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符號學視角下格式塔理論與隱喻的認識功能探討

      2011-09-23 05:54:06
      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學報 2011年2期
      關鍵詞:所指隱喻符號

      張 曲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 410076)

      符號學視角下格式塔理論與隱喻的認識功能探討

      張 曲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 410076)

      隱喻是人類從特殊性中見普遍性,從紛繁復雜的世界抽象出普遍真理這一抽象思維過程及其理論結論在語言符號系統(tǒng)中的反映。格式塔理論的相似原則認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被給予相似的名稱,類似事物可用來互為比喻,為隱喻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隱喻;認識功能;格式塔理論;相似原則;格式塔意象

      引 言

      隱喻 (Metaphor)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也可稱之為暗喻。據(jù)Lakoff和Johnson等人為代表的學者統(tǒng)計,有約70%以上的語言表達都源于隱喻。事實上,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隱喻大量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僅存在于語言中,更存在于我們的思想行為中。我們的思維是基于不言而喻的或潛在的隱喻之上的。[1]隱喻更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是人們?nèi)粘K季S活動的工具,是人類認識事物、建立概念系統(tǒng)的必由之路。隱喻具有多種功能。首先,隱喻通過對一些詞語的隱喻化,使其具有新釋義,具有創(chuàng)造新術語及建立新理論的功能。計算機科學的“virus”、 “book - mark”、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menu”、“mouse”等術語分別是源于生物學的“病毒”、閱讀工具的“書簽”、建筑學的“高速公路”、餐飲業(yè)的“菜單”、動物學的“老鼠”,是這些概念或術語的隱喻化;再如,社會學的“紅眼病”、 “妻管炎”等俗語是“急性角膜炎”、“氣管炎”等醫(yī)學術語的隱喻化;經(jīng)濟學的“input”、“out- put”、 “bubble economy”等概念分別是制造業(yè)的“輸入”和“輸出”、化工學的“泡沫”的隱喻化;甚至一些政治術語,如“鐵飯碗”、 “大鍋飯”、“紙老虎”,也是其他類詞語的隱喻化。其次,隱喻具有認識新事物、理解新概念的功能。人們通過熟悉的喻體結構和特點,可以生動、直觀的領悟和深刻的理解本體的結構和特點。在 Rinus Michels的“Football is war”和Karl Marx的“Religion is the opium of the people”這兩句精辟的論斷中,隱喻喻體戰(zhàn)爭 (war)和鴉片 (opium)的確使人們對隱喻本體足球 (football)和宗教 (religion)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生動。再次,隱喻更是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段,具有語言修辭的功效。例如clover leaf以苜蓿葉的形狀來比喻立體公路的交叉點,rabbit ears用兔子耳朵來比喻V字形電視天線。總而言之,隱喻既是一種語言修辭現(xiàn)象,更是一個思維過程、一種思維方式,在人類認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隱喻的認識功能

      隱喻是一種常見的、用一種事物描寫另一種事物的修辭方法。隱喻使用過程中,本體和喻體之間的比較關系一般是隱蔽的。語言修辭手法中,為世界各民族所共同珍視和喜愛、使用得最為廣泛和最具有魅力的就是隱喻。是什么原因使隱喻具有如此的魅力?隱喻具有哪些功能?這就必須回到隱喻本身去探尋答案。隱喻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筆者以“A is B.”這一最基本、最典型的隱喻形式來探討這些問題。

      例1:She is an angel.(她是個天使。)

