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文化交流》2011年總目錄
(篇末數(shù)字為期數(shù).頁碼)
關(guān)于 “中原與閩臺關(guān)系研究”的若干思考——與戴吉強書………………汪毅夫 (3.5)
失落的福建客家族群聚落——以臺灣嘉義縣大林鎮(zhèn)為例………方禎璋 趙家民 黃貞瑜 董心平 (3.11)
閩南文化圈建設(shè)的戰(zhàn)略構(gòu)想綱要……………………………………謝清果 (3.20)
黃道周文化的保護與開發(fā)……………………………林曉峰 林武昌 (4.5)
晚清至民國時期漳臺文化藝術(shù)交流……………………………………文 君 (4.17)
《閩臺文化交流》公開發(fā)行五周年
架設(shè)溝通兩岸民眾心靈之橋——《閩臺文化交流》公開發(fā)行五周年…………………………………本刊編輯部 (1.5)
《閩臺文化交流》公開發(fā)行五周年座談會綜述………………………………………吳文文 (1.9)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簡論緬甸中國同盟會的組織狀況與歷史貢獻…………………………陳自強 陳文紅 (3.24)
辛亥年的漳州記憶………………秦 河 (3.30)
孫中山革命與清末社會思潮的嬗變——以報刊輿論為視角……………………………………黃順力 (4.27)
福州與辛亥革命…………………許維勤 (4.34)
見證漳州辛亥革命的五色旗與寶刀……………………………………施正峰 (4.38)
開漳圣王文化論壇
陳元光精神與漳州的海商文化……魏 萼 (1.15)
臺灣信仰文化的對照研究——以 “開臺圣王”與 “開漳圣王”為例……………………………………高致華 (1.19)
臺北地區(qū)開漳圣王的信仰與傳說初探……………………………………簡有慶 (2.16)
陳元光 《龍湖集》版本述略………李 弢 (2.24)
柳營江尋蹤………………………何 耐 (2.31)
史事縱橫
宋末陳宜中行跡考辨……………陳立群 (1.31)
清初東山島遷界始末……………劉小龍 (1.40)
明清德化本地瓷商銷售區(qū)域之變遷…………………………林永峰 陳麗華 (3.36)
明初泉州衛(wèi)所制度的縮影——《太原郡易氏族譜序》考釋……………………………………李國宏 (3.42)
國民政府時期廈門的臺籍浪人問題……………………………………黃俊凌 (3.54)
福建報紙對 “二·二八”事件的報道與時評——以廈門大學圖書館館藏報紙為例……………………………………劉凌斌 (3.64)
漳州海商
世界大航海時代的漳州月港……林仁川 (4.40)
月港開禁與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李金明 (4.45)
從遺留在臺澎的漳州窯瓷器探索兩岸交通伊始……………………………………陳信雄 (4.51)
月港時代漳州之社會生活………鄭 榕 (4.65)
閩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
聚焦漳臺太平天國史跡的保護利用——紀念太平天國起義160周年……………………………………湯毓賢 (3.72)
建構(gòu)兩岸文化交流的網(wǎng)絡(luò)平臺——以媽祖網(wǎng)站為個案……劉 志 (3.80)
媽祖文化與海峽兩岸交流互動……………………………………翁衛(wèi)平 (3.84)
漳州藍氏研究
試論藍鼎元的學術(shù)思想和政治思想……………………………………蔣炳釗 (4.70)
融入與適應(yīng):明清漳州藍姓畬族的崛起……………………………………王建紅 (4.77)
宗教·民間信仰
從方志與匾聯(lián)碑文看清代臺灣的保生大帝信仰……………………………………謝貴文 (1.45)
試論福建佛教儀軌在臺灣的傳承……………………………………何綿山 (1.53)
屈原島與屈原宮…………………盛運昌 (1.58)
石竹山諸神的 “空間”觀念——來自信眾的 “空間詮釋”……………………………………張永宏 (3.92)
從定光佛信仰看臺灣汀州客與福佬人的族群關(guān)系…………………………祁開龍 莊林麗 (3.96)
論南宋政權(quán)對閩南地區(qū)的控制——以陳元光的神格化為例……………………………………陳 思 (3.101)
試析閩臺民間信仰異同…………連心豪 (4.91)
論臺灣保生大帝信仰中的海洋文化……………………………………謝貴文 (4.96)
試析海內(nèi)外鄉(xiāng)親對泉州民間信仰興盛的推動——以改革開放三十年為時域……………………………………蔡 濱 (4.105)
閩臺社會
臺灣電視競選廣告中的文化面向……………………………………洪長暉 (1.63)
利用高校網(wǎng)絡(luò)教育平臺傳承弘揚閩南文化…………………………安素平 安 寧 (1.67)
大陸高山族移民調(diào)查研究的幾個問題……………………………………彭維斌 (2.34)
臺灣農(nóng)業(yè)合作組織的運行及其啟示 侯署光 (2.39)
閩臺飲食習俗管窺………………洪映紅 (2.45)
