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永強
映日荷花別樣紅
——記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tǒng)先進集體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本刊記者 張永強
開館三年,接待觀眾逾200萬人次;“十一五”期間,向社會提供地質資料服務4030余人次、10815份次、205450余件次;先后發(fā)現(xiàn)河南汝陽和欒川兩個晚白堊紀恐龍化石群,在世界古生物界引起了轟動……
2009年7月以來,先后被共青團河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號”、被國土資源部授予“保增長保紅線行動成效顯著單位”、獲國土資源部“200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2010年底,又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tǒng)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短短幾年,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沉甸甸的答卷,成為河南乃至全國國土資源系統(tǒng)爭艷斗芳百花園中一朵別樣的奇葩。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最早成立于1956年,2001年在原河南地質博物館、資料館、圖書館基礎上重新組建,從事面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地學科普參觀接待工作,地學領域珍貴標本的收藏研究工作,河南省地質資料、國土資源檔案、圖書等對外查詢及借閱服務工作,河南省古生物化石的調查評價、發(fā)掘研究工作以及國土資源相關科研項目的科學研究和國土資源管理相關技術業(yè)務服務等工作。
早在1956年,當時的河南省地質礦產局就開始籌建地質博物館,但由于種種原因,幾度擱淺。2001年,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成立后,立即著手新館的興建,并于2005年正式啟動。
2008年4月26日,經過3年多的建設,被專家們譽為“國內一流”的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終于建成開館。從此,中原大地多了一個展示河南資源環(huán)境省情的“窗口”,多了一個國土資源科普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新展館建筑面積5870平方米,展廳面積4100平方米,設地球科學廳、史前生物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大象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huán)境廳、礦物廳、多功能廳(4D電影廳)及館外礦石林、科普廣場、恐龍雕塑等。展館內三維動畫影視、多媒體、仿真景觀模型等展示形式1000余種,展出各類標本2193件。展示有亞洲體腔最大的汝陽黃河巨龍、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中國唯一的結節(jié)類甲龍、世界上最大的一窩恐龍蛋化石、珍貴的早期哺乳動物和長羽毛的恐龍、世界上最早的銀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華古果)等多件國寶級標本,以及河南幾乎所有的礦物、巖石標本和來自國內外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和觀賞石等。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的開放在河南掀起了一股學習地質科普知識的熱潮。每逢星期天、節(jié)假日,展館里擠滿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孩子和家長。自2008年4月26日新展館正式對社會免費開放以來,接待觀眾已逾200萬人次。“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等節(jié)日期間,每日接待觀眾超過5000人次,最多日接待觀眾達8000余人次。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展館外景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副部長汪民,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郭庚茂、葉冬松等先后專程到館參觀指導。中紀委、全國政協(xié)、蘭州軍區(qū)及省市各地區(qū)各部門領導到館參觀后,均給予高度評價。
作為宣傳河南資源環(huán)境省情的“窗口”,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已成為接待各級領導的必選內容之一。國內50余家博物館也分別來館參觀學習。同時,博物館先后接待了來自世界30余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的5400余名參觀訪問者。
河南省內很多中小學校已經把參觀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列為學校的素質教育內容,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鄭州市教育局決定,自2009年秋季開始,組織全市中小學生參觀地質博物館。如今,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已成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河南省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河南省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鄭州市金水區(qū)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鄭州市中小學校外教學基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外教育基地、河南農業(yè)大學校外教育基地。
2007年7月3日,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河南白堊紀恐龍化石群發(fā)掘研究首期科研成果:汝陽、欒川等地發(fā)現(xiàn)白堊紀恐龍化石群,新出土的汝陽黃河巨龍,是亞洲目前已知的最高大、最重的恐龍;洛陽中原龍是我國目前為止唯一發(fā)現(xiàn)、有確鑿證據(jù)的大型結節(jié)龍類甲龍。未命名的小竊蛋龍是世界上見到的最小的恐龍。這一發(fā)掘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專家評價為“必將改寫中國恐龍研究之現(xiàn)狀,讓世界為之矚目”。
這是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主持,聯(lián)合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2005年到2007年,對汝陽縣、欒川縣多處恐龍化石埋藏點進行發(fā)掘研究取得的成果。而這才是剛剛起步。