      這個句子中,she(她)和an angel(一個天使)兩詞似乎風馬牛不相及,沒有多大聯(lián)系?!八笔强陀^實在的人物,“天使”是神話中出現(xiàn)的,怎么用“A is B”這樣的判斷句型聯(lián)系在一起呢?分析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必須借助符號學的工具。學者張德祿認為,“某一符號在其物質性的基礎上獲得表意性的同時,也獲得了具有延展性的潛力”。[2]即一個能指可以蘊含多個所指。如語言符號“梅花”是漢語詞匯的一員,因此而具有表意性,可表達某一特定種類的花。當某一語言符號具有了表意性,它就可以延伸其能指功能至所指,使整個符號成為能指,從而獲得表義性,即獲得新的所指意義:不畏艱難,傲然挺立……,也就是說,能指與所指意義之間是種一對多關系,一個能指 (符號/medium/signifier/symbol)可蘊含多個所指意義 (概念/interpret/concept),而這些所指意義則是由該能指所指物 (referent/object)的某些固有特性延伸出來的。如梅花具有不畏艱難、傲然挺立的特性,符號“梅花”因而具有了新的所指意義:不畏艱難,傲然挺立,堅強不屈 (如“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能指與所指意義的一對多關系原則可用圖1表示:

      再看例1。符號[一個天使/an angel]的所指意義是{天真、善良、幫助他人…… }。符號[她/she]可以有以下所指意義集 {一個自然人,一個心地善良、天真活潑、樂于助人的人……}。我們看到,符號 [她/she]和[一個天使/an angel]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所指意義集,但其所指意義集也有共同、相交之處 {天真善良、樂于助人……}。我們把符號 [她/she]的所指意義集叫做 I,符號 [一個天使/an angel]的所指意義集叫做II,而它們共同、相交的所指意義集叫做S(Same Concepts),可用圖2表示:

      圖示說明,不同符號不僅有其各自的所指意義集,相互之間還可能存在多個相同的所指意義。就是說,不同符號間可能有相交的所指意義集。而從它們相交的所指意義集看,不同符號及其所指意義卻在這方面是相等的,即:

      Concept(I)=Concept(II)Symbol[I] =Symbol[II]

      語言符號化后即“A是B”,“A is B”等判斷句式。這就是隱喻的語言符號形式。我們知道,概念 (Concept)是反映所指物特性的,因此,圖1反映的是不同事物的不同特性,圖2反映的是不同事物間存在的共同特性;在圖1、圖2基礎上反映的語言符號形式 (隱喻形式) “A是B”或“A is B”等等,揭示的就是不同事物之間的共同特性。

      例1中,“她/she”與“一個天使/an angel”雖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它們之間確有許多共同特性。從它們這些共同特性上看,前者就是后者,后者就是前者,因此用“A是B”或“A is B”等判斷句型就不足為怪了,因為這種隱喻形式揭示的就是它們二者之間的共同特性。不僅如此,隱喻結構還可以揭示不同事物間的共同規(guī)律。

      例2:Society is a big class.(社會是大課堂。)

      例2中,符號[大課堂/a big class]的所指意義集是{課堂,課堂可以增長知識、思考問題,發(fā)展完善人格……}。教育的人道主義理論 (humanistic approach)認為,學生應成為人格完整的人,教學因此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知識,還須幫助學生在有益的活動中增長知識、豐富人生閱歷,發(fā)展、完善人格。從這一角度看,[社會/society]能幫助學生增長知識、豐富人生閱歷等。[社會/society]和[大課堂/a big class]這兩種不同符號所代表的兩種不同場景之間,顯然是有著共同規(guī)律的。因此例2這一隱喻結構正好揭示了這二者之間的共同規(guī)律。

      通過對典型的隱喻表現(xiàn)形式“A is B”的符號學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隱喻不僅可以揭示不同事物之間的共同特性,而且還可提示它們之間的共同規(guī)律。它是人腦觀察事物,從特殊性中發(fā)現(xiàn)普遍性、從具體形象到一般抽象這一辯證抽象思維過程及其理論結論在語言符號系統(tǒng)中的反映。標志著人類從特殊中見一般,從世界紛繁復雜的表面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普遍真理,并將其用語言符號系統(tǒng)表達出來的高度智慧,這就是隱喻的認識功能。正如亞里斯多德在他的《修辭學》中提倡的,使用隱喻取代不明說的事物時,盡量不要用疏遠的事物作比喻,而要用相近的類似的事物。這個隱喻一說出口,人們就能清楚地想到那個不明說的相近的事物。[3]中國二千多年前的惠施也說:“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4]而《修辭學詞典》中將隱喻定義為一種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5]他們說的大致就是隱喻的這種認識功能。

