圖像就是表征,圖像不僅再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以圖像為中介,它還再現(xiàn)了一種社會關系。凱爾納從中獲得靈感,將其運用到媒介文化現(xiàn)象的分析之中。凱爾納論述到,“媒體奇觀是指那些能體現(xiàn)當代社會基本價值觀、引導個人適應現(xiàn)代生活方式、并將當代社會中的沖突和解決方式戲劇化的媒體文化現(xiàn)象,它包括媒體制造的各種豪華場面、體育比賽、政治事件?!嬗^社會以廣告為中心,遵循媒體文化被高度商業(yè)化的原則,通過休閑、消費、服務和娛樂的機制來不斷擴展其影響力。向奇觀社會的結構性轉變實質上既是社會生活原有的、未被侵蝕的領域被迫接受商業(yè)化的過程,又是對休閑、欲望和日常生活領域進行官僚主義式的控制和逐漸擴展的過程?!盵8]在凱爾納看來,媒體奇觀是當代文化工業(yè)制造的新的幻象,它如同經濟和政治權力一樣,構成一種宰制性力量,成為新的文化控制形式,不斷侵蝕公共領域。媒體奇觀是權力與商業(yè)意識形態(tài)新的合謀。通過批判地分析媒體奇觀有助于揭示媒體文化的當代表現(xiàn)形式及其后面的權力話語。

      一言以蔽之,凱爾納以當下資本主義文化的最新變化為依據(jù),主張文化研究在方法論上吸收各種批判社會理論的長處,甚至包括后現(xiàn)代批評策略,回歸文化的語境——即將文化置于社會-歷史的語境之中,將理論語境化,考察文化、權力、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深層關系。

      三、融合政治經濟學的結構批評

      在文化研究的后期發(fā)展中,越來越趨向強調快感、消費、符號民主以及無限度夸大受眾的自主性和抵抗力?!霸谖幕芯康倪@個新近階段,存在著一種廣泛流行的解中心傾向,甚至完全忽視經濟學、歷史學以及政治學而偏愛對于局部性的快樂、消費的強調,并從流行文化的材料出發(fā)來建構雜交身份。這個文化民粹主義呼應了偏離馬克思主義以及它的所謂的還原主義、關于解放和統(tǒng)治的宏大敘事與歷史目的論,轉向后現(xiàn)代理論?!盵4]文化研究的后現(xiàn)代轉向忽視了媒介文本生產的社會歷史語境,脫離了文化與社會、政治、經濟的聯(lián)系,究其實質是取消階級和意識形態(tài)分析,以流行美學取代政治美學。其結果直接導致文化研究批判的柔弱無力,偏離了文化研究的初衷。

      英國文化研究的長處在于其對媒介文本的微觀分析。但是英國文化研究的傳統(tǒng)并不是天然地拒絕政治經濟學分析。事實上,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文化的用途》《文化與社會》以及《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等著作中,文化研究的先驅霍加特、威廉斯、湯普森正是采用了批判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分析文化。在這些文化研究的早期作品中,文化被認為是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回應,文化與政治經濟條件相互依賴。后現(xiàn)代文化研究主張意義存在于語言之中,語言之外無所謂真實,惟有文本可以把握;而在威廉斯等人所開創(chuàng)的文化研究之中,意義存在于語言與社會條件的互動之中。換言之,意義是在歷史-社會的語境中產生的,歷史-社會的語境自然包含了文化生產和消費的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的內涵包括對歷史的分析、對社會整體性的理解、對道德哲學、社會價值及理想社會秩序的研究以及對社會介入和社會實踐的論述。批判政治經濟學從宏觀的視角對階級權力進行剖析,具有明確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判斷,并主張干預現(xiàn)實生活。在這一點上,批判政治經濟學與早期的文化研究可以說是殊途同歸。政治經濟學主張文化研究不僅要關注文本的內部,而且也要研究文本生產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控制。文化研究的微觀視角與政治經濟學的宏觀視角可以結合起來從而更為有效地解釋文化生產和消費的政治學。

      在凱爾納看來,法蘭克福學派關于媒介文化研究的跨學科視角、文化工業(yè)理論、意識形態(tài)批判、媒介文本分析方法可以和英國文化研究的文化的語境化相結合。在《批評理論與文化研究:未能達成的結合》一文中,凱爾納指出,“法蘭克福學派通過提供對于技術和意識形態(tài)的結合的更加突出的強調,進而在理論上闡述了當代資本主義語境中的當代社會和文化,從而補充了英國的文化研究?!盵4]而“今天的文化研究應該退回到早期的英國文化研究模式,并質疑當下對于政治經濟學、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拒絕,質疑文化研究的后現(xiàn)代轉向。”[4]據(jù)此,凱爾納主張,“文化研究應該發(fā)展出一種多角度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包含了對于廣泛的人工制品的研究,在下面的三個層面內尋求對其相互關系的理解:1.文化的生產與政治經濟;2.文本的分析與對文化產品的分析;3.對于觀眾接受以及媒介/文化產品的使用情況的研究?!盵4]因此,文化研究的微觀視角和文本分析與政治經濟學的宏觀結構分析相結合才能全面地把握資本主義文化從生產到消費全過程的權力運轉。

