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瑋,吳欣娟,曹 晶,張聰聰,焦 靜
臨床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的質性研究
王澤瑋,吳欣娟,曹 晶,張聰聰,焦 靜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新的護理模式的形成,現(xiàn)代社會對護士的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高學歷的護理專業(yè)人才成為當前護理教育的重要任務。然而我國在過去的15年中主要培養(yǎng)的是科研型、教學型護理人才,這對護理院校師資隊伍的建設產生了較大的效能,但對臨床護理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提高卻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1]。作為應用型學科的護理學,學位培養(yǎng)應該側重從事某一特定職業(yè)的實際能力,即臨床型,因此加大臨床型護理研究生的培養(yǎng)應該是今后護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方向[2]。究竟臨床型研究生和科研型研究生有何區(qū)別,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受到病人和醫(yī)院歡迎的護理學碩士,已經成為擺在護理教育者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F(xiàn)對9位來自臨床護理管理崗位和臨床護理教學崗位的資深護理專家進行深入訪談,探討培養(yǎng)臨床型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對相關領域的研究給予啟示。
1.1 對象 以北京市具有教學資格的綜合性醫(yī)院的臨床護理和護理教育專家為抽樣目標,采用目的性抽樣的方法抽取研究對象。參與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9名在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工作的專家,均為女性,年齡40.88歲 ±7.11歲 ,工作年限20.33年±8.47年;職務為護理部副主任1人,大科總護士長3人,病房護士長2人,護理總帶教3人;職稱為副主任護師4人,主管護師5人。
1.2 方法 采用質性研究中的半結構式訪談法。①訪談前準備:在大量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與3位相關領域專家交流,制定出了圍繞培養(yǎng)目標、招生要求、課程設置、臨床實踐、考核方式、師資力量6大模塊的訪談提綱,按照質性研究中的半結構式訪談方法,對9位專家展開一對一訪談。②制訂訪談計劃:訪談前確定訪談對象,擬定訪談計劃。研究者在回顧大量文獻資料并結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自行設計了訪談提綱,請3位護理臨床和教學專家對提綱內容進行評議和修改。正式訪談前組織小部分目標人群進行預試驗,確保訪談提綱的適用性。訪談者認真學習質性研究方法,精心準備訪談中的提問,學習傾聽、回應技巧。③訪談過程:安排一個獨立不受干擾的場所,并保證足夠的訪談時間。整個訪談過程現(xiàn)場錄音,同時安排紙筆記錄。④訪談后資料整理:采用類屬分析的方法,將錄音轉換成文字,仔細閱讀并進行編碼,形成并提煉主題。⑤倫理問題:為保護被訪談者的隱私,研究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則,按照A 1~A 9依次給每位受訪者的訪談記錄編序并建立各自獨立的檔案。
2.1 培養(yǎng)目標 所有的專家都認為,臨床型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應該設定為臨床護理專家,但多數(shù)專家擔憂這樣的培養(yǎng)目標未必能夠在現(xiàn)況下得以實現(xiàn)。如A 3認為:“培養(yǎng)目標應該設定為臨床護理專家,但是現(xiàn)在臨床上并沒有特別專門的崗位來對口臨床型護理研究生的使用?!盇 7:“現(xiàn)在招收的大量應屆本科畢業(yè)生沒有工作經驗,經過了兩三年的研究生培養(yǎng),也很難真正一進入臨床就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A 9:“臨床護理專家和??谱o士還不是同一個概念,沒有工作經驗的臨床型碩士應該是某一專科領域的護士,真正成為臨床護理專家必須經過碩士畢業(yè)后在臨床上至少3年的磨煉?!庇?名專家都表示應該效仿國外的培養(yǎng)模式,如A 1:“建議碩士階段的培養(yǎng)仿照美國,全部是臨床型的研究生,科研型的研究生放在博士階段培養(yǎng)?!庇?