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哲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與抽象
      ——科學與人文漫話之十七

      2011-08-17 12:49:34錢時惕
      物理通報 2011年2期
      關鍵詞:決定論拉普拉斯唯物主義

      錢時惕

      (河北大學 河北保定 071002)

      1 什么是哲學

      哲學(philosophy)最早出現在希臘文中,意思為“愛好智慧”,或“智慧的朋友”.在漢語中“哲”這個詞是聰明、智慧的意思;中國古代把聰明而有智慧的人稱為哲人.所以,近代以來,就把關于智慧的學問稱作哲學.“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圣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于思辨、學問精深者.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古代哲學家通過問問題來進行哲學研究,他們所提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類,分別是:有關世界的本質的問題;有關我們如何知道或認識世界的本質的問題;有關生命意義與道德問題.以上三類問題分別對應本體論,認識論及倫理學;現代哲學就是在上述問題的基礎上展開的,研究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中各種最基本的關系及問題,如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意識、認識與真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宇宙、時空、因果性、規(guī)律性、決定論與非決定論、主體與客體、倫理、信仰等.

      2 哲學如何對具體科學進行抽象與概括

      具體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思維科學)通過研究,揭示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現象與規(guī)律.哲學則在具體科學的基礎上,對各別具體領域中事物的特性與規(guī)律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下面,我們以決定論問題為例來說明哲學如何對具體科學進行抽象、概括和升華.

      2.1 從牛頓力學升華為拉普拉斯決定論

      物理學經過長期的研究,得出牛頓三大定律;其中牛頓第二定律為

      當給定物體的初始條件(狀態(tài)),通過解微分方程,就可以求出物體今后任何時間的狀態(tài).

      哲學通過對牛頓第二定律的分析認為:牛頓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當給定物體的初始條件(狀態(tài)),又知道物體受的力,就可以求出物體今后任何時間的狀態(tài),說明機械運動是嚴格遵守因果律的.其中,物體的初始狀態(tài)及物體受的力是因,今后任何時間的狀態(tài)為果.機械運動嚴格遵守因果律,被稱為機械決定論.這種機械決定論后來被拉普拉斯推廣到整個自然界,則稱為拉普拉斯決定論.按拉普拉斯的說法:“設想有一‘智神’(intelligence),它知道一定時刻支配自然界所有的力,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組成部分的相對位置,那么,就可以用一個公式概括宇宙中最大的物體的運動和最小的原子運動.對“智神”來說沒有任何東西不能被確切地知道,它對末來的東西如同對于過去的東西一樣了如指掌.”正是根據這種思想,拉普拉斯才敢于在他的著作《天體力學》一書中刪除了通常著作中都必須提到的“上帝”.他把該書呈獻給拿破侖皇帝,拿破侖問他,在你的書中為什么沒有上帝?拉普拉斯回答說:“陛下,我不需要這種假說!”因為在拉普拉斯看來,宇宙中的一切都由方程式決定了,在這里沒有上帝的地位與作用.

      2.2 從量子力學升華為統(tǒng)計決定論

      當物理學的研究進入微觀領域,發(fā)現牛頓定律失效了.微觀粒子運動遵守薛定諤方程

      ψ(x,t)是微觀粒子的狀態(tài)函數,給出微觀粒子有關物理量的分布幾率,U(x,t)是微觀粒子所處的勢場(對應牛頓力學中的f).

      薛定諤方程告訴我們,當體系的某一時刻的狀態(tài)被知道時,可以根據運動方程預言(或推測)它的未來和過去任意時刻的狀態(tài).哲學分析認為:就這一點來說,薛定諤方程與牛頓第二定律的性質是相同的,都反映了物質世界的因果律;但是,薛定諤方程中的狀態(tài)函數,反映的是一種幾率狀態(tài),只對統(tǒng)計而言是確定的,因此,哲學上稱為統(tǒng)計決定論.在微觀世界拉普拉斯決定論失效了.

      2.3 從社會發(fā)展研究升華為歷史決定論

      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研究中人們發(fā)現,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走向:

      人類文明開始 (火的應用)—原始文明(狩獵時代、石器時代)—農業(yè)文明(銅器 -鐵器時代)—工業(yè)文明(機器時代)—信息文明(知識時代)

      社會制度發(fā)展的走向: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大同社會)

      對這種走向的抽象與概括形成了歷史決定論,主要觀點包括:

      (1)社會發(fā)展存在規(guī)律.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層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最終力量.

      (3)在當代,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因此,科學技術已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4)億萬人民群眾是決定社會發(fā)展的最主要的力量.這是由于:其一,在科學技術發(fā)展中,人的因素第一,也就是說,人是推動生產力發(fā)展最終力量;其二,億萬人民群眾的要求與實踐是推動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層與上層建筑)變革的基本力量.

      可見,哲學上的決定論觀點是從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中概括與抽象出來的.

      3 哲學隨著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隨著時代前進而發(fā)展,哲學則隨著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下面,以唯物主義哲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予以說明.

      唯物主義共有三種歷史形態(tài):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每一種形態(tài)的唯物主義都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有著密切聯系.

      3.1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產生于公元前6~8世紀,那時雖然已有了天文學、氣象學、數學等科學的初步形成,但總體上當時的科學都十分粗淺,而且還沒有嚴格的科學分類.這個時期的哲學雖然也從自然科學中得到一些養(yǎng)料,但更多依靠哲學家的直觀或思辨,因而這個時期的哲學必然帶有樸素的特點.

