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十八世紀英國文學(xué)的發(fā)展成就

      2011-08-15 00:52:09劉萬翔
      陜西開放大學(xué)學(xué)報 2011年4期
      關(guān)鍵詞:英國小說

      劉萬翔

      (陜西工商職業(yè)學(xué)院現(xiàn)代服務(wù)系,陜西 西安 710109)

      眾所周知,文藝復(fù)興時期英國的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至始至終強調(diào)的是以人為本。他們相信并且頌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力量和偉大,認為人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從根本上說,文藝復(fù)興運動砸爛了封建神學(xué)的枷鎖,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人們思想的解放動搖了英國封建統(tǒng)治的根基,英國社會開始激烈動蕩,先后經(jīng)歷了革命和王朝復(fù)辟時期,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 (因此次革命未流血,故有此稱)之后,英國資產(chǎn)階級才逐漸取得了統(tǒng)治權(quán)力。與此同時,英國文學(xué)也出現(xiàn)了多樣性的發(fā)展趨勢。如果說文藝復(fù)興時期英國的文學(xué)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戲劇和詩歌,那么小說作為文學(xué)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則于18世紀登上英國文學(xué)發(fā)展的歷史舞臺,并逐步興盛起來。

      1 、丹尼爾·迪福 (Daniel Defoe,1661-1731)

      丹尼爾·迪福被后世公認為英國小說界的開山鼻祖。迪福的一生閱歷廣泛,多才多藝,著述頗豐,筆觸所及涵蓋政治、經(jīng)濟、宗教、心理學(xué)及文學(xué)等眾多領(lǐng)域。當然,迪福一生最重要的建樹還是在文學(xué)領(lǐng)域,是英國啟蒙時期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的奠基人。

      迪福的文學(xué)作品主要有《辛條頓船長》(Captain Singleton)、《杰克上?!?Captain Jack)、《摩爾·費蘭德斯》(Moll Flanders)、《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缎翖l頓船長》描寫了主人公幼年被綁架,當了海盜,在非洲和東方冒險致富的故事?!督芸松闲!分v述了主人公幼年時淪為小偷,成年后被征入伍,后被誘騙到美洲的弗吉尼亞,經(jīng)過自己在“新大陸”的奮斗,衣錦還鄉(xiāng),回到英國的故事。《摩爾·費蘭德斯》則描寫了女主人公費蘭德斯從小命途多舛,成年后靠勾引男子,多次結(jié)婚和偷竊為生,最終改邪歸正、重新做人的故事。

      《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膾炙人口、情節(jié)曲折、流傳甚廣、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依然暢銷不衰的佳作。小說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講述了主人公魯賓遜離開人群28年,三次出海航行,歷經(jīng)磨難,多次死里逃生,最終只身一人漂流到一個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并在小島上自強不息、頑強生存下來的故事。整部小說可被看成是主人公的成長歷史。魯濱遜在荒島上異常艱苦的條件下,為了生存,以頑強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解決了所有的衣食住行等問題。作品熱情謳歌了人類生生不息與大自然進行頑強搏斗的英雄壯舉,同時真實地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自我奮斗的精神。

      2 、喬納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1667-1745)

      喬納森·斯威夫特是英國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派的創(chuàng)始人,十八世紀英國最杰出的政論家和諷刺小說家,被譽為諷刺文學(xué)的宗師。斯威夫特早期的著作有《書籍之戰(zhàn)》(The Battle of Books)、《一只桶的故事》(A Tale of a Tub)。這兩部作品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學(xué)術(shù)界的腐敗之風(fēng),無情地嘲諷了英國國教、天主教和清教之間的斗爭,閱后使人回味無窮。

      斯威夫特流傳最廣、最為各國讀者喜愛的諷刺小說當屬《格利弗游記》(Gulliver's Travel)。該書通過格利弗船長之口,敘述了周游四國的奇特經(jīng)歷。特別是“小人國”和“大人國”兩部分,多次單獨出版,成為兩個經(jīng)典的童話讀本,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暢銷的兒童讀物之一,并對歷代兒童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格利弗游記》里充滿著荒唐滑稽的人物形象,奇特而夸張的想象,故事情節(jié)離奇曲折,似乎帶有濃厚的幻想色彩。但是,細心而稍有英國歷史常識的人讀后會發(fā)現(xiàn),作品對英國當時的政治和社會惡習(xí)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銳的諷刺,并且宣揚了作者個人的政治理想。即使今天的讀者讀了《格利弗游記》也會感受到作品的許多情節(jié)依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3 、亞歷山大·蒲柏 (Alexander Pope,1688-1744)