      格式塔理論與隱喻

      格式塔心理學 (Gestalt Psychology)又被稱為完形心理學,是西方現(xiàn)代心理學流派之一?!案袷剿北緛淼囊馑际侵甘挛锏男螤?、形式或完形,但完形心理學賦予了格式塔“形式在感覺中生成”的內(nèi)涵,具有“通過整合使之完形”的意蘊。格式塔理論認為,“心理現(xiàn)象是在意識經(jīng)驗中所顯現(xiàn)的結構性或整體性”[6],即強調(diào)整體原則。在格式塔理論看來,人們的知覺絕對不僅僅是感覺的簡單相加,思維也不僅僅只是觀念的簡單聯(lián)結,理解是指人們對已知事件、過去事件的舊結構的豁然改組,是新結構的豁然形成,有著禪宗“頓悟”的意味。人們的每一種心理現(xiàn)象都是一個“被分離的整體”,是一個格式塔。隱喻是指通過創(chuàng)造性思維,作者對相應語言符號要素進行重組而生成新的意象整體的過程。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們感知事物時,往往會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經(jīng)驗材料組合成有意義的整體?!捌渫晷谓M織法則主要有圖形——背景法則、接近法則、相近法則、閉合法則和連續(xù)法則”。[6]這些法則,尤其是相似原則為隱喻的認識功能運用提供了心理學依據(jù)。

      1、相似原則

      相似原則在概念和語言的形成中是最重要的原則,是指相互類似部分容易組合成整體,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被給予相似的名稱,類似事物可用來互為比喻等等。[6]將一個新概念與人們熟知的概念進行類比,有助于人們對該新概念的理解。這一原則與隱喻正好吻合。

      例3: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Percy Bysshe Shelley)

      這是《西風頌》[7]末尾點題之句,詩人以“冬天”暗喻黑暗落后勢力的統(tǒng)治,以“春天”暗喻激進民主主義?!岸?winter”、“春天/spring”等等這些詞可以看成是一個個分離的“格式塔”,單個來看并沒有多大意義,但是從整體來感知,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是相互交融、相互關聯(lián)、相互感應、相互滲透的,揭示了進步必將戰(zhàn)勝落后的必然規(guī)律。這一點睛之筆也因其深刻的認識意義而傳遍人間。

      例4:Time is money.(時間就是金錢)

      用金錢來暗喻時間的寶貴,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刻千金。時間/time和金錢/money就是兩個分離的格式塔,分開來看都很平常,沒有蘊含多大的意義。但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感知,就具有類似的性質,是兩個相近的類似的事物,將其二者進行類比,形象的說明了事物的本質特征。