名專家表示,在培養(yǎng)目標的制定上應該圍繞臨床需要制定,“必須圍繞著臨床需求來進行個性化定制,比如今年某個地區(qū),或者某個醫(yī)院需要某個崗位的高級護理人才多少人,那么今年就在這個方向上招多少學生,這樣學生一畢業(yè)就能夠立即上崗,學有所用,最大限度地防止人才流失,也能夠滿足臨床最急迫的需要,按需培養(yǎng),避免資源浪費?!薄芭R床型護理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必須恒定,就是服務臨床,而具體的培養(yǎng)方向必須靈活,一定要按照近3年內的護理熱點崗位進行培養(yǎng),不能想當然的招生,與科研型相比,特色不突出,就業(yè)上自然沒有競爭力,最終害了學生,也不能為臨床護理輸送人才?!?/p>
2.2 招生要求 在招生要求是否需要限定學生的工作經驗時,大部分專家表示,擁有2年左右的工作經驗對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工作經驗不僅影響學生的專業(yè)敏銳性、專業(yè)忠誠度,也直接決定學生的研究生畢業(yè)課題的確定和論文的撰寫。A 2:“護理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有幾年工作經驗,積累了很多知識,也有著對臨床存在問題的一些思考,這樣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就會更容易做出貼近臨床需要的課題,畢業(yè)后的走向也比較明確?!盇 3:“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考臨床型護理研究生會有一些不適應,而且他們也容易對未來的就業(yè)走向產生迷茫?!盇 6:“設定工作經驗的招生限制很有必要,因為有了幾年工作經驗之后,還能決定考研,這至少證明了他對護理行業(yè)的忠誠度,保證了日后不會人才流失,而且專業(yè)方向很明朗,不需要在碩士階段為了定方向而浪費時間?!钡灿袑<冶硎菊猩罂偛粦獙W生的工作經驗設定太嚴格的限制。A 1:“絕對不讓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報考,也有點太偏激了,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yè)生有自己的優(yōu)勢,像一張白紙,學習能力強,對新知識接受快,可塑性強。”A 2:“不能排除有些應屆畢業(yè)生就是懷著對臨床護理極大的熱情報考的,把他們全部拒之門外有些不合情理,而且,他們是目前考研主體,假如在工作經驗上設限,恐怕生源的數(shù)量、質量會有困難?!盇 5:“有工作經驗的人往往在家庭負擔、社會負擔方面比較重,未必能夠安心求學?!盇 7:“對專業(yè)發(fā)展比較有想法的應屆畢業(yè)生假如失去了考研這條出路,直接進入臨床,積極性可能受到打擊,甚至退出護理界,這是人才的流失。”針對這樣的情況,部分專家表示可以按照是否有工作經驗對不同的研究生進行不同學制的培養(yǎng)。A 2:“工作過的可以縮短就讀時間,比如兩年畢業(yè)或者更早,沒工作過的可以3年畢業(yè)?!盇 9:“在理論和實踐的時間分配上可以靈活設定,比如有工作經驗的可以減少基礎科室的輪轉,直接進入專科輪轉,然后發(fā)現(xiàn)有課題可以立即進入研究狀態(tài),沒工作過的應屆生必須要有至少1年的臨床熟悉過程、兩年的??戚嗈D。”
2.3 理論課培養(yǎng)內容及考核方式 鑒于臨床高級護理實踐的課程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很多專家建議研究生多從課堂之外、學校之外來尋找好的學習機會,形式可以多樣,不必局限于課本,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導師的安排,更重要的是發(fā)揮研究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尋找課堂”。A 1:“既然已經進入研究生階段,就不能再像本科階段,老師教什么,你才學什么,研究生本身就是一個管理相對松散的群體,這是因為研究生需要具備更高的探索能力,越是空白多的領域,越需要勇于探索,制定出一條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個性化成長路線。”A 2:“一入學,就應該由導師開列出一系列學生必讀的相關著作和文獻,定期,比如說兩周1次,或者每月1次,以書面或者小組討論的形式,讓研究生匯報閱讀情況及相關感觸,這對學生的專業(yè)深入度及科研敏感度很有幫助?!盇 4:“學?;蛘哚t(yī)院會組織各種繼續(xù)教育講座,科室內部也有各種小講課,這些講課的內容都是最貼近臨床,也最貼近病人,并且肯定是最新的知識,這是任何一本印刷版的教材或圖書都比不上的優(yōu)勢,所以,研究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投入在這些小范圍的講課中,就像正式職工有繼續(xù)教育卡一樣,研究生也應該建立這樣一種聽課打卡的制度,一年必須修滿多少這樣的課時,才能夠進入第2年的學習與研究?!盇 7:“很多專科護士培訓班的理論課程就很好,授課者都是某一??祁I域內的專門人才,水平很高,當然這些培訓班對學員的工作年限都有限制,所以可能以學生的身份無法報名,如果可以放寬這一類培訓班的報名限制,讓研究生也接受這種培訓,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xiàn)在學校在臨床高級護理實踐的課程開設不足的現(xiàn)狀。”A 9:“跨校選修也是很好的選擇,不同的院校之間能夠形成強弱互補的效應,而且也有助于拓寬研究生的思路。”