      3.2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近代(公元16~18世紀)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即機械唯物主義具有三個局限性,其中前兩個局限性是與當時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的特點有直接聯系的.

      第一個缺陷是機械性,這是因為那時在所有自然科學中達到某種完善地步的的只有力學,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用機械運動來解釋一切.這是當時的唯物主義特有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局限性.

      第二個局限性是形而上學性.這是因為當時自然科學處于搜集材料的階段.為了克服古代自然科學研究的缺陷,近代自然科學開始進行分門別類地研究.這就造成了各門科學之間的彼此隔絕,科學家們在互不聯系中進行研究,從而形成當時特有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

      第三個局限性是對社會歷史領域的非歷史觀點,即不徹底性.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的,而在歷史觀上卻是唯心主義的.這是由于當時的生產力低下、人文社會科學處于初始階段、很不發(fā)達造成的.

      3.3 辯證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的產生有著深刻的自然科學基礎.在19世紀以前,自然科學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學,但是在19世紀,自然科學本質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其中三大發(fā)現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由于這三大發(fā)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我們現在不僅能夠指出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內的過程之間的聯系,而且總的說來也能夠指出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總之,由于三大發(fā)現和其他社會條件的成熟,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產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當今世界已進入21世紀,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發(fā)生了更為重大的變化,必然向哲學提供新的材料和提出新的挑戰(zhàn),要求哲學給予新的問答,從而推動哲學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4 哲學與科學之關系

      4.1 哲學與科學分析與研究的角度不同

      具體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fā)展;哲學則為具體科學提供觀念和方法的幫助.這種幫助是由于哲學與科學分析與研究的角度不同所提供的.

      物理學研究物理現象,物質結構和運動規(guī)律;而哲學本體論要求對規(guī)律的性質作出說明,而方法論則尋求研究問題的最優(yōu)方法.

      具體科學知識多被視為經驗以及方法的整合.而認識論關注的是知識自身能否可以獲得、所取得的知識是不是真理以及有何意義.

      數學利用邏輯形式來研究數量、結構以及模型;而哲學邏輯學則關注那保證推理有效的權威是什么、邏輯推理的可靠性和完備性是什么.

      社會學試圖以某種普適定律來概括并預測人類群體或其中個體的行動;而倫理學則更加關心這些行為的自由度與道德責任的相關性、其內在動機、意義所在以及如何使人們的行為朝向一個最優(yōu)的趨勢發(fā)展.

      教育學研究各個領域與各個階段的教育現象及教育規(guī)律;而教育哲學則把教育作為一個整體,研究教育的本質及社會功能.

      政治學關注權力的結構與轉移;而政治哲學對權力何以能夠出現并成立更加關心.

      藝術向人們展現美的魅力,卻不曾說明這魅力的由來;而美學則追問美的本質和意義.

      4.2 哲學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

      愛因斯坦指出:“如果把哲學理解為以最普遍、最廣泛的形式追求知識,那么,顯然哲學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哲學像一個母親,生產并養(yǎng)育了其他學科,因而一個人不能責怪她的赤裸和貧困,而是應該希望她的部分唐·吉訶德的思想靠其孩子們來維持,以使他們不致陷入博愛主義.”

      愛因斯坦說:“哲學的推廣必須以科學成果為基礎.可是哲學一經建立并廣泛地被人們接受后,它們又常常促使科學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指示科學如何從許多可能的道路中選擇一條路.”

      實際上,真正有才能的科學家一般都非常關心哲學.世紀之交以來的物理學革命清楚地表明,把哲學認識論和對自然規(guī)律的實際探索及創(chuàng)立新科學理論結合起來,這是許多在科學上富有開拓精神的物理學家們遵循的原則.愛因斯坦與玻爾有關量子力學交織著哲學與科學的爭論,持續(xù)近一個世紀.經過EPR悖論的提出,EPR實驗的完成、量子關聯性的發(fā)現,目前已進入量子通信實驗 -實用型階段.充分體現了愛因斯坦“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的論斷.

      1 錢時惕.規(guī)律及其三種主要形式.物理通報,2007(7)

      2 錢時惕.科學與哲學在推動人類認識上的互補性.哲學研究,1987(9)

      3 羅素.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1~23

      4 愛因斯坦著.許良英,范岱年編譯.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405,518

      猜你喜歡
      決定論拉普拉斯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與“再生”
      實踐唯物主義的三重辯護
      哲學唯物主義不必擁抱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解釋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3:00
      基于超拉普拉斯分布的磁化率重建算法
      “新唯物主義”與馬克思哲學
      教學與研究(2016年1期)2016-02-28 01:59:23
      對麥克盧漢“技術決定論”思想的再審視
      新聞傳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7
      氣象影響文藝:從結構決定論到文化生產論
      閱江學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22
      位移性在拉普拉斯變換中的應用
      含有一個參數的p-拉普拉斯方程正解的存在性
      二部雙圈圖的拉普拉斯系數
      上饶市| 临沂市| 婺源县| 南召县| 云南省| 西安市| 阆中市| 会同县| 丹巴县| 青铜峡市| 泽普县| 五原县| 玛纳斯县| 新闻| 合水县| 当雄县| 新田县| 南安市| 抚顺市| 基隆市| 青神县| 武宁县| 诸暨市| 商洛市| 榆中县| 黄平县| 双鸭山市| 武威市| 遂平县| 平山县| 洪江市| 马关县| 肇州县| 波密县| 宣化县| 大厂| 渑池县| 鸡泽县| 施甸县| 湄潭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