      亞歷山大·蒲柏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杰出的啟蒙主義者,同時又是一位卓有建樹的翻譯家。蒲柏的主要詩作有《人論》(The Essay on Man)、《批評論》(An Essay on Criticism)、《奪發(fā)記》(The Rape of the Lock)等。

      《人論》是一首長篇哲學(xué)詩,由四封詩札組成,內(nèi)容涉及到宇宙、人類社會、人性、道德以及人如何追求快樂等,其中心思想是人在社會上如何生存的問題?!秺Z發(fā)記》是一首長篇諷刺詩,描述了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綹金發(fā),并由此引發(fā)了男孩女孩兩家激烈的爭執(zhí)。故事開篇較為平淡,但深入讀完之后,人們會認為這是一首壯觀的英雄史詩。 《批評論》是一首744行的長詩,前200行指出批評的重要性,第201行到599行通過實例分析了批評的原因,560行到744行提出了批評的正確原則,回顧了歐洲的批評歷史,將古希臘羅馬的詩歌譽為優(yōu)秀的藝術(shù)典范。

      亞歷山大·蒲柏對十八世紀英國文化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將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譯為英文。

      4 、亨利·菲爾丁 (Henry Fielding,1707-1754)

      亨利·菲爾丁出身貴族家庭,受過良好教育,但因其幼年喪母、成長經(jīng)歷遠非一帆風(fēng)順。菲爾丁早期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其戲劇作品主要有《大拇指湯姆》(Tom Thumb)、 《巴斯昆》 (Pasquin)及《1736年之歷史記事》(The Historical Register for the Year 1736)等。菲爾丁的戲劇對白幽默詼諧,妙趣橫生,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他的劇作不僅無情地嘲諷了牧師、律師、醫(yī)師等行當?shù)母瘮⌒薪?jīng),而且鞭笞了選舉中的賄賂舞弊行為。尤其是《1736年之歷史記事》,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被控具有諷刺首相之嫌,演出受到了嚴格的限制。菲爾丁憤而改玄更張,放棄戲劇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小說創(chuàng)作。

      在其短暫的一生中,菲爾丁創(chuàng)作了四部小說:《約瑟夫·安德魯斯》(Joseph Andrews)、《偉人喬納森·威爾德》(Jonathan Wild,the Great)、《艾米利亞》(Amelia)和《湯姆·瓊斯》(Tom Jones)。

      《約瑟夫·安德魯斯》是菲爾丁的第一部小說,小說模仿文藝復(fù)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塞萬提斯的風(fēng)格而作,描述了主人公安德魯斯、牧師亞當斯和芳妮三人結(jié)伴而行的冒險經(jīng)歷。小說中最為鮮活的人物形象并非安德魯斯,而是亞當斯牧師-一個堂吉珂德式的人物。亞當斯博學(xué)多才,志存高遠,卻又經(jīng)常馬虎健忘,心不在焉。盡管小說中的世界充滿爾虞我詐,但讀者依然可以在亞當斯身上看到一顆率真而無邪的心。小說以安德魯斯和芳妮結(jié)為伉儷而終結(jié)。

      值得一提的是,菲爾丁在《約瑟夫·安德魯斯》的序言中提出了“散文體喜劇史詩” (comic epic poem in prose)這一全新的小說文體新概念,并在其小說創(chuàng)作中將這一概念運用到極致。

      發(fā)表于1749年的《湯姆·瓊斯》被視為菲爾丁的代表作。小說采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講述了湯姆·瓊斯的成長經(jīng)歷及愛情故事。小說本意在描寫家庭生活,但卻用大量的筆墨描述湯姆·瓊斯被逐出家門、浪跡天涯而奇遇美人的故事。主人公雖然不拘小節(jié)、行為放蕩,但其秉性善良,只做好事,不干壞事,最終既抱得了美人,又得到了一筆可觀的財產(chǎn)。

      5 、塞繆爾·理查德森 (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

      塞繆爾·理查德森是十八世紀英國久負盛名的出版商,書信體小說之巨匠。他的一生只寫過三本小說: 《帕米拉,又名美德得報償》 (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克拉麗莎,又名一名青年女子的故事》 (Clarissa or The History of a Young Lady)和《查爾斯·葛蘭迪森爵士的故事》 (The History of Sir Charles Grandison)?!犊死惿?,又名一名青年女子的故事》描寫了年輕姑娘克拉麗莎的悲劇愛情故事,《查爾斯·葛蘭迪森爵士的故事》描述了葛蘭迪森爵士如何克服自身欲望,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故事。

