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何生
曹操的用人藝術
◎文/呂何生
東漢末年,群雄并起,軍閥混戰(zhàn),在這種逐鹿中原的紛亂局面下,曹操南征北討,能夠最終完成統(tǒng)一北方之大業(yè),是有諸多重要因素的。
曹操曾三次頒布“求賢令”,他求賢若渴的心情在這些“求賢令”中表露得十分鮮明,“唯才是舉”是曹操的人才觀。曹操不僅重視人才,而且善于用人?!度龂尽の涞奂o》注引《魏書》說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于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于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余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的“知人善察”、很會用人表現(xiàn)在諸多方面。
“各因其器”即荀彧稱贊曹操的“唯才所宜”。曹操根據(jù)各人優(yōu)長短缺的不同情況,因材加以使用。拿荀攸來說,曹操初次見到荀攸,“與語大悅”,曰:“公達(荀攸之字),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隨即任為軍師。此后,荀攸跟從曹操征張繡、呂布、袁譚、袁尚,屢進良謀克敵。官渡之戰(zhàn),斬袁紹大將顏良、文丑,焚燒袁軍輜重,均賴荀攸策劃。據(jù)《三國志·荀攸傳》描述,荀攸為曹操“前后凡畫奇策十二”。
郭嘉原想投奔袁紹,晤面之后,認為袁紹“未知用人之機”,遂離去。經荀彧推薦,曹操召見了郭嘉,相與談論天下事。曹操曰:“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闭勗捊Y束后,郭嘉也高興地說:“真吾主也。”曹操即表郭嘉為司空軍祭酒。郭嘉后從曹操擒呂布,破袁紹,平烏桓,屢建奇功。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郭嘉自柳城隨軍返回后病卒。郭嘉病逝后,曹操表曰:“自從征戰(zhàn),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惫螌医ǜ吖?,因曹操鼎力支持功不可沒,當初,有人多次向曹操指斥郭嘉“不治行檢”,然曹操絲毫未加責怪,反而“愈益重之”。
曹操的部下,有些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歸降的。對于這些人,曹操非但不加疑忌,而且往往委以重任。荀彧曾贊許曹操“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愿為用”。那些被重用的降吏降將,對曹操忠心耿耿,甘愿為其效命。
文聘原為劉表大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琮舉荊州降曹操。劉琮讓文聘與他一起投降,文聘沒有同意,他說:“聘不能全州,當待罪而已?!焙髞懋敳懿俣蛇^漢水的時候,文聘才來歸順曹操。曹操問他:“你為何遲遲到現(xiàn)在才來歸順呢?”文聘說,原想輔佐劉表以效力國家,荊州失去后,唯愿據(jù)守漢川,保全一方?!吧回撚诠氯酰罒o愧于地下。而計不得已,以至于此。實懷悲慚,無顏早見耳。”曹操為他的忠誠所感動,說:“仲業(yè)(文聘之字),卿真忠臣也?!彼煲院穸Y待之,并任命他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邊事”,賜爵關內侯。這里所說的“北兵”,即曹操自己原來統(tǒng)率的軍隊。將自己的軍隊交給一位降將帶領,足可看出曹操的大度和用人不疑。
又如張郃。張郃初屬韓馥。馥敗,以兵歸袁紹。官渡之戰(zhàn),曹操襲擊烏巢,斬殺淳于瓊,焚其輜重,張郃看到大勢已去,遂投降曹操。張郃的歸附,使曹操大喜,說:“昔子胥不早悟,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拜張郃為偏將軍,封都亭侯?!笆谝员?,從攻鄴,拔之?!边@里所說的“授以眾”,是指曹操把自己的一部分軍隊交給張郃帶領,可見他對降將張郃的信任。此后,張郃隨從曹操北征袁譚、袁尚;與張遼討破陳蘭、梅成之變;敗馬超、韓遂于渭南;從征張魯,魯降。建安二十年(215年)十二月,曹操命張郃留守漢中,以拒劉備。
陳壽評論曹操說:“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能做到“不念舊惡”,緣于他的“矯情”(克制真情)和“任算”(施用計謀),這些做法都是為其成就大業(yè)服務的。雖然并非真的“不念舊惡”,但沒有寬宏氣量,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陳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董卓之亂,陳琳避難冀州,袁紹任用他做文書之事。官渡之戰(zhàn)前夕的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陳琳代袁紹起草了一篇聲討曹操的檄文。這篇檄文歷數(shù)曹操的罪狀,夸說袁紹的軍威,甚至罵曹操“贅閹遺丑”,上及曹操的先祖。后袁紹兵敗,陳琳歸附曹操。曹操對陳琳說:“先生當初為袁本初(袁紹字本初)草擬文書(指聲討曹操的檄文),只數(shù)說我的罪狀就可以了,為何上及我的先祖呢?”陳琳表示謝罪,曹操“愛其才而不咎”,并任命他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后來曹操的軍國書檄,大多為陳琳所作。
在東漢末年割據(jù)一方的群雄中,袁紹的軍事力量原來比曹操強大得多,但在逐鹿中原的斗爭中,袁紹卻慘敗于曹操之手。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否善于用人卻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袁紹的部下不是沒有足智多謀之人,但他不能知人善任,對于諍言忠告,又不能虛心聽取。在這方面,曹操與他形成鮮明的對比。曹操能夠“摧群雄而電擊,舉勍敵其如遺”,最終完成統(tǒng)一北方的事業(yè),他的善于用人實為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