      2、格式塔意象和隱喻

      意象,傳統(tǒng)意義上是指讀者、聽者或者感知者借助其已有的知識結構,通過心理作用對已有的客體進行創(chuàng)造或建構的產(chǎn)物,或者是在其知覺和想象的作用下,對原本陌生或者缺失的客體加以構造后的產(chǎn)物。[8]格式塔意象這一新概念建立在傳統(tǒng)的文學象征或隱喻意義上的“意象”基礎上。格式塔理論認為,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時,都會經(jīng)歷一個從意象到詞語的轉換過程;讀者閱讀作品時,又將詞語轉換回意象。這一從“作者到作品”再由“作品到讀者”的過程就是隱喻的符號學轉換生成過程。這個過程中,意象最容易被記住,詞語通常最容易忘記。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中,人們能夠十分輕易的記住某個具體的意象、或者某個具體的事件、或者某個具體的故事,但是卻很難準確的記住描述某個具體意象、某個具體事件、某個具體故事的詞語,原因就在于此。文本具有相對獨立的整體性,文本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意象決定的。格式塔理論強調(diào)從整體到部分的認知方法,為隱喻的符號學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隱喻是運用符號對個體意象與客觀世界進行的綜合,格式塔和隱喻都是主觀的情感與客觀的對象在宏觀上的結合。比如說猴子/monkey這個詞,中文的猴子可以聯(lián)想到聰明、機靈、淘氣,表喜愛之情?!段饔斡洝分械凝R天大圣,在保護師傅取經(jīng)的路上除惡鏟奸、伸張正義、堅強勇敢、維護和平與自由,影響了海內(nèi)外一代又一代的人。英文中的“monkey”除了本意指猴子外,還可延伸為淘氣、頑皮等,主觀上的喜愛之情沒有中文強烈。人們可以說“you little monkey”表示小搗蛋鬼。“monkey”作為動詞時則帶有貶義,指瞎鬧、胡鬧、搗蛋等。如“Don’t monkeying about the washer”(不要瞎弄洗衣機)。

      結 語

      認為隱喻僅僅是指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的語言修辭手段這一傳統(tǒng)理論觀點具有片面性。筆者認為,隱喻不僅是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隱喻的思維方式在人類認識客觀事物、建構概念系統(tǒng)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隱喻轉換生成過程中,語言符號所指的意義不斷得以延伸,語言的文化載體屬性不斷得以體現(xiàn)。同時,隱喻的生成轉換與格式塔理論、尤其是其相似原則,是可以相互聯(lián)系、相互借鑒、相互“聯(lián)姻”的。

      (編輯:程甸;校對:朱恒)

      [1] Lakoff 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

      [2]張德祿.論以語言符號為語言研究的基本單位 [J].外國語,1997,(4):11-15.

      [3]亞里士多德.修辭學[M].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47-51.

      [4]鄒大海.《墨經(jīng)》不應為墨子所自著--從詹劍峰先生關于《墨經(jīng)》四篇著作時代的論述說起[J].安徽史學,2003(4):81-86.

      [5]王德春等編.修辭學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12.

      [6]庫爾特·考夫卡[德](著),黎煒 (譯).格式塔心理學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79-82.

      [7]程信舜,熒 哉.西風頌 [J].南通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3):21-23.

      [8]姜秋霞.文學翻譯中的審美過程:格式塔意象再造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87-90.

      Gestalt Theory and Metaphor’s Cognitive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logy

      ZHANG Qu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 410076)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metaphor means the abstract thinking process of universality from particularity by human being and the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reflection on language symbol system.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 of gestalt theory assumes the same or similar things are given similar names and similar things can be referred to metaphors,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n metaphor.

      metaphor;cognitive function;gestalt theory;principle of similarity;gestalt image

      H315.9

      A

      2095-1361(2011)02-0149-03

      2010-10-18

      張 曲 (1973- ),女,湖南綏寧人,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碩士,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語言學、比較教育學、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所指隱喻符號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遺忘者
      山花(2020年6期)2020-06-19 08:50:32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符號的由來
      論《群音類選》的編選類分及其官腔類所指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5:56
      變符號
      正義概念的所指霸權和能指反抗
      火柴迷宮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shù)
      伊川县| 财经| 星座| 宁德市| 新平| 林周县| 丁青县| 达拉特旗| 许昌县| 元氏县| 临夏市| 浦东新区| 光山县| 德钦县| 朔州市| 高邮市| 邹平县| 庆城县| 娱乐| 开远市| 乐业县| 威信县| 仁布县| 龙州县| 建水县| 大邑县| 丘北县| 沁阳市| 海盐县| 会东县| 江山市| 公安县| 喀喇沁旗| 灵丘县| 五家渠市| 喀什市| 台中县| 张家川| 雅江县| 东台市|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