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據(jù)2011年9月4日《成都晚報》報道,88歲的李爹爹在離家不到100米的菜場口跌倒,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來,但力氣不夠。李爹爹躺在地上1個小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沒人敢上前扶一把。最終李爹爹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另據(jù)2011年8月30日《揚子晚報》報道,8月26日,江蘇司機扶起摔倒老人,被誣肇事者,好在車內(nèi)有監(jiān)控錄像,將他整個救人過程記錄了下來,還了自己清白。還躺在床上養(yǎng)傷的老太不僅對自己的一時糊涂深表歉意,還讓兒子專程向助人為樂的司機和乘務員送來錦旗致謝。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作文材料取自我們當今現(xiàn)實社會中的真實事例,對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從一個側面切中了當今社會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材料中的這個問題具有理性思辨的色彩,可以激發(fā)學生去思考,去感知,去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以下構思角度可以參考:(1)讓生活少一些冷漠的場景。很多人不愿意當“好人”,與其說是對邪惡的畏懼,不如說是對圍觀者冷漠的寒心。(2)善良不能崩潰。惡行是善良偶然崩潰的結果,當你救起的人反過來誣告你,那就是善良偶然崩潰。當你見死不救時,那你的善良崩潰就是一種必然,一種由你決定的必然。(3)讓信任之花綻放。信任是一切的基礎,有了信任,家庭和睦;有了信任,友情久遠;有了信任,陌生人之間更會傳遞真情,創(chuàng)造愛的奇跡。(4)拯救道德。盡管我們很普通,但我們不能喪失了對道德的追求,應該讓整個社會的道德重回人間,重新普照大地。(5)對生命充滿敬畏之情。對生命充滿敬畏之情,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摔倒老人的扶助上,生命中出現(xiàn)的太多無法預料的事情都能或多或少地體現(xiàn)出你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我們要做的是舉手投足之間將自己對生命的敬畏之情表現(xiàn)出來。(6)找回丟掉的良心?,F(xiàn)在良心的丟失已讓我們開始變得冷漠,讓那些在痛苦中呻吟的人欲哭無淚。我們應找回丟掉的良心,因為良心是創(chuàng)建美好和諧的催化劑,是我們塑造自己形象的必備工具。(7)做一位好人。做一位好人就要愛社會、愛集體、愛身邊的人,可在世風日下的今天,承擔這份責任還需要勇氣。(8)讓好人不再難做。我們呼喚更完善的社會制度,完善的制度為人們提供的那一份保障,讓好人做好事時沒有后顧之憂。等等。
王 涵
材料中,那位摔倒在路邊的老人就那樣悄悄地離開了人世!過往的路人啊,當摔倒的老人需要幫助時,為何不伸出你的手,救救他!
請不要轉身離去,救救他!確實,你和那位倒在路旁的老人不曾相識,沒有絲毫血緣關系,像大街上所有來去匆匆的人一樣,你們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許他的生死不關乎你的命運,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但此刻他就痛苦地躺在你的腳下,你又可曾知道他會是其他許多人生命中的主角,正如你牽掛自己的父母、親人一樣,他也身系一份家人的牽掛。也許今天他是出來散步抑或是為哭鬧的小孫子出來買些好吃的,也許此刻他的家人正焦急地等他回家,也許……可是他卻倒在了路邊,痛苦而又無助地呻吟著。過往的路人啊,就像你愛自己的親人一樣,你是否可把心中的一份愛送給眼前的這位老人;就像憐憫一只受傷折翅的鳥兒一樣,你是否會在同情之余幫他一把,救救他!