      凱爾納以電視研究為例,指出多重視角、多向度研究的必要性,“我們不能僅僅通過分析政治經濟對電視的決定作用,或僅僅通過分析電視的政治功能,或分析其作為一種文化形式的具體構成,就能掌握電視的所有向度,……相反,我們應當去分析電視的政治經濟學,它對于當今政治斗爭的介入、它的不斷變化的文化形式與效果、它對新技術的采用以及觀眾對它的不同使用方式等多重向度的內在聯(lián)系,以便提出更具包容性的電視理論。與此相同,對電視文本的解讀需要運用多重方法來抓住文本的各個向度,包括符號學方法、意識形態(tài)批判、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及其他批評方法?!盵7]也就是說,對媒介文化產品的分析必需置于多重批評的向度之中,因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方法能夠揭示不同的意涵。由此可見,凱爾納主張融合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方法,實際上是繼續(xù)維護文化研究的開放性和多元性。

      盡管文化研究的后現(xiàn)代轉向拓展了文化研究的疆界,容納了種族和性別研究,但是其試圖將經濟非中心化、排斥政治經濟學的分析陷入了簡單化的相對主義困境。所以,復活文化研究的批判鋒芒就必需融合政治經濟學的結構批評以把握當代文化的整體構型。

      道格拉斯·凱爾納的媒介文化研究植根于批判的社會理論,以媒體文化作為研究對象,廣泛借用批判的社會理論與傳播研究方法,以批判的媒體教育學和文化行動主義為手段,推進啟蒙與解放的事業(yè),形成一個獨特的研究范例。在凱爾納看來,文化研究的目的不是為學術而學術的研究,它是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和人文關懷的文化實踐,它的目的是提高公眾的辨別能力、推動啟蒙、促進變革。

      在文化研究越來越陷入迷霧之際,凱爾納的批判性媒體文化研究強調文化研究的語境化與政治化,在對當代資本主義媒體文化批判的同時提出了建構之路,無疑具有為文化研究重新正名和導向的作用。

      [1][美]勞倫斯·格羅斯伯格,劉康.關鍵時刻的語境大串聯(lián)—關于文化研究的對話[J].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7(3):77,78.

      [2][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文化:介于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之間的文化研究、認同性與政治 [M].丁寧,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美]道格拉斯·凱爾納.關于電視批判理論 [C]//[英]羅杰·迪金森,等,編.受眾研究讀本,單波,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4][美]道格拉斯·凱爾納.批評理論與文化研究:未能達成的結合 [C]//陶東風.文化研究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英]格雷厄姆·莫多克.重建傾妃之塔:當代傳播與階級問題 [C]//[英]詹姆斯·庫蘭,[美]米切爾·古爾維奇,編.大眾媒介與社會.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6][美]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后現(xiàn)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 [M].張志斌,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7][法]居伊·德波.奇觀社會 [C]//王昭風,譯,吳瓊,編.視覺文化的奇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8][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奇觀——當代美國社會文化透視 [M].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Articulation between Cultural Study and Political Economy——on Douglass Kellner’s Critical Theory

      DONG Xue-fei
      (School of English,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Since the postmodern turn of cultural study,it begins the era of new revisionism and populism.The elite inclination of Western left-oriented intellectual put a threat to the stagnation of cultural study aswell.Douglass Kellner holds thatmedia culture and mass communication have dominated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but class is still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for mation of culture.To revive cultural study,itmust construct a critical media theory,which goes back to the contextuality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the method of class analysis,embraces various critical social theories,combinespolitical economy,and promotes enlightenment and emancipation with cultural activis m.

      Douglass Kellner;contextuality;culture study;political economy;critical culture theory

      C06

      A

      1674-8425(2011)05-0094-05

      2010-12-08

      董雪飛 (1977—),男,重慶合川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文學、傳播與文化。

      (責任編輯 王烈琦)

      猜你喜歡
      凱爾政治經濟學后現(xiàn)代
      《墜落的人》中“拼貼”的后現(xiàn)代敘事意義
      論政治經濟學方法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構
      著名詩人
      鴨綠江(2021年29期)2021-02-28 05:44:30
      90后現(xiàn)代病癥
      意林(2020年4期)2020-03-17 09:22:20
      凱爾信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車電器(2019年9期)2019-10-31 07:51:08
      《寵兒》中的后現(xiàn)代敘事策略
      構建更確當政治經濟學芻議
      湖湘論壇(2016年6期)2016-02-27 15:24:01
      黑格爾、馬克思與古典政治經濟學
      凱爾經的秘密
      新少年(2015年8期)2015-09-06 11:04:18
      2016年波蘭凱爾采展覽會計劃
      松滋市| 喀什市| 阳高县| 淅川县| 桃江县| 广丰县| 余江县| 黄骅市| 巫溪县| 瑞金市| 盱眙县| 镇安县| 剑阁县| 东台市| 涞源县| 固始县| 吉木萨尔县| 泾阳县| 罗山县| 张家港市| 台江县| 六枝特区| 甘南县| 荔浦县| 墨玉县| 阳原县| 东台市| 长治县| 政和县| 芦山县| 凉山| 南宫市| 乌拉特后旗| 雷波县| 青海省| 务川| 蒙阴县| 阳朔县| 通榆县| 当涂县|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