2.4 臨床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內容及考核方式
2.4.1 ??颇芰嵺` 9名專家都認為,專科能力實踐能力作為臨床型護理研究生的核心必備技能,應該是所有能力培養(yǎng)及考核的重中之重。A 5:“比如安排在ICU實踐3個月,那么這3個月就要分成3部分來培養(yǎng),各有側重,第1個月主要是 ICU的基本流程,我會問你一個問題‘你眼中的 ICU是怎樣的?’,然后在每天下班之前會有半個小時向你的帶教老師匯報今天的收獲,你的老師也會對你進行提問,以便明確第2天的學習目標。這是第1個月的熟悉,結束之后,會考核你幾項必須掌握的??萍寄?進入第2個月,我會先列出考核問題——如何接收新病人?這個問題不僅僅需要掌握常規(guī)的護理技能,更需要你調動自己的知識,學會處理不同情況下的問題,第2個月結束之后,你不僅要回答這個問題,而且還要組織1次護理查房,進入第3個月,你就需要明確自己的研究目標,選擇一個針對性的方向比如呼吸機的控制和使用,然后完成一個科內小講課,以及一個小科研的模擬開題?!毖芯可R床輪轉的帶教師資力量也很重要。A 3:“護理學科發(fā)展快,對于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大,應該放寬臨床型護理研究生導師的準入制度,讓更多有能力培養(yǎng)臨床型高級實用護理人才的資深護理專家成為研究生導師,這樣有利于同屆研究生中形成競爭氛圍,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探討,激發(fā)潛力、加速成長。”A 4:“必須提拔一批在臨床工作多年,而且比較有科研意識、專科思路的資深護士作為研究生的臨床導師,要把這些帶教老師固定下來,成為一個特定的崗位,這樣可以與本??频膸Ы坦ぷ鲄^(qū)別開來,也能夠給研究生帶教老師一種受尊重的感覺?!盇 5:“研究生必須要跟隨專科醫(yī)師查房、出診、會診等,一定要重視醫(yī)生在帶教師資隊伍中的重要作用,這樣才有可能在??谱o理領域內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會流于一般護理的范疇?!鄙嫱庾o理能力也很重要。A 2:“現(xiàn)在研究生的英語水平大多是只會寫不會說,所以出科時必須要提交一份中英文的護理病歷匯報,如果有可能,要鍛煉他們英文授課和英文查房的能力?!?/p>
2.4.2 教學能力實踐 8名專家表示,雖然臨床型護理研究生將來的工作方向不像科研型的研究生一樣,大多走向教學崗位,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教學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A 3:“依照近幾年的趨勢,即便是科研型護理研究生也大多走向臨床工作崗位,所以如果臨床型護理研究生的教學能力跟不上,那么在將來的工作中很有可能被科研型護理研究生所超越?!盇 6:“一定要跟隨總帶教老師學習一段時間,嘗試承擔一部分本??茖嵙暽膸Ы坦ぷ?將會對研究生的教學能力有很大幫助?!盇 9:“制定本科室的教學培訓計劃能鍛煉一個人的組織管理能力,比方說在某個手術比較密集的月份,針對新來的一批護士制定出循序漸進的培訓課程,從安排內容到邀請主講人,都能鍛煉研究生的綜合能力?!?/p>
2.4.3 管理能力實踐 有6名專家提到,身為護理研究生,管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A 1:“一個沒有管理思路的護士,不是一個好護士,尤其在目前我國護理專業(yè)晉升道路還不盡完善的情況下,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管理意識,才能實現(xiàn)職業(yè)生涯的進一步發(fā)展,作為研究生更需要有這樣一個高水平的定位?!币恍<医ㄗh讓護理研究生一個科室輪轉結束的時候提交一份書面的“科室護理管理調研報告”。A 3:“管理能力的培訓應該作為研究生與本??茖嵙暽嗈D時區(qū)別最大的一點,作為研究生,必須具備全局的眼光,從一個高度來審視所輪轉科室的整體情況,比如人員的配備、班次的安排、物品的擺放、流程的制定等,然后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該科室在管理方面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形成書面報告,這樣既有利于提升研究生自身的水平,也有利于科室自身管理方法的完善。”
