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申報院士曾落選
學者顧驤先生在一篇評論《馬恩列斯論文藝》一書的文章中,提供了一條鮮為人知的史料:1929年,斯大林曾申報過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資格,但沒有評上。那年,斯大林與布哈林一起申報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資格,布哈林因1913年有經(jīng)濟學著作問世,順利獲得院士資格,斯大林則因沒有過硬的學術著作,選票不足數(shù),落選了。斯大林感到很沒面子,但也無可奈何。
這件事讓今人來看真有點匪夷所思。斯大林何許人,堂堂總書記也,這評比部門是不是想關門呀?
據(jù)查考,早期的蘇共領導層,個個學有專長,知識淵博,布哈林尤其突出。(周有光《朝聞道集》引王康先生語) 列寧曾稱布哈林是黨內(nèi)最好的理論家。布哈林寫的《世界經(jīng)濟和帝國主義》是先于列寧研究帝國主義的著作,列寧作的序,評價很高。布哈林當選院士,顯然憑的是真本事。斯大林的學識其實也很淵博,他申報院士的材料想必也是言之有物的,但一評一比,他便不夠格了。標準,無疑是學術的,而不是權力的。布哈林當選,斯大林落選,都是學術標準在起作用。
何以那時蘇聯(lián)評選院士會有如此結果?原因大抵有兩方面。一是那時蘇聯(lián)的學術界還存有相當濃厚的“科學高于權力”的風氣,評選院士,權力必須服從科研成果和民主選舉;二是那時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還剛露頭,未成氣候,蘇聯(lián)的科學家還不大買斯大林的賬。
后來,斯大林成了神,當然也就當上了院士。斯大林有一點很值得稱道,就是他當年雖然落選不爽,但對評選結果還是承認的,他既沒有發(fā)脾氣,也沒有動用權勢去改變評選結果。
(據(jù)《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