      在塞繆爾·理查德森出版的三部小說中,最受讀者歡迎的當屬《帕米拉,又名美德得報償》。該作描述了一名名叫帕米拉的女仆,受到男主人的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保持了自己的貞節(jié)。帕米拉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化了男主人,最終使其改邪歸正,娶她為妻。1740年該小說出版后,旋即成為暢銷書,人們爭相閱讀,先睹為快。

      《帕米拉,又名美德得報償》一書不僅抨擊了貴族資產(chǎn)階級腐化沒落的道德思想,弘揚了貞潔美德與良好的行為舉止,更重要的是首創(chuàng)了小說的書信體格式,豐富了小說的創(chuàng)作形式。尤為稱道的是,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法,不僅全面細致地描寫了18世紀英國社會的全貌,而且深刻地挖掘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開創(chuàng)了感傷主義文學(xué)的先河。基于此,人們將《帕米拉,又名美德得報償》一書譽為英國第一部心理分析小說。

      6 、塞繆爾·約翰遜 (Samuel Johnson,1709-1784)

      塞繆爾·約翰遜從小受過良好教育,成年后進入一家名叫《君子雜志》的雜志社工作,之后又獨自創(chuàng)辦了自己經(jīng)營的《漫游者》和《環(huán)球紀事》等刊物。約翰遜所受的教育和所從事的工作,決定了其畢生致力于創(chuàng)作和文化工作。

      約翰遜的創(chuàng)作成就主要在詩歌、散文和評論方面。1738年,他發(fā)表了長篇詩作《倫敦》 (London)。這是一首雙韻體詩歌,它通過一位逃難者之口講述了倫敦社會的現(xiàn)實狀況:富人的窮奢極欲,窮人的貧困潦倒,政治的腐敗骯臟,社會最低層人的鋌而走險——偷竊、搶劫、賣淫、吸毒等種種犯罪活動,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當時倫敦社會的全景畫面。

      約翰遜在評論方面的力作首推《英國詩人評傳》(The Lives of the English Poets)。該作資料翔實,脈絡(luò)清晰,文筆優(yōu)美,是英國文學(xué)史上文思并茂的散文及重要的文學(xué)批評文獻。

      約翰遜對英國文化的最重要貢獻莫過于耗時9年、傾其半生精力編攥而成的《英語詞典》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該詞典1755年一出版即引起了學(xué)界的轟動,它厚達46厘米,展開寬達51厘米,收錄單詞42773個,再版擴充后收錄單詞、短語、俚語等多達114000個。在長達170多年的時間里,這本詞典一直是最權(quán)威的英語詞典,直到1928年《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問世之后,才將其取而代之。

      7 、勞倫斯·斯特恩 (Laurence Sterne,1713-1768)

      勞倫斯·斯特恩出生于一個軍官家庭,因此從小備受遷徙之苦。大學(xué)畢業(yè)后,斯特恩多年從事牧師職業(yè),直到將近50歲時,方才從事寫作,作品主要包括長篇小說《商第傳》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Gentleman)和游記《約里克先生穿行法國和意大利的感傷之旅》 (A Sentimental Journey through France and Italy,by Mr.Yorick)。

      《約里克先生穿行法國和意大利的感傷之旅》表面看上去是一本游記之作,但并非以筆錄見聞為主,而是以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引起的情感抒發(fā),因此與其說它是一本游記,不如說它是一本抒懷之作。

      小說《商第傳》長達9卷,耗時8年,主要描述了一個孩子的成長經(jīng)歷中內(nèi)心世界與心理上的變化。這是一部帶有溫和諷刺的幽默小說,書中充滿了離奇但不失真實性的人物角色,許多人物形象滑稽可愛,語言幽默,閱讀時常使人忍俊不禁,掩卷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小說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情節(jié)設(shè)置,不僅缺乏邏輯性,而且事件沒有連續(xù)性,各章長短不一,有的甚至是空白,并出現(xiàn)樂譜、星號、破折號和省略號等。小說最為關(guān)注的是人物的思想和印象,用極大的篇幅展現(xiàn)了主人公豐富多變的感性生活。基于該小說奇異而前無古人的寫作特點,評論界將其稱為“意識流小說的先驅(qū)之作”。

      8 、托馬斯·格雷 (Thomas Gray,1716-1771)