2.4.4 科研能力實踐 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是研究生的基本功,也是臨床最迫切需要的。A 4:“按照已有的臨床型護理研究生進行臨床工作的情況來看,基本上都承擔著科室內的科研工作任務,所以,在??谱o理崗位還不甚健全的今天,一個科研能力強的人正是臨床最稀缺的?!迸囵B(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與導師和臨床帶教互相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必須定時匯報和監(jiān)督,同學之間也要相互交流,取長補短。A 6:“每月至少安排1 d或2 d時間與導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討論,臨床實踐階段則需要通過與大科護士長、病房護士長、病房總帶教的交流,進科前要定出題目讓研究生進行撰寫,然后每個月要求學生進行科研進度的匯報。”A 7:“每隔一個固定的時間,讓有課題的同學進行課題進展匯報,同時針對最近期刊上的經典文章進行評價,形成互相促進、你爭我趕的學習氛圍?!?/p>
3.1 建設有護理專業(yè)特色的課程體系 訪談中,專家們對我國護理研究生的課程體系表現(xiàn)出的憂慮,認為目前的課程多為醫(yī)學教材,缺乏護理專業(yè)特色,這一點需要向國外學習。如美國波士頓麻省大學護理學院的碩士課程就具有極其鮮明的護理特色,如專業(yè)方向為“急救護理”的碩士臨床課包括:急性病的適應、慢性病的適應、社區(qū)護理、臨床實踐(特殊的轉院護理問題、特殊的轉院護理管理、易受傷人群的特殊護理),而專業(yè)方向為“危重病護理”的碩士臨床課則為:危重護理原理、危重護理中的臨床判斷、危重護理原理、高級臨床判斷、危重病人管理、社區(qū)醫(yī)院和亞急救護理場所的病人管理等[3]。因此,應加緊建設具有我國護理學科特色的研究生課程體系,并針對近幾年國內外的護理熱點編寫一批風格獨特、內容新穎的研究生專用教材,以充實研究生理論知識儲備。同時課程設置也要充分考慮到研究生招收對象的特點,既照顧到知識結構比較完善但缺乏臨床實踐經驗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又要考慮到臨床經驗豐富而知識結構薄弱的在職考生,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制定出個性化的課程方案。
3.2 加強護理碩士研究生師資隊伍建設 不少專家都表示,目前擔任護理研究生導師中接受過正規(guī)研究生教育者甚少,學歷結構參差不齊,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不夠完善。許多導師都是在培養(yǎng)研究生過程中進行“補課”,即邊學邊指導,在實踐中學會當導師的。尤其是部分臨床型護理碩士導師,雖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但缺乏科研能力,知識面較窄,外語水平較低,限制了學術視野的拓展[4];特別是臨床帶教老師缺乏對護理碩士生的帶教經驗,在安排內容上往往難以突出實習對象的特殊要求,使得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臨床實踐與本科實習內容區(qū)別不大,沒能起到鞏固理論知識、掌握最新臨床技術的目的[5]。加之許多導師申請不到具有影響力的研究項目,也無法擁有一定數(shù)目的研究經費,因此,護理研究生的科研課題不得不偏重非干預性的人文社科、心理護理等研究,逃避臨床實用型、科研難度大的課題[6]。這也是護理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推廣困難的原因所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對于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比如說引進國外的師資力量,組成跨國的導師組,成立臨床護理研究生帶教團隊,由專人負責,并對老師進行定時培訓等。
3.3 完善臨床實踐培養(yǎng)模式及專業(yè)進階平臺,加大臨床對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吸引力 所有訪談專家都認為,目前的護理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大量流失到臨床以外的工作領域,這與國內臨床護理的專業(yè)進階平臺較窄有關,也與研究生的心態(tài)有關。而研究生之所以產生不愿意接觸臨床的心態(tài),很大程度也因為現(xiàn)存的臨床實踐培養(yǎng)模式不合理[7],比如實踐過程缺乏監(jiān)督、與本??茖嵙暦绞嚼淄⒅蛔⒅亍案苫睢倍狈Κ毩⑺伎吉毩⒐芾淼倪^程,導致研究生對臨床工作失去興趣,認為自己大材小用,畢業(yè)后紛紛涌向教學崗位甚至徹底脫離護理行業(yè)。而要解決這一問題,根本措施除了完善臨床實踐模式之外,還需要完善護理研究生的專業(yè)能力進階平臺,拓寬護士的??谱o理職業(yè)發(fā)展通道,諸如臨床護理專家、開業(yè)護師以及護理個案管理者等[8]。真正提升臨床工作的吸引力,把護理碩士研究生留在臨床并發(fā)揮其應有價值。
