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潞城職業(yè)高中,山西 潞城 047500)
家庭教育中德藝術(shù)及學(xué)問
徐海燕
(潞城職業(yè)高中,山西 潞城 047500)
做父母的一般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培養(yǎng)。但是,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效果卻大相徑庭。這就要求家長有較高的教育藝術(shù)。講究教育藝術(shù),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恰當(dāng)?shù)剡x擇,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運用教育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子女教育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藝術(shù)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人父母者也很重視這個問題。但是,父母的嚴加管束和慈愛關(guān)懷有時卻適得其反,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家長不講究教育藝術(shù)所致。講究教育藝術(shù),就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fā),恰當(dāng)?shù)剡x擇,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運用教育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子女教育中的實際問題。
談到教育,大多數(shù)人會以為是說服教育。說服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家長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子女們會聽嗎?所以,“言傳身教”才是最為有效的教育方法。
很早的時候,中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經(jīng)教育過我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說,教育者自身行為端正,受教育者就會跟著學(xué);如果教育者自身行的不正,做的不端,就是強迫受教育者去做,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鬃佑终f:“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自己的言行不端正,怎么能教育別人呢?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jīng)告誡父母們說:“你們自身的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奔议L如果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這就是無聲的語言,生動的教育,而且是最為有力的教育。民國年間的教育家朱慶瀾先生說:“無論什么教育,教育人要將自己身子做個樣子與學(xué)生看,不能只憑一個口,隨便說個道理,學(xué)生就會信的?!碧貏e是在家庭里,“做人父母的,一天到晚同兒女在一起,一舉一動,兒女都把你監(jiān)管著的?!边@就說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由父母的言傳身教作為主要的教育方式的一種教育工作。父母是直接的教育者,是子女最為直接的模仿對象,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連聲音,步法,姿態(tài),表情都會為子女所效仿。對孩子來說,父母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因素。要發(fā)揮各種教育方式的作用,家長以身作則是重要的前提。
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很嚴格,有點錯誤就及時批評教育,這種不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是正確的。但是,經(jīng)常這樣做,效果卻并不一定好。這是為什么呢?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有上進心的。如果總是受批評,遭譴責(zé),會產(chǎn)生不愉快的內(nèi)心體驗,情緒會逐漸低沉,精神上受到打擊。長此以往,會專門對著家長干,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顏元說過:“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币馑际钦f,數(shù)落孩子十個過錯,其作用不如表揚、獎勵孩子一個長處。這個道理是很深刻的。它對每個孩子都是適用的,尤其是那些有缺點的孩子,往往會產(chǎn)生奇效。表揚、贊美的運用會調(diào)動子女的自尊、自信,促使其利用自身的積極因素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這就要求家長和大人們不要把批評、懲罰當(dāng)成法寶,當(dāng)成出氣的手段。
同時,我們主張正面激勵為主,并不是完全否定對錯誤和過失的批評,更不是對其視而不見,姑息放任。家長要學(xué)會適時適地地,恰如其分地運用這種方法,不能過激,也不能死板。
家庭教育中有一個非常難以掌握的問題,就是分寸和尺度的問題。然而有的家長卻好走極端:對孩子嚴格要求,就認為越嚴越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要是對孩子愛,就會愛得不得了,認為孩子一點缺點都沒有;要對孩子講紀律,就一點自由也不給;要說對孩子講民主,就事事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等等。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這里有一個“度”的問題。
“度”是什么?在哲學(xué)中,度是指一定的事物要保持自己質(zhì)的數(shù)量界限。在這個界限內(nèi),量的增減不會改變事物的性質(zhì);一旦超過這個界限,就要引起質(zhì)變。德國著名哲學(xué)家黑格爾在《小邏輯》一書中,用“最后一根稻草”的故事說明,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一個度,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這個度。
北齊教育家顏之推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本褪钦f,不能說對子女要求嚴格,就濫用父權(quán);也不是說對子女愛,就放任自流,一點規(guī)矩都沒有了。因而,“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焉?!备改讣磭栏裼执葠?,教育效果才會好。
