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民族大學(xué)歷史系副教授蒙曼
武則天的女皇之路
文/中央民族大學(xué)歷史系副教授蒙曼
武則天,一個名至而實歸的女皇帝,有效統(tǒng)治唐朝30年左右,有效統(tǒng)治武周王朝15年,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能夠統(tǒng)治這么長時間的人,為數(shù)不多。
武則天成為女皇具有地利、天時和人和的三重原因?!暗乩敝副背蝹鹘y(tǒng)下的成長的女性;“天時”指轉(zhuǎn)型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人和”指武則天的個人能力和機遇。
武則天生活在唐朝,唐朝之前是隋朝,隋朝之前是南北朝。武則天是一個北方人,而武則天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由北方兼并了南方的時代,武則天之前的一個社會現(xiàn)實是,人們?nèi)菰S婦女對家庭生活有更多的掌控,當化家為國的時候,人們也允許她們在政治上有更多的發(fā)揮。
隋唐時期是中國貴族社會的解體時期。中國正在由貴族社會向皇權(quán)籠罩下的官僚社會轉(zhuǎn)型。
貴族社會和官僚社會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在貴族社會,很多事情是由先天的身份決定的。社會的中間階層,如果把社會分為君、臣、民三層的話,中間的那一層是由貴族掌控的,這樣的社會意味著中間層——貴族的權(quán)力很大,同時意味著皇權(quán)比較弱,民權(quán)也比較小。因此換皇帝不會引起官僚階層的重大變化,所以貴族對皇帝有一種自然的蔑視。這樣的時代到隋唐時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幾百年,但是社會逐漸出現(xiàn)變化。另外,經(jīng)過幾百年的積累,特別是北朝經(jīng)由武裝的方式誕生的社會在形成,在這樣的一種社會之中,皇權(quán)自然有張大的態(tài)勢。還有出身于老百姓的才俊之士也在不斷地成長,內(nèi)在和外在的條件都在成熟,一種新的社會在誕生。
在社會秩序發(fā)生變化,沒有凝固的時候,有些人可以異軍突起,當然異軍突起的條件是他知道這個時代的方向是什么,他勇立潮頭去面對這個方向,那就可以做到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武則天一輩子殺人不少。殺關(guān)隴貴族、出身山東和江南的貴族。為什么這樣的殺戮沒有引起社會極大的反感?有的時候甚至引起很多人的擁護?因為它隱約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趨向。這個社會本來就要埋葬這批人了,所以這些人被殺可以為很多人騰出空位,那些當時被視為“小人”的像李義府、許敬宗這樣的人,正是新興的貧寒子弟的代表。她殺戮了貴族階層的人,后來上來的大臣出身越來越低,越來越依附于皇權(quán),這就隱然有扶助皇帝的意思。所以她也得到了唐高宗的認可,這樣武則天的力量就不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她的力量再加上唐高宗的力量,再加上非常廣大的平民出身的中下級官員的力量。這個力量我們把它歸之為天時。
“人和”,是基于武則天的個人能力和機遇。武則天有個人獨特的素質(zhì)和獨特的機遇。第一,長得漂亮;第二,聰明而且念過歷史。因為智力和容貌都是個人的東西。個人的東西至少是個人可以掌控的,一個社會如果允許個人靠個人的能量,而不是他爸爸的能量、他爺爺?shù)哪芰?,那這個社會就有相對的公正性?!蔽鋭t天長得漂亮,舉止也非常優(yōu)雅。具備這個素質(zhì)讓她進入了宮廷。一個女性再能干,在皇權(quán)政治的體制之下,如果她沒有進入宮廷,她根本沒有辦法觸摸到政治的玄機。
人和之中還包含了武則天的權(quán)力欲望。人能夠得到什么,往往取決于他想得到什么。一般的女性認為做到皇后是人生的頂點,她掙扎著做上皇后了,很多人在這個階段放棄,但是武則天沒有,她繼續(xù)往前走,她要做一個有權(quán)力的皇后,接著她得到的是天后,天后,意味著一種合法的權(quán)力,接著她當太后,當有權(quán)力的太后,乃至最后當上皇帝,她一直有動力,一直在成長。
