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絨霞
(空軍工程大學理學院 陜西西安 710051)
本實驗采用任務(wù)驅(qū)動法進行教學。教師布置實驗任務(wù)后,由學生查找相關(guān)資料、設(shè)計具體步驟、制作實驗試樣、配制試劑等,3人或4人一組進行自主性實驗,教師對學生實驗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和指導(dǎo)。
實驗材料選用ABS塑料,做成尺寸為30mm×20mm×5mm試樣。分別用6個試樣進行實驗,1號試樣經(jīng)過打磨、超聲波清洗后,沒有進行去油、粗化、敏化、活化預(yù)處理,直接放入化學鍍銅液中進行化學鍍銅40min。2~6號試樣進行打磨、超聲波清洗、去油、粗化、敏化、活化預(yù)處理后,分別進行10min、20min、40min、60min、80min化學鍍銅。
化學鍍銅預(yù)處理工藝流程為打磨試樣→超聲波清洗→去油→粗化→敏化→活化[1],各步之間用去離子水沖洗。
① 打磨試樣。分別用400#、600#、800#、1000#、1200#金相砂紙對試樣進行逐級打磨至表面光亮。
② 超聲波清洗。用丙酮對試樣進行超聲波清洗10min,去除塑料表面的污物。溫度25℃(室溫)。
③ 去油處理,即去除塑料表面的油污。工藝條件:1.00mol/L NaOH,0.08mol/L Na3PO4·12H2O,0.19mol/L Na2CO3,溫度約為65℃,時間為5min。
④ 粗化處理,使塑料表面呈微觀的粗糙狀態(tài),以增大表面積并提高表面的親水性。工藝條件:4.00mol/L CrO3,2.76mol/L H2SO4,溫度約為65℃,時間為15min。
⑤ 敏化處理,使粗化的塑料表面吸附一層具有較強還原性的Sn2+,用于還原活化液中的Ag+。工藝條件:0.09mol/L SnCl2·2H2O,0.48mol/L HCl,溫度為28~30℃,時間為5min。
⑥ 活化處理,使塑料表面沉積上一層金屬Ag微粒。工藝條件:0.02mol/L AgNO3,滴加6mol/L氨水溶液至沉淀溶解,溫度為28~30℃,時間為20min。
從活化液中取出塑料制件后,用去離子水沖洗,晾干。
化學鍍銅液配方為[2]:0.08mol/L CuSO4·5H2O,0.20mol/L HCHO,0.05mol/L NaKC4H4O6·4H2O,0.30mol/L NaOH。用pH試紙測定化學鍍銅液的pH,并用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為11~12。然后,把已預(yù)處理過的塑料試樣浸入化學鍍銅液中,并不斷翻動試樣。鍍液溫度為50~55℃。鍍銅時間分別為10min、20min、40min、60min、80min。取出后,用去離子水沖洗,晾干。
用電子天平稱量試樣預(yù)處理后(化學鍍銅前)的質(zhì)量m1和化學鍍銅后質(zhì)量m2,按照下式計算化學鍍銅的沉積速率v。
式中t為化學鍍銅的時間,Δm為試樣增重。
塑料化學鍍銅預(yù)處理的主要步驟是敏化處理和活化處理。粗糙的塑料表面在敏化液中吸附一層Sn2+后,由于活化液中存在Ag+,且φ(Sn4+/Sn2+)=0.151V<φ(Ag+/Ag)=0.7996V,因此,塑料表面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式(1)),將Ag+還原為金屬Ag而吸附在塑料表面,這些Ag微粒將成為銅膜形成的結(jié)晶中心。
Sn2++2Ag+=Sn4++2Ag
(1)
以甲醛為還原劑進行化學鍍銅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如下:
Cu2++2HCHO+4OH-=Cu+2HCOO-+H2+2H2O
(2)
反應(yīng)機理可分為陰極反應(yīng)(還原反應(yīng))和陽極反應(yīng)(氧化反應(yīng)),兩電極反應(yīng)同時在塑料表面進行。
陰極反應(yīng)為 Cu2++2e-=Cu,φ(Cu2+/Cu)=0.3419V。
陽極反應(yīng)為 2HCHO+4OH-=2HCOO-+H2↑+2H2O+2e-,φ(甲醛)=0.320-0.12pH。
對1號和4號試樣分別進行40min化學鍍銅,其中1號試樣沒有進行去油、粗化、敏化、活化預(yù)處理,化學鍍銅后,試樣質(zhì)量沒有增加,說明其表面不能進行化學鍍銅。而經(jīng)過預(yù)處理的4號試樣在化學鍍銅后,試樣質(zhì)量增加了294.5 mg。由此可以說明,在塑料化學鍍銅前,必須進行預(yù)處理。
表1為2~6號試樣增重和沉積速率的實驗數(shù)據(jù)。需要說明的是,每個沉積速率都是在相應(yīng)鍍銅時間段內(nèi)的平均值。表1表明,隨著鍍銅時間增加,塑料表面沉積銅質(zhì)量和沉積速率在實驗時間內(nèi)表現(xiàn)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變化規(guī)律,且在40min出現(xiàn)最大值。在實驗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鍍銅時間高于40min時,鍍液燒杯底部有明顯銅沉積,同時發(fā)現(xiàn)試樣表面原先沉積的銅有脫落現(xiàn)象,這可能是導(dǎo)致40min后試樣增重和沉積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表1 2~6號試樣增重和沉積速率
① 本實驗證明塑料化學鍍銅前的預(yù)處理是必須的。
② 隨著鍍銅時間的增加,沉積速率呈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變化規(guī)律,且鍍銅時間在40min時,沉積速率最大。
③ 鍍銅過程中,特別是在40min后,沉積出來的銅是否又溶解在鍍液中,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浙江大學普通化學教研組.普通化學實驗.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余曉皎,張?zhí)詠?,范?等.電鍍與涂飾,2007,26(5):10
[3] 張清,李全安,文九巴,等.輕金屬,2007,12:54
[4] 陳林根.工程化學基礎(chǔ).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