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dú)具特色的小吃
一種食物代表一種文化,一種文化有著承載他的不同人群。來自《美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走遍世界各地的街頭巷尾,悉數(shù)捕捉那些不同一般的特色小吃。
在杯子中倒?jié)M薄荷,再加上一塊有助健康的方糖,這種薄荷茶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可以讓在炎熱下漫步的游客們精神為之一振。但它不僅僅是一種解渴的飲料。配制和享用薄荷茶是摩洛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名廚師正在制作酸橘汁腌海鮮(圖為血蛤)。這種小吃在整個拉美國家都非常受歡迎。酸橘汁腌海鮮就是在橘汁中腌制和調(diào)配的各種生魚和海鮮。
正宗的上海生煎包里的餡兒大多是用蝦仁做的,外皮是金黃的,并在上面撒了一些芝麻。它咬起來脆脆的,里面的蝦仁混肉香香的,頗為上海人所喜愛,許多上海的忙碌上班族,早晨都會選擇上海生煎包作為早餐。
勁道十足的面條剛從熱騰騰的鍋中挑出來,這一切都在曼谷唐人街的廚師掌握之中。這種令人眼花的廚藝,再加上撲鼻而來的香味,讓眾多過客不可抗拒。
菲律賓街頭攤販將這種小吃稱為isaw manok,也就烤雞腸。它的做法是,首先將雞腸泡在鹵汁中,然后將其烤熟或炸好。這種小吃一般帶有甜味、酸味或者辣味。
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新德里是印度美食中心,大小餐廳林立,一般食物的烹調(diào)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在一種印度特制的爐灶上用文火烤,到一定火候時,雞肉芬芳,肉汁也未烤干,十分美味可口。
越南三明治的主要材料包括法式面包、腌蘿卜、黃瓜、肉類、小綠尖椒、生菜、醬油和蛋黃醬。它看起來秀色可餐,聞著香味四溢,吃著口感飽滿,令人回味無窮。這種特色三明治在越南極受歡迎,吸引了無數(shù)海外游客。
名氣不小,品種也很繁多,肉店里整根的、成串的、切片的、琳瑯滿目。飯館的菜單上,腸子也占著絕對優(yōu)勢,腸條沙拉、農(nóng)式香腸、巴亞白香腸、法蘭克福小香腸、血腸、紐倫堡香腸等等多不勝數(shù),且各地有各地的風(fēng)味特點(diǎn)。
來到了柬埔寨,除了沉醉于吳哥窟的燦爛文化外,或許會被街邊販賣的一種獨(dú)特小吃嚇壞。這是一種柬埔寨深山老林特產(chǎn)的黑色大蜘蛛,八條粗壯的腿上長滿了毛。據(jù)說,這種蜘蛛味道鮮美,是20世紀(jì)70年代的難民們首先發(fā)現(xiàn)的。如今,柬埔寨人的日子比過去好了,蜘蛛不再僅僅是充饑之物,而是餐桌上的美味、街頭上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