請不要猶豫彷徨,救救他!正如森林中你想要為一只受傷的老虎包扎傷口卻害怕被老虎反咬一口,正如你想呵護一朵將要枯萎的玫瑰花卻害怕被玫瑰鋒利的刺刺破手指,也許你的心中本有愛心,本有同情,本有善良,只是怕自己伸出的雙手被卡住,再也縮不回來。但是在你的內(nèi)心深處自己的一時困境和一個垂死的生命,孰輕熟重?或許救起這位老人,你會惹上一時的麻煩,遭遇一時的困境,但是若是不救起他,你是否會留下一生的悔恨與遺憾?是否會為當時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生命走向終結而惴惴不安?其實心誠就夠了,行善不可猶豫。只要我們從心中拿出的是愛,給予別人的是善,就不必再擔心受到傷害。因為唯有真誠的愛心才能夠照耀我們完完整整的一生。
請不要擔心畏懼,救救他!生活中不缺乏陽光,但為什么卻缺少一點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你擔心畏懼受到傷害,所以在是否出手相救時猶豫了;你擔心畏懼別人受到傷害,所以在別人出手相救時,你阻止了。那么你是否可曾擔心畏懼因為自己的擔心畏懼,那位躺在地上的老人會離開人世?你是否可曾擔心畏懼因為自己的擔心畏懼,破壞了一家人的幸福?你可曾擔心畏懼自己的靈魂會在陽光下不敢直立地行走?所以,請不要擔心畏懼,救救他!
其實他們并不是不喜歡你,而是在努力適應你。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應該對同學們犯的小錯誤采取過于強硬的態(tài)度,有時候同學們的一些小錯誤,你可以善意地提醒Ta一下,但不要在其他同學面前對Ta說。這樣的話,同學們就會覺得你真的是在維護班級的榮譽,而不會被誤解為針對某個人。
其實,只要你伸出援手,就能挽救一個生命。記住,若是在今后的生命中,還有同樣的情形,請不要猶豫擔心,救救他!
[點評]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性散文。本文開篇用簡練的語言概述了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進而提出了“當摔倒的老人需要幫助時,請救救他”的觀點。全文圍繞著這個觀點,從“請不要轉身離去,救救他”、“請不要猶豫彷徨,救救他”、“請不要擔心畏懼,救救他”三個不同的方面來展開分析論證。結尾部分再次強調了文章的觀點,使得整篇文章結構嚴謹,觀點鮮明。文章的語言流暢優(yōu)美,運用比喻、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用散文詩式的語言分析議論觀點,表現(xiàn)出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扎實的寫作基本功。
聶本典
近日,一老叟跌倒路邊,奄奄待斃,然氣息尚存。百二行人側目駐足,竟無一援者。至翁駕鶴西飛,終而散去。予懷愴然,義憤難平,遂心書此行,以明吾志。
人生七十古來稀,養(yǎng)孫怡樂享佳期。閩中車站寒風立,老叟倒地欲語遲。千人圍,萬人觀,無一志士走上前。天空闊,日空燦,神州寂寞無語言。遍覽圍觀眾群眾,欲行不行苦難言。我喚日暖灼霜凍,我思盡解老叟寒。老者一去不復返,世態(tài)炎涼人心間。
昔者大道行天下,敬老撫幼百姓歡。何畏迷途失財物,路不拾遺民心善。周王分封天下地,尊長循禮俱井然。上有大禹治水三不入,下有雷鋒無私甘奉獻。我等庸人何碌碌,摒善持惡更何緣?天地乾坤有正氣,不信春風不回還。
路人勸我莫激憤,君不見長江邊,善人為善遭誣陷。縱有千口不可脫,人心險惡莫輕信。法官無情緣故理,天理昭昭何處言?君不見過河拆橋者,君不見翻云覆雨者,君不見利令智昏者。勸君行事多謹慎,勿落陷阱不得返。
我見此景已心憂,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世間流浪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老者非我舊,摒棄我不意。施恩心憂遭讒邪,漠然獨不愧情義!愿天常生靈芝草,芝蘭之室香四溢;愿地常長梧桐樹,棲鳳落鳶增清氣。閩中車站添煦風,滬外江水莫慘凄。
智者譽我初升日,賢人寄寓興盛志。特立獨行盡仁義,無論不侮七尺軀。天不應,人自勝,地不靈,我自慷慨行正義。終軍報國尋夢歲,周瑜氣使三軍時。豈畏污泥玷清蓮,我以我血薦軒轅。愿以丹心鑒日月,不藏私利正坤乾。身體力行為善舉,眾人如何不盛嘆。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愿將七尺劍,為君斬邪崎。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數(shù)姓歡騰如一家,萬戶燈明盈正氣。
