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蔚
“每次著裝成本”的英譯是CostPerWear,簡稱CPW。具體算法是,假如你掏3200元買了一雙意大利小羊皮鞋,讓朋友們點評一下你的消費,主要會有兩種針鋒相對的意見:一種說值;另一種說太奢侈,沒有必要。值與不值,讓我們來算算CPW:這雙鞋至少能夠穿上350次,每次使用它的成本就是:3200÷350=9.15(元);如果再穿上一年,即365次,那么到它報廢時,這雙鞋的CPW就是:3200÷715=4.48(元),換言之,一雙價格高達(dá)3200元的皮鞋,穿一天的成本不到5元。
又假如你買了一雙100元的帆布鞋。帆布鞋的做工不如前者,也許你穿了3次便不再穿了,那么它的CPW將高達(dá)33元!買意大利小羊皮鞋究竟值不值,在數(shù)字面前,答案一目了然??梢姡褂寐首罡叩淖畋阋?。
“每次著裝成本”的消費智慧完全可以從著裝推廣到其他消費和投資領(lǐng)域,進(jìn)而上升為一種生活智慧。我有一個朋友是設(shè)計師,在創(chuàng)作之余,喜歡購買富有設(shè)計感的東西,包括精致的玩具。問題是,他太在乎所買的東西是不是大牌,對于非大牌的,即使物美價廉,也一概瞧不上眼。后來,他接受了CPW的消費觀念,對于商品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不再迷戀大牌,轉(zhuǎn)而熱衷去淘一些大家都不了解的小牌,并經(jīng)常使用它們,盡可能提高它們的使用率。
我們常見的主要消費誤區(qū)集中在諸如掏100元買一雙帆布鞋,卻僅僅穿了3天就束之高閣,或者白白扔掉;再看看我們的衣櫥,里面的衣物不斷增多,直至被塞滿,而有的衣服穿過一次便被永久遺忘。
如果我們按照CPW的觀念去消費、去生活,就不至于撐破自己人生的衣櫥,填塞進(jìn)太多高于“每次著裝成本”的東西。
(莫難摘自《山西經(jīng)濟(jì)日報》2011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