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新明
重慶市酉陽縣健康教育局(重慶 409800)
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肺性腦病44例
冉新明
重慶市酉陽縣健康教育局(重慶 409800)
目的 觀察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肺性腦病的療效。方法 將患者8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醒腦靜注射液入液靜滴。觀察并比較兩組療效及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的變化。結果 治療組療效及血氣分析結果的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肺性腦病療效較好。
肺性腦病 中西醫(yī)結合 醒腦靜注射液
筆者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肺性腦病,療效較好?,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共觀察84例,按文獻[1]確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4例,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齡54~82歲,平均67.52歲;病程18~33年,平均26.31年。對照組40例,男性26例,女性 14例;年齡 56~80歲,平均 69.41歲;病程 17~31年,平均29.69年。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興奮呼吸、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并予納洛酮0.8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0mL靜推,每日2次。治療組在此基礎上予醒腦靜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300mL靜滴,每日1次;兩組均治療5d后觀察療效。治療前后分別作動脈血氣分析1次。
1.3 療效標準 參考文獻[1]擬訂。治愈:神志轉清,神經系統(tǒng)癥狀體征消失。好轉:神志基本轉清,神經系統(tǒng)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無效:病情未改善,甚或加重。
2.1 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P<0.05)。
表 1 兩組療效比較 (n)
2.2 兩組血氣分析結果比較 結果示兩組治療后血氣分析結果均有改善(P<0.05或0.01),治療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或 0.01)。
肺性腦病是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及肺功能衰竭,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癥及低氧血癥;因肺部循環(huán)障礙及肺動脈高壓,誘發(fā)或加重腦循環(huán)障礙,腦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充血和通透性增高所致;早期表現(xiàn)為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等癥狀,繼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輕者呈嗜睡、昏睡狀態(tài),重則昏迷,還可有顱內壓升高、視神經乳頭水腫和撲擊性震顫、肌陣攣、全身強直-陣攣樣發(fā)作等各種運動障礙及興奮多語、譫妄等精神癥狀,血氣分析可見PaCO2、標準碳酸氫根(SB)和剩余堿(BE)增高,腦電圖呈不同程度彌漫性慢性波性異常,且可有陣發(fā)性變化。本癥的治療原則是糾正缺氧、改善通氣、糾正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和消除誘因,以改善心肺腦功能,并對神經、精神障礙作對癥處理。納洛酮可阻斷阿片樣物質和內源性阿片肽的生理作用,興奮中樞神經,興奮呼吸,增加心搏出量,升高血壓,改善冠脈及腦、腎血流灌注,有效維持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對肺性腦病有較好作用。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結果比較 (kPa,±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結果比較 (kPa,±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P<0.01。
組 別 PaO2 PaCO2治療組 治療前 6.13±0.12 9.40±0.14(n=44) 治療后 11.39±0.22**△△ 6.57±0.11*△對照組 治療前 6.23±0.13 9.33±0.13(n=40) 治療后 9.96±0.15*△ 7.93±0.12*
中醫(yī)學認為,肺性腦病為肺脾腎虛,痰瘀上蒙清竅而致,治宜開竅醒神。醒腦靜注射液組方源自安宮牛黃丸,方中麝香可增加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缺氧的耐受性,興奮呼吸中樞;冰片可協(xié)同麝香興奮呼吸中樞。觀察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肺性腦病,可有效縮短并熱很難的昏迷時間,消除精神神經癥狀,有效改善血氣分析指標,是治療肺性腦病的一種有效方法。
[1]朱元玨,陳文彬.呼吸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979-980.
R747.9
B
1004-745X(2011)08-1346-01
201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