研究生教育是護理事業(yè)向更高、更深層次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國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晚,但是經過近20年的發(fā)展,無論從招生范圍、培養(yǎng)類型、培養(yǎng)目標、考核方法等方面,各院校都進行了積極探索,建立許多各具特色的培養(yǎng)模式,雖然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相信,通過各界專家及研究者的不懈努力,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模式一定會日臻完善,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護理事業(yè)提供更多高精尖的優(yōu)秀護理人才。
[1] 沈若玲,朱海利,任小紅,等.國內護理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6,14(5):5452547.
[2] 叢笑梅,姚景鵬.護理碩士教育與護理碩士的使命[J].中華護理雜志,1996,31(5):2902292.
[3] Kim Oksoo.Curriculum of nursing p rogram sin Korea and the USA[J].Nursing Science,2000,12(1):35.
[4] 王玉玲,秦力君.護理碩士研究生臨床實踐模式初探[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1):8482850.
[5] 寧寧,李繼平,毛世芳,等.護理研究生臨床帶教方式探討[J].華西醫(yī)學,2006,21(4):840.
[6] 楊永,莫新少.護理學碩士招生改革與我國護理教育前景展望[J].全科護理,2010,8(12C):337023371.
[7] 李崢,許巖,汪健.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護理教育,2006,3(4):1542155.
[8] 程青虹,王子迎.對我國護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與對策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7,9:11213.
Qualitative study on training pattern of clinical
nursing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 students
Wang Zewei,Wu Xinjuan,Cao Jing,et 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730 China)
為探討臨床型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模式,選取9位臨床護理和護理教育專家,圍繞培養(yǎng)目標、招生要求、理論課及臨床實踐培養(yǎng)內容及考核方式進行半結構式訪談,進一步明確了臨床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必要性及其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考核方式等各方面內容。認為臨床型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需要從完善課程設置、加強師資力量、增加臨床實踐3方面入手,讓研究生提早接觸臨床、充分利用臨床、真正熱愛臨床。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半結構式訪談
G643
C
10.3969/j.issn.100926493.2011.25.041
100926492(2011)9A22334203
王澤瑋(1988—),女,上海人,碩士在讀,從事護理管理、臨床護理研究,學習單位:100730,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吳欣娟(通訊作者)、曹晶、張聰聰、焦靜工作單位:100730,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2010209227;
2011206213)
(本文編輯 李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