我雖癡心卻不愚,行事仍須先三思。識破騙局揚正氣,規(guī)人向善施情義。勸君一言話,牢記胸膛中:身行正道笞丑惡,管他春夏與秋冬。
[點評]這是一篇文體新穎、內(nèi)容充實的佳作。文章采用古體詩的形式,緊緊圍繞著作文材料中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寫作,進而提出了“身行正道笞丑惡,管他春夏與秋冬”的論點。圍繞著這個論點,作者展開聯(lián)想的翅膀,既有對此事的同情與不平,又有對古今社會風氣的描述,更有對當今社會風氣好轉的呼喚。文章巧妙地引用古詩中的有關詩句,使得文章材料充實。另外精練準確的遣詞造句,中規(guī)中矩的古體詩語言,也顯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功力和寫作功底。
張 晶
今天,吃罷晚飯,閑來無聊,打開電視同我的婆婆一起看起了新聞,一條別樣的新聞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一位80歲的老人摔倒在地,路人重重圍觀卻無人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終結。
“哎,現(xiàn)在的人呦?!逼牌艊@了口氣。這語氣,我隱約地感到一股凄苦與無奈。進而,她轉過頭來,好像很認真地對我說:“如果你是旁邊的路人,你怎么辦?”我一下被問得啞然了?!斑@,這個嘛……”我支支吾吾,這件事的確很難辦。救吧,恐怕老人醒來后反咬你一口,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不救吧,就忍心看著老人受肌膚之痛甚至終結生命?沒等我回答,婆婆嘆了口氣,回她的房間去了。
望著她充滿歲月的艱辛與滄桑的背影,我不由地心生愧疚。
我的婆婆七十多歲了,公公去得早,婆婆含辛茹苦地將他的兒子養(yǎng)大。都說婆媳之爭不可避免,可是,我和婆婆的關系一直很好,因為我們心里都愛著同一個人,那就是她的兒子。婆婆有時間會幫我做些家務,看看孩子,可是老人心臟和腿不太好,家人也常常不放心讓她單獨一人出門。
看了看旁邊在沙發(fā)上還在玩玩具汽車的兒子,頓時也覺得自己蒼老了許多,當自己到了耆耋之年時,又將怎樣呢?兒子不在身邊,一個人在街道上蹣跚而行,摔倒了,看著周圍那些遲疑的目光、冰冷的路面寒在心里,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地上呻吟,最終可能會帶著無限的悲哀與不舍離去……想到這兒,我不敢再往下想了,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婆婆的那一聲嘆息。那是一個老人心中泛起的一絲酸楚與悲涼??!
于是,我輕輕地走進婆婆的房間,婆婆正在縫紉機上給我的兒子做上衣?!皨?,”我握住她那雙印有歲月年輪的手,“媽,你放心吧,縱使別人會怎樣,你一定不會像新聞里講的那個老人一樣,因為我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我們就是你的拐杖,你去哪兒我們就去哪兒。”婆婆抬起頭來,那雙混濁的眼睛逐漸變得清澈起來,我可以看到她眼睛中有亮晶晶的東西在閃爍。她對我深深地笑了,用顫抖的手緊緊地握著我的手。
從那一刻起,我決定了,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都支持要施救老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個老人,她最脆弱的并不是生命,而是心,尤其是一顆受傷的心。
[點評]這是一篇構思新穎的敘事類佳作。作者結合對作文材料的理解,靈活地轉化為生活中的一個故事。文章中作者并不是簡單地敘述一個老人摔倒后是扶起還是走開的故事,而是將老人摔倒作為電視中的一個新聞,進而引發(fā)兒媳與婆婆關于這個問題的對話。在對人物的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中,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也使文章的構思新穎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