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宏丹
淺析中國歌曲在越南的傳播途徑及影響
韋宏丹
中越兩國交往歷史悠久,越南是個很能包容外來文化的國家。中國歌曲在越南深受歡迎,許多越南青年愛聽愛唱,這不僅豐富了越南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促進了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更好地傳播了中越傳統(tǒng)友誼,使中越雙方的友誼得以傳承與發(fā)揚。
中國歌曲;越南;傳播;影響
中國與越南山水相連,兩國交往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對越南文化的影響深遠。漢字曾在越南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里扮演著官方文字的角色,即使在現(xiàn)代越南語詞匯中,漢語借詞也占據(jù)了65%以上的份量。中國文化對越南的影響可見一斑。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商品在越南市場上隨處可見,越南人民對中國的歌曲也十分鐘愛,越來越多了解中國的越南青年更愿意享受中國歌曲給他們帶來的愉悅。中國歌曲在越南的盛行,說明中越兩國傳統(tǒng)友誼的深厚。
越南人愛唱中國歌曲由來已久。早在1950年代,就有很多激情昂揚的中國革命歌曲傳唱到越南,深受越南人民的喜愛,比如歌頌社會主義制度好、歌頌勞動人民的激昂向上的歌曲讓同是經(jīng)歷艱苦磨難取得民族自由和獨立的越南人民從心底產(chǎn)生了共鳴,這類歌曲有《社會主義好》、《南泥灣》、《團結就是力量》等等。如今在越南,中國的很多經(jīng)典老歌仍舊很受歡迎,特別是老一輩越南人對中國革命老歌比現(xiàn)在很多中國年輕人還熟悉。1990年代以來,隨著越南實行革新開放政策,除了革命歌曲外,大量的中國流行歌曲也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到越南,無論是年輕一代還是中老年人,華人還是地道的越南人,都喜歡聽中國歌曲。中國歌曲里的一些經(jīng)典名曲在越南亦是長久不衰,如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西游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上海灘》、周華健的《朋友》等。在中越友好交流活動中,《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朋友》是人氣最旺的兩首歌曲,一曲《朋友》把中越雙方的傳統(tǒng)友誼表達得淋漓盡致。有一些中國歌曲被改成越南語版后仍倍受熱捧,如《祝?!贰ⅰ段莿e》、《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紙鶴》、《無言的結局》、《容易受傷的女人》等等,越南的很多名歌星也都翻唱過中國歌曲。除了這些稍有年代的經(jīng)典歌曲外,越南人唱的中國歌也緊跟中國國內的流行潮流,當下中國較流行的歌曲同樣被越南人所知。
中越兩國建交至今,中國歌曲在越南的傳唱從數(shù)量上來說是與日俱增,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中國歌曲能得到越南人民廣泛的喜愛,除了歌曲本身吸引人外,其傳播途徑的多樣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國歌曲傳播到越南有以下幾種主要途徑: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與越南建立外交關系之初,中國藝術團曾多次應越南邀請到越南進行演出。1955年8月28日,中國藝術團到越南進行友好訪問并在河內進行演出,全團共177名成員,給越南帶去了歌舞表演及京劇表演。這是到越南訪問的第一個大規(guī)模的中國藝術團。中國藝術團以飽滿的熱情及極具特色的表演節(jié)目贏得了越南人民的熱烈歡迎,被稱為是中越友誼的光榮使者。[1]1959年2月17日,中國粵劇團應越南邀請進行訪問和文藝演出,劇團在越南演唱了《東方紅》、《社會主義好》等歌曲。劇團在越南的9個省市演出共28場,觀看人次20多萬。[2]1961年2月由楊康華任團長,兩位著名藝術家馬師增和熊線女為藝術指導的中國廣東粵劇團到越南進行演出。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在接待中國藝術團的時候帶領越南藝術家一起唱起了《歌頌毛主席》,中國粵劇團在越南停留了45天,分別在河內、海防、鴻基、芒街、太原、清化、義安、諒山共演出21次,觀看的觀眾超過了20萬人。[2]