幾年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發(fā)掘研究、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勘查項目實施的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通過較全面的調查、勘查發(fā)現(xiàn)線索,恐龍化石勘查發(fā)掘取得突破性進展,先后發(fā)現(xiàn)河南汝陽和欒川兩個晚白堊紀恐龍化石群,在世界古生物界引起了轟動。發(fā)掘研究并命名的古生物化石有,亞洲體腔最大的汝陽黃河巨龍、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中國唯一的結節(jié)龍,世界上最早的銀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華古果)等,并于近年新發(fā)現(xiàn)命名了“河南寶天曼龍”、“巨型汝陽龍”、“羅氏戈壁獸”、“張氏始鷸虻”等新屬種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勘查發(fā)掘項目開創(chuàng)了河南古生物發(fā)掘研究的先河,取得的成果具有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汝陽、欒川動物化石群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促進了當?shù)厣鐣洕陌l(fā)展,有效地推動了我省地質遺跡保護工作。汝陽縣建立了省級古生物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qū),申報并被批準建設了“汝陽恐龍動物群省級地質公園”和恐龍遺址園,正在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內鄉(xiāng)、西峽恐龍化石的發(fā)現(xiàn)和命名,濟源動物群的重新發(fā)掘研究,極大地豐富了河南南陽恐龍蛋化石自然保護區(qū)、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內涵,其成果已成為公園和博物館重點展示的內容之一。特別是2010年《資源導刊》雜志和河南省地質學會組織的河南省首屆十大最具科學價值的地質遺跡評選活動中,新發(fā)現(xiàn)的汝陽白堊紀恐龍化石群遺跡、欒川中生代(潭頭)盆地恐龍化石群,以及新發(fā)現(xiàn)的西峽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遺跡、義馬侏羅紀古生物群遺跡均入選,足見古生物研究項目成果在社會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展出后,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慕名參觀,成為新館的亮點,大大激發(fā)了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地球奧秘、珍惜生命的熱情,極大地推動了地質遺跡在全社會的科學普及,使古生物地質遺跡保護更加深入人心。
同時,新發(fā)現(xiàn)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吸引了國內相關科研院所和美、德、法、英、加、日、韓、瑞典等國和我國臺灣的大批一流古生物學家前來合作研究,促進了國際交流和科學研究事業(yè)的發(fā)展,進一步擴大了河南在國外的知名度和國際影響。近年來,地質博物館成功舉辦了河南恐龍化石赴北美展覽??铸埢诿绹砗ザ碇菪列聊翘岵┪镳^中心一經展出,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該館還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成功建立了姊妹館合作關系。
幾年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的科研成果屢屢獲獎。由地質博物館主持的科研項目《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陳展科學內容研究》獲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一等獎;2010年,該館承擔的《河南省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項目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南省觀賞石資源調查評價》項目獲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二等獎;世界權威雜志《科學》刊登了該館古生物研究成果,新西蘭《動物學分類》(SCI)、《地質學報(英文版)》(SCI)、《地質通報》等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多次發(fā)表該館合作研究的多篇論文,在古生物界引起了轟動。
面向社會免費提供河南省地質資料、國土資源檔案、圖書等對外查詢及借閱服務工作是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的主要業(yè)務之一。近年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不斷創(chuàng)新地質資料服務手段,為社會各界提供高效快捷的地質資料服務。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建立了高效服務“綠色通道”,采取得力措施,全時段、全方位為擴內需項目提供高效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博物館工作人員積極開展地質資料信息社會需求調查,通過門戶網站開通專門服務欄目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主動上門到有關項目承擔單位調查,及時了解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有針對性地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同時,建立了電子閱覽室,為各地勘單位及項目承擔單位免費提供“河南省地質資料利用索引”及網上咨詢等服務,并針對國家、省擴大內需投資重點項目,主動向各有關部門提供地質找礦方面的重大發(fā)現(xiàn)、區(qū)域地質調查及研究方面的工作部署、工作進展、重大成果和環(huán)境地質等地質資料信息。地質博物館還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加大地質資料圖文數(shù)字化力度,為全面信息化、網絡化服務打牢基礎。目前,已完成館藏重要成果地質資料數(shù)字化3900余種,為地質資料高效快捷服務提供了保障。
幾年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先后為“南水北調河南段”、“西氣東輸河南段”、全省礦業(yè)權實地核查、礦產資源利用現(xiàn)狀調查、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全省地質找礦、整裝勘查以及有關路橋重點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等提供了大量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
由于國土資源檔案規(guī)范化管理和服務,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先后被國家檔案局授予“科技事業(yè)單位檔案管理國家二級單位”,被河南省檔案局授予“機關檔案工作規(guī)范化管理先進、省一級單位”等榮譽稱號。2010年1月,被國土資源部授予“保增長保紅線行動成效顯著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