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楠
目前,大多工程項目的招標都采用施工組織通過制,投標報價決定勝、負的辦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投標報價策略,對提高中標率及中標后該項目的經(jīng)濟效益、預期施工目標的實現(xiàn),都起著決定性作用[1]。本文從目前投標工作實際出發(fā),淺談施工單位投標報價策略。
投標人要充分理解招標文件中清單項目的組成規(guī)定、定額選擇的要求,詳細審查施工招標圖紙并核實工程量,以供不平衡報價參考。當工程量、地質條件等與設計不符時,應向招標人申請予以明確,避免因各投標人對招標文件的不同理解而造成標價分散,合理標價反而成為出困標的可能。
現(xiàn)場踏勘是了解施工條件、分析潛在施工風險、測算施工成本的基礎,了解地材儲量和供應情況、勘察借棄土點的距離、施工用水用電條件、臨時便道便橋的情況、施工機具的進場路徑等。通過比較選擇,投標人做出的標價才切合實際。
大多項目采用量價分離形式進行報價。投標人在投標前要對招標人提供的工程數(shù)量進行復核,分析其數(shù)量的變化大小、變更的趨勢等,并采取不平衡報價法進行報價。這樣可以在保持總體報價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利潤。如果招標文件中明確提出不允許出現(xiàn)太大的不平衡報價,投標人應按照要求進行報價。
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應盡量使報價的水平接近市場的總體水平并具有競爭力。對各比選方案分別進行技術經(jīng)濟比較,確定最合理的方案。方案的提出盡可能不要出現(xiàn)偏離常規(guī)性做法的施工方案,以免產(chǎn)生誤導。如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鋼模板,若施工組織設計考慮采用木模板,會導致標價高出市場的正常水平而出圍。
行業(yè)定額是編制基價的依據(jù)。定額具有平均先進的工、料、機消耗水平,是本行業(yè)或地區(qū)工程造價測定的法定性依據(jù)。若招標文件無明確要求,則可進行多種定額編制分析,以確定合理的單價。其次,如果招標文件的清單已將部分費用的項目抽取歸類于總則費用中時,在進行清單其他項目的單價分析時,要將該部分的費用扣除,以免造成費用重復計算。
工程投標的關鍵是報價問題,報價技巧是在投標報價中采用業(yè)主可以接受的手法或技巧。這里主要談談不平衡單價法[2]。不平衡單價法是指一個工程項目的投標報價,在總價基本確定后,適當調整其中某些項目的單價,以期既不提高總價,又不影響中標的一種報價法。
能早日結賬的項目(如開辦費、基礎工程、土方開挖、樁基等)單價可以報得較高,以利資金周轉,后期工程項目(如機電設備安裝、裝飾等)的單價可適當降低。
經(jīng)過工程量核算,預計今后工程量會增加的項目,單價適當提高,這樣在最終結算時會多賺錢,而將工程量完不成的項目單價降低,工程結算時損失不大。
設計圖紙不明確,估計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可以提高單價,而工程內容說不清楚的,則可以降低一些單價。
暫定項目又叫任意項目或選擇項目,這類項目一般在開工后由發(fā)包人決定是否實施,由哪一家承包人實施。那么確定開工的單價要做的高些,不確定的則應低些。如果工程分標,該暫定項目也可能由其他承包人施工時,則不宜報高價,以免抬高總造價。
單價包干混合制合同中,發(fā)包人要求有些項目采用包干報價時,宜報高價。一則這類項目多半有風險,二則這類項目在完成后可全部按報價結賬,即可以全部結算回來。而其余單價項目則可適當降低。
如果是單純報計日工或計臺班機械單價,可以高些,以便在日后發(fā)包人用工或使用機械時可多盈利。但如果計日工表中有一個假定的“名義工程量”時,則需要具體分析是否報高價,以免抬高總報價。
不平衡單價法優(yōu)點是有助于對工程量進行仔細校核和統(tǒng)籌分析,總價相對穩(wěn)定;缺點是單價報高報低的合理幅度難以掌握[3]。因此在運用不平衡單價時一定要建立在對工程量仔細核對分析的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盲目報高報低。
投標預算完成后需要對做出的預算進行分析調整,其方法有指標分析、工機料分析、歷史基價分析等。在將基價調整完畢,確認預算準確的前提下最后確定報價?,F(xiàn)行的招投標多采取復合標底的形式確定中標價,報價的確定包括對業(yè)主的標底價的分析、對其他投標人的報價分析和保本紅線價的分析比較,方可最后確定出合理中標報價。
施工單位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承包人除了靠自身的素質和實力外,更要采取適當?shù)耐稑瞬呗院图记?,從而提高企業(yè)的中標率,保證合理的利潤和在承包市場的競爭地位。
[1] 王志芬.施工企業(yè)投標與報價策略分析[J].建筑,2010 (24):81-88.
[2] 蘇春華,燕云飛.淺談不平衡報價法在施工投標報價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5):125-126.
[3] 黃 聰,史銀志.不平衡報價策略在工程投標報價中應用案例分析[J].建筑監(jiān)督檢測與造價,2010,3(8):61-63.
[4] 楊建生.淺談投標報價的方法[J].山西建筑,2010,36(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