1990年代中越關系恢復友好往來后,雙方都組織了很多發(fā)揚和發(fā)展中越友好關系的活動。2005年11月26日至30日,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和越南駐南寧總領事館共同主辦“2005年首屆中越青年歌曲大賽”。2006年12月24日,在廣西財經(jīng)學院大禮堂舉行了2006年中越歌曲大賽總決賽。2007年,南寧電視臺與越南數(shù)字技術電視臺共同舉辦了除夕跨國聯(lián)歡晚會。2007年2月28日至3月4日,越南文化通訊部、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在胡志明市舉辦了“華人文化節(jié)”,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文化藝術代表團參加了此次文化節(jié)。越南共有數(shù)十萬人參加了文化節(jié),欣賞了19場歌舞會,200多個節(jié)目,其中有華人民間歌舞聯(lián)歡會。2008年12月30日,由廣西人民廣播電臺與越南駐南寧總領事館聯(lián)合主辦的“2008年中越歌曲演唱大賽”在廣西人民廣播電臺演播中心舉行。越南廣寧省電視臺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簽約舉辦“同唱友誼歌”——2010年中越歌曲演唱大賽,[3]大賽分為“國際在線”網(wǎng)絡賽區(qū)、廣西賽區(qū)和越南賽區(qū)。[4]中越兩國共同舉辦的“中越青年友好會見”至今已經(jīng)舉辦了10屆,每一屆會見中越雙方都準備了很多有特色的歌舞表演。在2010年1月份的第十屆“中越青年友好會見”上,中國青年團亦帶著精彩的歌舞表演節(jié)目到越南同越南青年進行交流。在胡志明市的聯(lián)歡晚會上,一曲《北京歡迎你》一度將晚會的氣氛推向高潮。自2004年中國—東盟博覽會長期落戶南寧后,每年的博覽會期間同時舉辦“大地飛歌—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jié)”,這是一個向東盟各國展示中國歌曲魅力的很好的平臺。2010年8月25日至29日在廣西舉行了中越青年大聯(lián)歡活動,8月28日上午在廣西民族大學的大禮堂里,中越兩國青年舉行了聯(lián)歡文藝活動。
越南人翻唱中國歌曲,其中有一部分是通過影視劇來熟悉的。1980年代中期,越南實行革新開放政策后,為了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越南政府批準本國的電視臺播放中國電視劇,早期比較受歡迎的中國電視劇如《上海灘》、《渴望》等播出后,其主題曲很快也被越南人傳唱。用廣東方言粵語演唱的《上海灘》對于不會說粵語的中國人來說要學會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越南人卻能唱得十分順暢,甚至還創(chuàng)作出了越語版的《上海灘》。一些經(jīng)典的古裝電視劇如《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等的主題曲,越南人都較為熟悉。10年前那部紅遍大江南北的瓊瑤劇《還珠格格》在越南播出以后受到越南人民的熱捧,其插曲《撥浪鼓》、《有一個姑娘》被廣泛傳唱。另外一部電視劇《情深深雨朦朦》的主題曲也被越南有名的歌星丹長翻唱。2005年上映的中國電影《神話》的同名主題曲,2008年上映的《畫皮》的主題曲《畫心》現(xiàn)在均被翻唱成了越南語,大受越南聽眾的喜愛。
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6年越南在中國的留學生達7310人,其中有近2000人留學廣西。2007年來華留學的越南籍留學生達到9703人。2008年越南來華留學生數(shù)量已超過萬人。2009年越南有12000留學生到中國學習。留學生們要學會漢語,聽漢語歌曲是一個很好的捷徑。越南留學生在中國有很多機會可以了解到中國歌曲,學校經(jīng)常組織一些文藝活動來豐富學生們的生活,留學生還積極參加一些課外的活動,如“中越歌曲演唱大賽”。近年來除了越南的學漢語熱潮,中國人學習越南語的規(guī)模也是空前的。在中國,云南和廣西的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越南語專業(yè),與越南的高校簽訂合作辦學、交換留學生的協(xié)議,到越南留學的中國學生也是逐年增加,2009年中國有2000人在越南留學。中國留學生在越南留學期間與本校的師生們以慶祝國慶、元旦晚會等形式來進行交流。廣西民族大學外語學院2006級越南語專業(yè)學生留學越南期間同越南學生共同組織了慶祝國慶的文藝活動,中國留學生為越南朋友獻上了《希望》、《北京一夜》、《就是愛你》等年輕人喜愛的流行歌曲。國家有國界,音樂卻不分國界,這些龐大的留學生軍團將是溝通中越文化的主力軍。[5]
音樂藝術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產(chǎn)物。中國歌曲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始終追求體現(xiàn)民族性、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緊密相連。中國歌曲在越南這半個多世紀里的傳播和發(fā)展極大地豐富了越南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國歌曲正是向越南朋友展示中國文化的友好使者。越南屬于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發(fā)展中國家,對文化領域的投資相對少,制約了文化發(fā)展,文化發(fā)展緩慢又反過來制約了現(xiàn)代化的進程。