      托馬斯·格雷是一位著名學(xué)者,劍橋大學(xué)教授,其對18世紀英國文學(xué)的主要貢獻是在詩歌方面。他是從古典主義詩歌向浪漫主義詩歌過渡期間最重要的英國詩人。

      早在大學(xué)求學(xué)期間,格雷就展露出了詩歌方面的天賦,他寫的《伊頓遠眺》 (Ode on a Distant Prospect of Eton College)一詩,熱情贊頌了他的母校伊頓學(xué)院,并借贊頌?zāi)感V畽C,深情地抒發(fā)了他對朋友理查德·威斯特的懷念。因此, 《伊頓遠眺》與其說是對學(xué)院的禮贊,不如說是對朋友的挽詩。

      1751年,格雷發(fā)表了《墓園挽歌》(The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一詩。該詩的發(fā)表猶如石破天驚,震動了英國詩壇乃至整個文學(xué)界。他通過對夕陽西下時分鄉(xiāng)村一處墓地的描寫,深切地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的同情,贊頌了他們純樸而善良的優(yōu)良品質(zhì);與此同時,無情地譴責了所謂大人物的傲慢無禮及驕奢淫逸的生活,表現(xiàn)了對權(quán)貴階層和人間虛榮的蔑視和嘲諷,最終得出結(jié)論: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在死神面前,沒有高貴和卑賤之分,亦沒有偉大和平庸之別?!赌箞@挽歌》奠定了格雷作為18世紀后半期英國詩壇“墓園派詩人”代表人物的基礎(chǔ),成為18世紀英國感傷主義詩歌的經(jīng)典之作。時至今日,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依然是英語國家的人們寫作和演說中引用率最高的詩作之一。

      9 、奧立弗·哥爾德斯密 (Oliver Goldsmith,1728-1774)

      奧立弗·哥爾德斯密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雖然哥爾德斯密一生著作等身,但因其不善經(jīng)營生計,終生窮困潦倒,英年早逝。

      哥爾德斯密最精彩的詩作是《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詩中作者回憶了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美好生活,哀嘆沒落的農(nóng)村經(jīng)濟和蕭條的鄉(xiāng)村景象,對一去不復(fù)返的甜美、寧靜而簡樸的農(nóng)村生活寄予了無限留戀之情。同時對英國資產(chǎn)階級“圈地運動”對農(nóng)村所造成的貧窮和衰落進行了深入地揭露,展現(xiàn)了一幅工業(yè)革命后英國農(nóng)村生活的真實圖景。

      哥爾德斯密最具代表性的劇作包括《好脾氣的人》 (Good-Natured Man)和《委曲求全》(She Stoops to Conquer)。前者雖然在舞臺上未獲得大的成功,但其文字劇本卻受到廣泛閱讀;后者從文字版本到舞臺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委曲求全》講述了一位年輕漂亮女士裝扮成女仆追求一位帥哥紳士的故事,該劇充滿了幽默詼諧的語言,并設(shè)計了各種巧妙的誤會,上演時劇場內(nèi)一直笑聲不斷。時至今日,它依然是英國劇院保留的最佳劇目之一。

      哥爾德斯密最著名也最為我國讀者所熟知的小說當屬《威克菲爾德牧師傳》(The Vicar of Wakefield)。小說通過對普羅姆羅斯牧師一家悲歡離合經(jīng)歷的生動描述,展示了作者精巧的構(gòu)思和妙趣橫生的寫作風(fēng)格。故事情節(jié)曲折,描寫生動,人物個性把握準確到位,加之文字淺顯流暢,使稍有英文功底的人一翻開此書就會不忍釋卷。

      10 、理查德·布·謝立丹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

      理查德·布·謝立丹是18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喜劇作家,他在莎士比亞和蕭伯納兩位戲劇大師之間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

      謝立丹的父親是都柏林皇家劇院的著名演員,曾任該劇院的經(jīng)理,母親是一位作家,因此謝立丹從小耳濡目染,深受文學(xué)和戲劇方面的熏陶。早在1775年1月,謝立丹的第一部劇作《情敵》(The Rivals)被搬上了舞臺。作品講述了兩位年輕人為了一位漂亮姑娘爭風(fēng)吃醋的故事。雖然該劇通篇充斥著令人捧腹的笑料,但由于劇情過于冗長,加之導(dǎo)演的失誤以及個別主要演員表演不到位,使之初次上演并未獲得很大成功。謝立丹吸取教訓(xùn),重新編排了《情敵》,第二次上演之后,大獲成功。

