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忠,張 偉,李 倫,涂 剛,陳光良,涂智富
(1.內(nèi)江市林業(yè)局,四川 內(nèi)江 641000;2.安岳縣林業(yè)局,四川 安岳 642300)
香椿是強陽性落葉樹種。它的主要特點在于生長快、樹干通直、材質(zhì)好、枝下高、樹冠幅短、冠幅小,能在生長期中減少同農(nóng)作物爭光的矛盾。在四川省丘陵地區(qū)四旁栽植和退耕還林中混交成片種植,為發(fā)展利用好香椿,對香椿解剖分析找出其數(shù)量成熟期即最佳采伐期,可為經(jīng)營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香椿隨著年齡的增長,抗旱、抗寒能力逐漸加強,喜光、不耐蔭庇,河邊、花園地、院壩、房屋四周、路邊、地邊(四臺土或五臺土以下)、田埂(土扁),停耕還林70 cm厚的耕地,是最理想的速生豐產(chǎn)種植區(qū)。據(jù)解析生長在海拔370 m,思賢鄉(xiāng)八村八社,坡中下部,房屋邊20 a生的香椿。樹高16.8 m,胸徑39 cm(去皮),單株材積0.8873 m3,材積平均生長量0.0444 m3。主干通直、圓滿,樹皮率占15.7%。見圖1和表1。
表1 連年生長量與平均生長量表
表1和圖1說明:胸徑生長,前期較快。5 a至20 a為速生階段,1 a至5 a為第1高峰期,連年生長達3.2 cm,15年達2.2 cm,第2高峰20 a時連年生長量為1.2 cm;胸徑平均生長量,5至10提隨道年齡增長,逐漸遞減,由3.2 cm減到2.23 cm。10 a至20 a生長量均在2.2 cm至1.95 cm(去皮)或2.2 cm至2.05 cm(帶皮)。20 a來平均生長量1.95 cm。
圖1 連年生長量與平均生長量圖
樹高生長1 a~5 a為速生階段。連年生長量和平均生長量為1.22 m,5 a后一直下降,20 a連年生長0.34 m,平均生長量0.84 m。
材積生長5 a前增加稍慢,以后逐漸加快。5 a~15 a的速生階段,連年生長量均在0.447 m3~0.695 m3,20 a連年生長量達0.049 m3,材積平均生長量隨著年齡的增加,漸次增長,20 a平均0.0444 m3。
綜上所述,香椿的生長較快,從20 a生育期來看,樹高生長栽后1 a~5 a最快,隨后逐年下降。胸徑生長出現(xiàn)兩個高峰期,第1次高峰期在5 a,第2次高峰期在15 a。材積生長,5 a前稍慢;5 a~15 a迅速增加,15 a~18 a仍保持中速生長,18 a后生長迅速下降。從材積連年生長和平均生長圖可看出:1 a~10a為上升期,10a~18a為速生期,18a以后為衰退期,連年和平均生長相等。平均生長最大值為18 a,18 a是數(shù)量成熟期,年齡為數(shù)量成熟齡。鑒于上述速生特性,如科學的營林管理,其生長速度會快得多,因此,因地制宜的發(fā)展香椿造林,是盡快解決用材,增加經(jīng)濟收入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
[1]北京林業(yè)大學主編.測樹學[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
[2]浙江省林業(yè)學校主編.測樹學[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4.
[3]陳華豪,丁思統(tǒng),等.林業(yè)應用數(shù)量統(tǒng)計[M].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1988.
[4]中國技術成果大全[M].科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