越南8000多萬的人口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很大的,由于經(jīng)濟因素的關系,加上越南的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仍處于探索階段,高質量的音樂創(chuàng)作隊伍尚少,所以翻唱中國歌曲成為其豐富音樂內容的一個重要途徑。不可否認越南也創(chuàng)作了不少本土的民歌、流行音樂,但是產(chǎn)出量與需求量的供求關系不平衡導致需要從外部“引進”。越南革新開放后,越來越多的中國歌曲傳到越南人民的耳畔。中國歌曲在越南已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凡是舉行國慶節(jié)、新年聯(lián)歡會等大型慶?;顒訒r,中國歌曲必不可少。眼下,卡拉OK在越南很火爆,中國歌自然也是KTV點唱的熱門曲目。在唱片商店,經(jīng)過翻唱的中國歌曲也備受歡迎。中國歌曲已經(jīng)成為越南人民娛樂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紀的人對中國的感情很是深厚,他們聽中國歌曲更是發(fā)自內心的喜愛。
中國歌曲在越南的廣泛傳播推動了中越兩國民間的文化交流,成為中越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相互欣賞的載體。通過中國歌曲,越南人民可以多一種渠道了解到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國人的思想、心理。如董文華演唱的《春天的故事》、宋祖英演唱的《好日子》、張也演唱的《走進新時代》等歌曲的制作背景說的正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給經(jīng)濟社會帶來的巨大成就。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曲《我和你》,簡單易記的歌詞,優(yōu)美的旋律,唱出的卻是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友好、熱情的心聲。一曲《北京歡迎你》更是吸引了無數(shù)越南聽眾,很多越南朋友都表示,有機會要到北京來看看。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的音樂藝術都非常獨特,江蘇著名的民歌《茉莉花》、壯族民歌《敬酒歌》、《藤纏樹》這些經(jīng)久不衰的別具民族特色的歌曲,越南人民同樣耳熟能詳。他們還可以通過現(xiàn)代的一些流行歌曲如《飛得更高》、《我的未來不是夢》、《隱形的翅膀》、《后來》等了解到中國現(xiàn)時年輕人的人生觀、愛情觀。
中國歌曲在越南的傳播,不僅豐富了越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繼承和發(fā)展了中越傳統(tǒng)友誼,更是見證了中越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文化交流往來。眾所周知,歌曲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中越通過舉辦歌賽等辦法吸引了兩國人民特別是兩國青年踴躍參加,而青年正是中越傳統(tǒng)友誼代代傳承的接班人。作為中越歌曲大賽主力軍的青年選手們通過選唱對方國家的歌曲,努力地追尋和了解對方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接續(xù)著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歌,對進一步加深雙方的友誼作出了貢獻。
一個民族的文化要想在另一個民族的沃土上立足,靠的不是強制性的灌輸,而是對方的主動接納與融合。中國歌曲作為一種藝術、一種文化傳播到越南,普及到越南人的文化娛樂生活中,給越南人民帶去了更多的中國信息、中國文化,繼續(xù)為中越兩國源遠流長的友誼續(xù)寫新篇章。
[1]胡志明與中國(連載之六十)[J].荷花,2008,(4).
[2]胡志明與中國(連載之六十七)[J].荷花,2009,(5).
[3]國際在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與越南媒體聯(lián)合舉辦中越歌曲大賽[EB/O L].[2010-09-28].http://new s.xinmin.cn/rollnew s/2010/07/20/5871154.html.
[4]中越歌曲演唱大賽越南賽區(qū)圓滿落幕[EB/O L].[2010-09-28].http://w w w.nnrb.com.cn/N ew s/2010/09/27N N N ES Q 1966687201000927 N KX V JH O M C.html.
[5]陳海麗.中國影視劇對越南文化生活的影響[J].創(chuàng)新,2009,(8).
[責任編輯:陳展圖]
G 125
A
1673-8616(2011)02-0013-03
2010-10-01
韋宏丹,廣西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廣西南寧,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