      1777年,謝立丹創(chuàng)作出了他的喜劇代表作《造謠學(xué)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是年5月,他親自執(zhí)導(dǎo),將其搬上了舞臺。《造謠學(xué)?!氛б簧涎?,旋即引起轟動,倫敦的上流社會、市井街坊談?wù)摰脑掝}均離不開《造謠學(xué)?!?,人們爭先恐后,先睹為快,甚至出現(xiàn)了一票難求的現(xiàn)象。

      所謂造謠學(xué)校,是指以史尼威太太為首的上流社會中一群喜歡搬弄是非、制造謠言,以詆毀他人名譽與破壞別人家庭幸福為樂事的男男女女。該劇有兩條主線:一條以薩爾菲斯兄弟為主,另一條以弟澤爾爵士夫婦為主。約瑟夫·薩爾菲斯雖然滿嘴仁義道德,但卻滿肚子男盜女娼,是一個十足的偽君子;查爾斯·薩爾菲斯雖然行為放蕩不羈,但卻心地十分善良,是一個十足的大好人。謝立丹借這對兄弟的故事,辛辣地諷刺了18世紀倫敦上流社會的虛偽。弟澤爾爵士雖然生活在上流社會,但卻對上流社會的造謠生事、虛偽狡詐極為反感,他欣賞鄉(xiāng)村淳樸的道德準則,特意娶了一位貧苦的農(nóng)村少女為妻,但這上流社會即“造謠學(xué)?!狈路鹗且粋€大染缸,弟澤爾夫人很快就染上了造謠生事、搬弄是非的惡習(xí),為此夫妻間爭吵不斷。戲劇的結(jié)尾,約瑟夫名聲掃地,而查爾斯既獲得了美人的芳心,又獲得了豐厚的遺產(chǎn);弟澤爾夫人也在丈夫的感化下,改掉惡習(xí),雙方重歸于好。

      《造謠學(xué)?!肥菍?8世紀英國貴族資產(chǎn)階級的道德敗壞,對上流社會的惡意制造謠言,對貴族資產(chǎn)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虛假偽善,做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該劇劇情脈絡(luò)清晰,結(jié)構(gòu)布局嚴謹,語言俏皮幽默,喜劇氣氛濃重,因而久演不衰,堪稱英國戲劇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令人十分遺憾并不解的是,謝立丹這樣一位天才的劇作家,卻于1780年前后突然放棄了創(chuàng)作,轉(zhuǎn)而從政。雖然謝立丹以自己的滔滔辯才一度當選為下議院議員,但當他落選議員之后,卻因債務(wù)纏身,貧病交加,晚景十分凄涼。謝立丹1816年去世后被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結(jié)論

      18世紀英國文壇小說創(chuàng)作成果豐碩,感傷主義文學(xué)曾經(jīng)風(fēng)靡一時,“意識流”創(chuàng)作手法初露端倪,因而傳之后世的作品較多。詩歌創(chuàng)作雖然不多,但“墓園派詩人”的詩作在英國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謝立丹的劇作則成為英國文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這一切為日后英國文學(xué)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1]常耀信.英國文學(xué)簡史 (英文版) [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8.

      [2]高繼海.簡明英國文學(xué)史 (英文版) [M].開封: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8.

      [3]張伯香.英美文學(xué)選讀 (英文版) [M].北京:外語與教學(xué)研究出版社,2006.

      [4]王衛(wèi)新,鮑秀文.英國文學(xué)名著故事梗概及作品導(dǎo)讀(英漢對照)[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章智源,劉德軍.英美文學(xué)描寫詞典 (英文版)[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6](英)Jonathan Crowther.牛津英美文化辭典 (英漢對照)[M].黃梅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

      [7]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08.

      [8]李純武,壽紀瑜.簡明世界通史 (上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猜你喜歡
      英國小說
      英國的環(huán)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英國圣誕節(jié)
      英國“脫歐”的經(jīng)濟賬
      明代圍棋與小說
      我是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百花洲(2014年4期)2014-04-16 05:52:45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zhàn)”
      大厂| 富源县| 遂溪县| 上高县| 青阳县| 项城市| 永城市| 称多县| 共和县| 凤冈县| 马鞍山市| 嵩明县| 达拉特旗| 亚东县| 夏邑县| 迁西县| 陕西省| 晴隆县| 盱眙县| 松滋市| 镇宁| 岢岚县| 邳州市| 泰安市| 勃利县| 遂川县| 洪雅县| 济南市| 临漳县| 屏东市| 柳河县| 航空| 乐陵市| 家居| 嘉义市| 乐陵市| 昌邑市| 永善县| 元朗区| 梅河口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