再比如,我們炒菜時要放鹽,放少了菜吃起來味同嚼蠟;放多了又咸得難以入口。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因此,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度的問題。中國古人教育人們做人做事要堅持“中庸之道”,就是要不偏不倚,調(diào)和適中。這說明古人是多么推崇度的把握啊。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取決于教育內(nèi)容對不對,教育動機好不好,教育方式正確與否,還取決于是否選擇了最好的教育時機。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只有一個良好的愿望,卻不注意講究時間、地點、場合,一有空閑時間,就無休止地進行說教。這樣做,有時候難免會引起孩子的逆反。這說明,家長沒有選擇好教育的時機。
何謂“遇物則誨”?唐太宗李世民做出了很好的解釋。在吃飯時,他對太子說:“種莊稼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你要是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永遠有飯吃?!痹谔域T馬時,他對太子說:“人和馬一樣,應(yīng)當(dāng)有勞有逸,不能讓它過度勞累,把氣力都用盡了?!碧釉诖髽湎鲁藳鰰r,他說:“木匠鋸木頭,依照繩墨才能鋸成直木板。你將來做君主,就得認真聽取臣子的進諫。”太子乘船時,他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好比是水,可以維護你的地位,也可能把你推翻。所以要愛民如子,才能使得國家政局穩(wěn)定??!”唐太宗的教育不僅有強烈的針對性,而且選擇了恰當(dāng)?shù)慕逃龝r機,有如“春風(fēng)化雨”,及時而適時,使得太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啟迪,領(lǐng)悟了安邦治國的道理。
要解決孩子的思想認識問題,提高孩子的思想覺悟,要靠講道理。而使孩子理解道理的方法,最好是運用恰當(dāng)?shù)谋扔?。用類似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明的道理,使寓意更加通俗易懂,以便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這就叫“喻教于喻”。這種教育方法的使用,往往會收到預(yù)想不到的效果。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有個民族叫“吐谷渾”,這個民族有個首領(lǐng)叫阿豺。他有二十個兒子。他病重時,擔(dān)心兒子們在他死后爭權(quán)奪利,鬧不團結(jié)。怎么辦呢?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一天,他將兒子們叫來,要他們拿出一支箭來,并且折斷。兒子們“嘎巴”、“嘎巴”幾下子就都折斷了。而后,他又要求兒子們拿出二十只箭來,捆成一捆,又讓兒子們折斷。這下子,兒子們卻怎么也折不斷了。然后,阿豺?qū)鹤觽冋f:“你們看,一支箭容易折斷,而二十只箭卻不容易折斷。這說明一個道理:‘單者易折,眾者難摧。’希望我死后,你們團結(jié)一心,齊心協(xié)力,保衛(wèi)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啊?!眱鹤觽兟犃烁赣H的囑托,深切地懂得了團結(jié)的重要性。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家長們充分認識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其次,家長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文化知識,加強學(xué)習(xí)。第三,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善于清晰曉暢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否則,難以達到這種教育效果。
有很多家長,往往“恨鐵不成鋼”,容不得孩子犯錯誤。往往是火氣一上來,就是一通批評、訓(xùn)斥、責(zé)罵;有的還拳腳相加。家長生氣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的目的是教育,不是發(fā)泄。我們要促使孩子改正錯誤,糾正過失,而不是家長發(fā)一通火就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的。而且發(fā)怒會使得孩子感染上這一習(xí)慣,以后也會以發(fā)怒來回敬。
印度獨立運動的領(lǐng)袖甘地曾經(jīng)深有感觸地說過:“是父親那崇高的寬容態(tài)度挽救了我。”
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甘地出生于印度一個小藩王國的宰相之家。上有三個兄長和一個姐姐,他的年齡最小。
幼年時,小甘地自尊心很強,性格不是很開朗,對周圍的事物非常敏感。一旦被人奚落,就會難過得受不了。然而,少年時期又是一個好奇心強,善于模仿的階段。有一個時期,他突然對抽煙很感興趣。起初,他只是試試玩玩。后來煙癮越來越大,發(fā)展到偷兄長和家臣們的錢買煙抽的地步。漸漸地,甘地覺察到自己的行為太可恥了,他內(nèi)心十分痛苦,悔恨極了。他將自己墮落的過程詳細地寫在一個本子上,把它交給父親,希望得到嚴厲的懲戒,以求得內(nèi)心的寬恕。父親自然是非常生氣的,然而,他只是久久地凝視著他,任由兩行熱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滾滾落下。甘地從未看見父親這個樣子,深受震動,深感內(nèi)疚,由是洗心革面,改正錯誤,走上正路。
寬容諒解是對犯錯誤的人表示了極大的信任和深刻的理解的一種行為,它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會大大加劇孩子心理上的不平衡,促使其認識自己,產(chǎn)生思想斗爭,自覺自愿地改正錯誤的一種教育方式。這種體會是深刻的,比起說服教育和講道理,更能觸及孩子的心靈世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體現(xiàn)了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
[1] 趙忠心.家庭教育學(xu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趙忠心.中國家教之道[M].廣西科技出版社,1991.
[3] 朱慶瀾.家庭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庫本,1917.
G459
A
1008-1151(2011)05-0151-02
2011-02-16
徐海燕(1975-),女,山西潞城人,潞城職業(yè)高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