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有大中小型水庫5470座,基本上都開發(fā)了灌區(qū),水庫灌區(qū)主要采用的節(jié)水灌溉模式有:
1)灌區(qū)骨干渠系防滲+管道輸水+田間改進地面灌溉技術
在灌區(qū)配套改造中骨干渠系多已進行了渠系防滲,骨干渠系的輸水能力、效率和防滲能力大大提高。為充分利用灌溉水頭,許多灌區(qū)對支斗渠進行了管道化改造,并配套田間改進地面灌溉技術。
2)大、中、小型水庫(聯(lián)網)+管道輸水+改進地面灌溉或噴灌、微灌技術
對于有一定壓力水頭的水庫灌區(qū),可實行單庫或單庫聯(lián)網,在放水洞以下或干渠以下,建設自壓管道輸配水管網,分區(qū)實施管道輸水灌溉+地面軟管退管澆+改進地面灌溉、微灌(滴灌、小管出流灌、微噴等)、噴灌,以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灌溉質量。
山東省平原井灌區(qū)主要包括淄博、濰坊、泰安、濟寧、濱州、東營、臨沂、濟南的部分縣市,具有就地取水、水質優(yōu)良、保證率高等優(yōu)點,控制灌溉面積近200萬公頃。采用的主要節(jié)水灌溉模式是:
1)機井泵站+低壓管道灌溉+改進地面灌溉技術
建設固定機井泵站,田間配套地下輸配水管網,在地下輸配水管的支管上配置地面給水栓,給水栓以下采取地面移動軟管輸水入畦、溝,田間畦溝采用窄畦、短畦、短溝灌水的改進地面灌溉技術。
2)移動機井泵站+移動軟管輸水灌溉+改進地面灌溉技術
新打或維修機井,在機井上安裝水泵,田間采取地面移動軟管(小白龍)輸水入畦、溝,田間畦溝采用窄畦、短畦、短溝灌水的改進地面灌溉技術。
3)機井泵站+管道輸配水+噴灌、微灌技術
建設固定機井泵站,田間配套地下輸配水管網,在田間實施噴灌、微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