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敦衛(wèi),李 明
(中國礦業(yè)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模糊控制是“智能控制”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一種新型的控制方式,以模糊語言形式的知識表示,以模糊邏輯以及模糊推理為理論基礎,主要用于難以建模的復雜被控對象的控制[1]。
模糊推理是以模糊判斷為前提,運用模糊規(guī)則,推出一個新的模糊判斷的方法。模糊推理作為一種不確定性推理方法,是在二值邏輯三斷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用這種推理方法得到的結論與我們通常的推理結果一致或者相近,并在實際使用中得到了驗證。因此,這種推理方法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重視[2-4]。
我們在講授“智能控制”課程中,介紹不同的模糊推理之前,首先向學生闡明條件變量和推理規(guī)則的個數(shù)將決定模糊推理的復雜性;然后闡述條件變量和推理規(guī)則的個數(shù)與模糊推理復雜性之間的具體關系,即條件變量且推理規(guī)則越少,模糊推理過程越簡單;反之,模糊推理過程越復雜;我們還根據(jù)條件變量和推理規(guī)則的數(shù)量,將模糊推理分類為近似推理、模糊條件推理、多輸入模糊推理以及多輸入多規(guī)則推理,并說明每種推理方式的條件變量和推理規(guī)則的個數(shù),即近似推理含有一個條件變量和一條推理規(guī)則;模糊條件推理含有一個條件變量和兩條推理規(guī)則;多輸入模糊推理含有多個條件變量和一條推理規(guī)則;多輸入多規(guī)則推理含有多個條件變量和多條推理規(guī)則。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學習每種模糊推理方式的具體內容之前,就夠掌握對這些推理之間的關系。
我們在闡述每種模糊推理之前,都先給出該推理的應用背景,從而讓學生感覺到這種推理不是假想的,是的確存在于實際的推理過程中的。例如,在給出近似推理的定義之前,我們首先給學生做如下講解[5]:在控制系統(tǒng)中,經常存在如下問題:當規(guī)則為“如果溫度低,則控制電壓就大”時,如果溫度很低,則控制電壓將該是多少呢?很自然,用人們的常識可以推知:如果溫度很低,則控制電壓就很大。
在模糊推理中,涉及到的符號很多,有的是變量,有的是模糊集合。對于復雜的模糊推理,涉及的變量和模糊集合更多,且屬于不同的論域。學生對這些符號往往不能準確理解其含義,使得對模糊推理的理解產生偏差。因此,在講解過程中,明確各符號的含義是十分必要的。
鑒于此,我們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對各符號的含義進行重點闡述,特別是,說明變量是規(guī)則前件的還是后件的,模糊集合是條件變量論域上的還是結論變量論域上的,并對多個變量歸類,確保學生準確理解每一個模糊推理。例如,在講解“多輸入多規(guī)則推理”時,給出其常用情況“兩輸入多規(guī)則推理”的如下形式表示:
…
結論:z是?
然后,我們對上述表示的各符號做如下解釋:
x和y是條件變量,z是結論變量,均為語言變量,其論域分別為U1、U2和V;
其問號“?”應該是V上的語言值。
一個模糊推理通常包含一條或若干條模糊規(guī)則和一個前提,通過模糊推理,得到一個采用模糊論斷表示的結論。任何一個模糊推理,都不能沒有模糊規(guī)則。由于模糊規(guī)則可以采用模糊關系表示,因此,如果能給出一個模糊規(guī)則的模糊關系,則該模糊規(guī)則就是完全確定的。鑒于此,我們在講解某一種模糊推理方式時,重點闡述該推理的模糊規(guī)則反映的模糊蘊含關系。
比如,在講解近似推理時,我們給出該推理的形式表示和符號含義后,對模糊規(guī)則反映的模糊關系做如下解釋:
然后,給出分別采用扎德方法和瑪?shù)つ岱椒ū硎镜哪:N含關系,分別是
扎德方法
瑪?shù)つ岱椒?/p>
當U和V均為有限論域時,U×V也是有限論域,可以采用模糊矩陣表示
多輸入模糊推理的模糊規(guī)則含有多個條件變量,該規(guī)則反映的模糊關系的計算比較繁雜,且難以理解;又由于多輸入模糊推理是多輸入多規(guī)則推理的基礎。因此采用合適的方法,計算多輸入模糊推理的模糊規(guī)則反映的模糊關系是很有必要的。
在講述該部分內容時,我們以常用情況“兩輸入模糊推理”為例。首先對
單獨由x或者y,都不能構成規(guī)則的前件,規(guī)則的前件應該包含序偶(x,y)。也就是說,作為規(guī)則前件的構成要素,x和y是具有關系的,這一關系是U1到U2上的模糊關系,可以采用表示,是U1×U2上的模糊集合。
進一步,采用瑪?shù)つ岱椒梢缘玫缴鲜鲫P系的如下計算公式:
本文基于筆者近年來從事“智能控制”課程的教學經驗,從多方面詳細闡述了關于模糊推理的教學心得。這些心得包括:從宏觀上理清不同模糊推理之間的關系、通過實例說明不同模糊推理的存在性;明確模糊推理形式表示中各符號的含義;理解模糊推理中模糊規(guī)則反映的模糊蘊含關系;以及轉化復雜的模糊規(guī)則等。我們并給出了大量的實例。這些心得體會,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和更容易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為后續(xù)模糊控制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 師黎,陳鐵軍,李曉媛,等,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 韋巍,智能控制技術,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3] 李少遠,王景成編著,智能控制,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4] 韓立群,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5] 鞏敦衛(wèi),孫曉燕,智能控制技術簡明教程,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