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林,孫 秋
(1.綏芬河市福源建筑監(jiān)理有限公司;2.本溪市公路管理處)
關于控制好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論述
劉忠林1,孫 秋2
(1.綏芬河市福源建筑監(jiān)理有限公司;2.本溪市公路管理處)
摘 要: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要從控制好原材料的質量;科學配置混凝土;抓好工地實驗室的工作;控制好和易性及混凝土澆筑振搗等主要環(huán)節(jié)入手。
關鍵詞:控制;工程施工;質量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全部符合技術性能指標方可應用。如果粘土、淤泥在沙中超過規(guī)定比例(3%);碎石、卵石中超過(2%),則這些極細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層,妨礙集料與水泥石的粘結。它們或者以松散的顆粒出現(xiàn),大大的增加了需水量。如果使用污染嚴重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則會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鹽霜。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除經常性的檢測外,還要求質量控制人員隨時掌握其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標必須達到規(guī)范要求。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換算。實驗室所確定的配合比,其各級骨料不含有超遜徑顆粒,且以飽和面干狀態(tài)。但施工時,各級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遜徑顆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過飽和面干狀態(tài)。因此應根據(jù)實測骨料超遜徑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將實驗室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是準確的實現(xiàn)實驗室配合比,而不是改變實驗室配合比。調整量=(該級超徑量與遜徑量之和)-(次一級超徑量+上一級遜徑量)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調整。實驗室所確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與實際施工條件完全適合,當施工設備、運輸方法或運輸距離,施工氣候等條件發(fā)生變化時,所需要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隨之改變。為保證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將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適當調整(保持水灰比不變)。
(3)混凝土配合比滿足工程需要?;炷恋奶涠纫话銥樗に鼗炷梁蜕俳罨炷僚渲铺涠?~5 cm,配筋率超過1%的鋼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7~9 cm,橋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10~14 cm,初凝時間在4 h以上,強度為45 MPa的緩凝早強混凝土;灌注樁要求配制強度為35 MPa的凝結時間在10 h以上,坍落度18~22 cm的大坍落度超緩凝混凝土。為改善混凝土性能,在混凝土中摻入不同類型的外加劑,優(yōu)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如灌注樁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當水泥用量為420 kg/m3(水灰比為0.56)時混凝土的強度才能達到35 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過大,均質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結時間也達不到緩凝10 h,以上的超大型緩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摻入1%的減水劑優(yōu)化配合比。混凝土水泥用量可節(jié)省約40 kg/m3左右,而且在坍落度達到18~22 cm情況下,均質性、和易性良好,凝結時間也可以緩凝到10 h以上。優(yōu)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緩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樁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斷樁等事故,保證了順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 d強度也比通常不摻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有明顯提高。
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好與壞與實驗室的工作是分不開的。實驗室人員必須按照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對使用的原材料砂、石材料變異性較大,要經常取樣進行檢驗,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絕使用。根據(jù)工程結構各部位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進行各項實驗,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每天工地進行混凝土攪拌前,實驗室必須檢驗砂、石料的含水量,調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當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規(guī)定的范圍時,不準澆筑。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種性能的綜合體現(xiàn)。當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時,則混合土可能振搗不實或發(fā)生離析現(xiàn)象,產生質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實,且不發(fā)生離析,能夠獲得均質密實良好的混凝土澆筑質量。有時有人選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強調以振實工藝來保障混凝土質量,其實這樣易產生蜂窩,孔洞等質量缺陷。實踐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有利于振實,具有較大些的流動性或可塑性,以便于澆筑振實。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材料的質量、配料準確、攪拌均勻合理運輸、澆筑振實成型,養(yǎng)護等整個施工環(huán)節(jié)中,澆筑振實成型是主要的環(huán)節(jié)。
在混凝土澆筑成型時,由于沒有振實所產生的外觀上的氣孔、麻面、蜂窩、孔洞、裂隙等質量問題,容易引起重視,但由于振搗不良,所產生的內部蜂窩、孔洞所導致的內在質量問題,容易被忽視。而混凝土內在質量缺陷,同樣引起混凝土結構物的破壞。所以,混凝土振搗應引起施工人員(特別是振搗工)足夠重視,質檢人員應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證混凝土振搗良好。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除外觀上的蜂窩、麻面等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強度能否達到要求,當混凝土強度達不到28 d抗彎拉強度時,監(jiān)理人員只能要求拆毀重作。每一位負責質量的人員必須注意預防質量缺陷的發(fā)生或盡早的發(fā)現(xiàn)施工中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以不誤時機地采取補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員,監(jiān)理人員都應該隨時監(jiān)控混凝土的配制、攪拌、澆筑和養(yǎng)護等過程。監(jiān)理人員、施工方質檢人員按時檢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檢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分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運輸、澆筑和養(yǎng)護是否符合施工工藝規(guī)定;同時要檢查是否按時做混凝土坍落度實驗等,坍落度是最簡易、最快速判別混凝土質量的指標,坍落度過大,過小將會產生振搗不實,出現(xiàn)蜂窩、孔洞、發(fā)生離析、分層,強度是否按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強度實驗,并檢查實驗結果。特別是7 d齡期的強度表明28 d強度有可能低于該工程部位所要求的強度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在強度不合格工程部位停止混凝土施工。等到28 d有試件測驗后再定奪。
總之,要想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除了以上注意事項外,人的質量意識也很重要,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都要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這一指導思想,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規(guī)章制度,質量監(jiān)督機構。對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鋼材、石料、水泥等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不合格品,一律不得用于工程,混凝土拌和物不合格,一率不得入倉。試驗,質檢部門要把現(xiàn)場混凝土質量控制作為重點。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使生產過程始終處于控制狀態(tài)。為了切實解決問題,要有技術措施和管理制度約束有關部門和人員,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
中圖分類號:U214
C
1008-3383(2011)06-0073-01
收稿日期: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