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獲悉,南方科技大學在建設中將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轉化為多種綠色再生建材產品。目前,南方科技大學建設工地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已上報國家有關部門,力爭成為全國首個建筑廢棄物“零排放”示范項目。
據統(tǒng)計,深圳市一年產生的建筑垃圾多達1000 萬噸,全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在億噸以上,絕大部分都未經過處理。
今年初,南方科技大學及深圳大學新校區(qū)前期拆遷工程中產生近100 萬噸的建筑廢棄物。深圳市住建局、城管局、建筑工務署及南山區(qū)政府創(chuàng)新思路,招標引入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企業(yè)就地轉化,進行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通過現(xiàn)場移動式破碎,將建筑垃圾制成再生骨料、實心磚、空心磚、彩色荷蘭磚、透水磚、廣場磚、植草磚、路沿石等15 類綠色再生建材產品,這些產品全部將回用于南科大、深大新校區(qū)的建設。
“按傳統(tǒng)處理方式,這批建筑廢棄物全部外運填埋,需占用土地6.67 公頃。大量建筑廢棄物的運輸車輛還會給城市交通帶來極大壓力,不符合科學發(fā)展觀和國家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政策?!鄙钲谑凶〗ň志珠L李榮強介紹?!澳戏娇拼笫巧钲谑讉€建筑廢棄物就地綠色消化、再生利用的項目,建筑廢棄物轉化率達到90%以上,它的成功運行,將為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開創(chuàng)新的模式?!?/p>
經測算,南方科大建筑廢棄物采用現(xiàn)場處理的方法,可節(jié)約土地資源約6 公頃;按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轉化率90%計,可減少天然砂石原料消耗60 萬立方米;可節(jié)省建筑廢棄物外運及填埋的處置費用4000 多萬元;實現(xiàn)產值6000余萬元。
來源:深圳商報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制成直徑4000mm 高精度f 型鋼筋混凝土管。目前由于大口徑鋼筋混凝土管生產技術的空白,國內外頂管工程一直被限制在3.5m 級以下。此次4m 直徑鋼筋混凝土管的成功生產,將為城市大口徑管線施工提供新的發(fā)展可能。
2010 年,當總長度52 公里的上海市污水治理白龍港片區(qū)南線輸送干線完善工程尚未啟動時,就存在頂管法和盾構法的爭論,因為設計直徑4000mm 的輸送干線正好是介于頂管直徑的上限和盾構直徑的下限之間。經過全面、科學的論證后,專家們提出,只要能解決超大直徑f 型鋼筋混凝土管的精度和運輸難題,頂管法無疑是最經濟合理的選擇。于是,目前國內最大直徑的頂管項目開始向社會招標。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與同濟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組成了一支強大的科研團隊,就相關課題展開超前研究,其中包括超大直徑高精度鋼筋混凝土管的研制。
上海市污水治理白龍港片區(qū)南線輸送干線完善工程需要使用內徑4000mm、外徑4640mm、長2500mm 的f 型鋼筋混凝土管。為了提高管件接口抗?jié)B性能,新設計的管道接口有兩道橡膠密封圈,接口處的直徑尺寸允許誤差僅為1.5mm,這對超大直徑的混凝土管制作工藝提出了挑戰(zhàn),以往的模具型式、拆裝方式、混凝土澆搗等工藝技術顯然已不能滿足要求。為了使地下頂管施工工程能夠獲得更高的質量,就必須生產出高質量的超大直徑高精度混凝土管,而生產出滿足這一要求管材的前提是超大直徑高精度鋼模和制管專用設備設計。因此科研團隊必須對制管材料、工藝、專用設備、模具和質量保證措施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研究,設計一套專門用于直徑4000mm f 型鋼筋混凝土管的生產模具。科研團隊決定利用公司豐富的施工和管材生產經驗,對現(xiàn)有模具等進行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設計。他們采用CATIA 的3DCAD 軟件進行三維圖設計,又使用CAE 有限元分析軟件,對模具實際受力情況進行有限元分析和熱力學分析,最終在生產中進行驗證。
管材生產的精度控制關鍵在于管子的兩端即插口和承口,如果這兩個部分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就能較好地實現(xiàn)抗?jié)B漏的目標?,F(xiàn)在先進的加工工藝能夠保證鋼模的精度要求,但經驗告訴我們,傳統(tǒng)的由兩個半圓組成的模具經過反復使用容易出現(xiàn)變形。大家達成共識,要制造出高精度的模具必須打破原有的模具結構,把傳統(tǒng)的整體式外模改造成上、中、下三段模,整套模具結構主要包括:底模 ,下模、中模、上模以及內模。通過不斷的建模和有限元分析,一套高精度的超大直徑f 型鋼筋混凝土管鋼模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
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