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后有三方面比較突出。第一是她的用人政策,第二是她的酷吏政治,第三是放縱的生活狀態(tài)。
跟她同時代的人,在她手下做大臣的人,都認為武則天知人善任,只要有本事的人,她就能重用。在她之后幾個時代,依賴她選拔出來的人都在繼續(xù)掌權(quán)。
一個人培養(yǎng)的人才可以被任用于幾個時代,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為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另外一個政治原則,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武則天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能夠使用她之后的幾個時代,意味著這些人很優(yōu)秀,可以認為他已經(jīng)優(yōu)秀到超越了政見之爭、黨派之爭、人事之爭,體現(xiàn)出一種普遍價值。
武則天重視科舉,科舉的基本精神就是英雄不問出處,武則天對于科舉制度的貢獻,被認為有利于當時的社會流動,有利于當時的人才選拔。
武則天既然是一個很能把握時代脈搏的女性,可以慧眼識英雄,并且用制度保證英雄層出不窮地涌現(xiàn),為什么她還要用酷吏?因為她是靠政變上臺的,她是得國于丈夫兒子之手,道義上沒有合法性。第二武則天是女性,女性當政,在中國傳統(tǒng)中是不被認可的,有這樣兩個沉重的思想負擔,面對的傳統(tǒng)的反叛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這威脅著武則天的統(tǒng)治,統(tǒng)治不穩(wěn)的情況下就靠酷吏了。在酷吏治政下,一批最強硬的反對分子被殺死了,另一批人雖然心懷不滿,但是不敢言聲;還有很多人,他們明明知道身邊可能有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但是不敢隨便和任何人溝通。這樣,統(tǒng)治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穩(wěn)定下來。
放縱的個人生活,這也是武則天為人詬病的一個話題。武則天有四個男寵,分別叫做薛懷義(就是馮小寶)、沈南求、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放縱的生活狀態(tài)是一個影響穩(wěn)定的因素,第一,影響政治的穩(wěn)定運作,第二,影響人們穩(wěn)定的觀念。
武則天的失敗,直接原因是神龍政變,而根本原因在于父系家長制的文化結(jié)構(gòu)無從打破。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她實踐了大唐宮廷女性的皇帝夢,雖然在之后的幾個朝代里成為“女禍論”的活教材,但到近代卻成為婦女解放的樣板,乃至今日成為令人稱羨的職場女強人形象。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兒媳韋皇后,孫女安樂公主,乃至于她的侍女上官婉兒,都在覬覦權(quán)力。這個權(quán)力有可能是皇帝,也有可能是宰相,但是有非常多的女性認為自己可以脫離家庭的舞臺,到更廣闊的空間去一展身手,這是武則天榜樣的力量造成的。所以在武則天之后的歷朝歷代,人們知道了,一個女性,當你給她更廣闊的空間的時候,你不知道她能走多遠。所以,在宋朝以后,主政者加強了禮教的力量,嚴格了內(nèi)外秩序,因而武則天也就成了“女禍論”的活教材。
在近代,武則天卻成為婦女解放的樣板,當時人們認為,中國挨打是因為中國人不夠強壯。中國人為什么不夠強壯?是因為我們沒有強壯的母親。梁啟超、康有為等人都是持這個觀點的,當時睜眼看世界的人第一個看到的就是觸目驚心的中國女性的小腳,小腳的母親不能生出強壯的兒子,這成為一個時代的呼聲?!芭詮妷训拇?,沒有人比武則天更合格了——活到80多歲,登基的時候67歲,67歲在今天哪國都是退休年齡了吧,人家的事業(yè)剛剛起步,80多歲還可以騎馬。再看精神,哪一個人可以打破那么多的禁忌在那個時代當皇帝啊!
縱觀整段歷史及對這段歷史的研究過程,我以為,人不能脫離歷史而存在,評價亦不能脫離歷史論是非。因此,對武則天的看法不斷在變,這也正是歷史本身與歷史研究的魅力所在。
(此文系蒙曼教授在北京師范大學(xué)“百家講壇”的講話記錄。李亞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