閩臺出版產(chǎn)業(yè)合作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孔蘇顏 魏 然 (2.50)
關(guān)于吳鳳的思考…………………彭一萬 (4.81)
1990年代臺灣師范教育變革基礎(chǔ)探析……………………………………王 曉 (4.87)
華人華僑
檳城閩僑的晚清記憶——從林德水的生前死后說起……………………………………王琛發(fā) (2.57)
略論泉州重修族譜中華僑華人史料的新變化……………………………………肖彩霞 (1.64)
史跡經(jīng)眼
東山縣塔嶼巖畫群的發(fā)現(xiàn)與初步研究……………………………………陳立群 (2.67)
“播蕩煙塵”的嶼仔尾炮臺………韓栽茂 (2.73)
清末的四枚天一僑批…………………………鄒求棟 蘇通海 (2.77)
黃道周研究
黃道周異事解析…………………鄭晨寅 (1.70)
黃道周小楷 《孝經(jīng)頌》的藝術(shù)解讀……………………………………羅覺華 (1.77)
林語堂研究
林語堂與廈門大學………………柯文溥 (2.81)
林語堂的閩南文化情結(jié)…………沈藝虹 (2.84)
再論林語堂留學生涯中的一些實事……………………………………李 平 (2.90)
民間藝術(shù)
臺灣歌仔紅回唐山——《漳州薌劇史稿》選載之六……………………………………陳志亮 (1.81)
漳州木版年畫及其對臺灣的影響……………………………………藍達文 (1.90)
漳州石碑坊裝飾藝術(shù)……………方 靜 (2.106)
“擊壤”與 “敲寸”………………那 人 (2.110)
日據(jù)時期的臺灣劉家 “南投燒”藝術(shù)特色探究……………………………………徐 慷 (2.112)
閩臺藝術(shù)
閩臺木偶雕刻藝術(shù)比較研究……許憲生 (4.108)
臺北林本源庭園之漏窗藝術(shù)……馬睿哲 (4.113)
戲曲研究
劇種意識消解后的地方戲創(chuàng)作——以薌劇 《肅殺木棉庵》為例……………………………………田彩仙 (2.92)
漳州改良戲的誕生——《漳州薌劇史稿》選載之七……………………………………陳志亮 (2.98)
戲曲藝術(shù)
政和縣楊源鄉(xiāng)四平戲的歷史淵源與生存現(xiàn)狀……………………………………鄒自振 (3.106)
薌劇 《王翠翹》的三個主要角色述評…………………………林小云 李明雪 (3.111)
名人錄蹤
千古英雄遺事業(yè) 等閑大海著微漚——阮旻錫與 《夕陽寮詩稿》……………………………………何丙仲 (1.94)
尋訪董飏先在晉江、金門的遺跡……………………………………李國宏 (1.103)
《楚辭燈》作者林云銘考………陳 燕 (1.110)
丘逢甲在臺史跡探索……………陳炎正 (4.119)
嚴仁小考…………………………郭如貞 (4.125)
閩臺學人
巨燭 大樹 甘泉——緬懷恩師黃曾樾教授……彭一萬 (1.116)
詩人魯藜…………………………蔡鶴影 (1.121)
文學評論
琉球中山詩簡說…………………郭 丹 (1.126)
幾多歡喜幾多愁——福建兒童文學發(fā)展概述……………………………………鐘紅英 (1.131)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淺談?wù)闹菪⌒≌f………黃文卿 (1.137)
閩臺文學
日據(jù)時期臺灣知識人的旅外體驗:現(xiàn)代性與文化
認同——以林獻堂的 《灌園先生日記》為研究中心…………………………………陳美霞 (2.116)
藍理人物形象的民間表述………鐘建華 (2.122)
謝章挺論 “蘇辛”詞……………吳芳芳 (2.125)
閩南作家
左翼作家楊騷戲劇創(chuàng)作論………戢桂榮 (3.114)
楊騷流亡生活中的詩意與悲愴——讀巴人散文 《任生及其周圍的一群》……………………………………楊西北 (3.121)
高云覽:生命鑄就豐碑…………蔡鶴影 (4.128)
小說沒有盡頭——方達明和他的小說……海 迪 (4.133)
方音方言
閩南諺語詞語修辭特色…………李少丹 (2.132)
走進閩南童謠 感受閩南文化的魅力——關(guān)于在幼兒園開展閩南童謠教育的探索……………………………………馮華萍 (2.137)
文苑
訪日散記——中日楚辭學者間一次深度的學術(shù)交流……………………………………湯漳平 (1.142)
訪日見聞…………………………徐志嘯 (1.150)
連家船——美代子的心靈故鄉(xiāng)……………………………………陳小玲 (1.152)
福州金山寺楹聯(lián)欣賞……………王曉潔 (1.153)
有一位這樣的漳州人……………青 禾 (2.139)
臺灣 “中研院”文哲所的古籍整理……………………………………林祥征 (2.145)
福建人文采風錄 (詩三首)……邱燮友 (2.152)
清代至日據(jù)時期莆臺官員及文人交流……………………………………劉福鑄 (3.125)
漳州府口街之歷史變奏曲………何 池 (2.132)
漳州白云巖………………………陳中杰 (3.136)
一位儒雅的學者——追憶先師黃曾樾教授……………………………………何培基 (3.138)
葉向高交游考略:師長前輩篇……陳煒舜 (4.138)
嘉靖 《龍溪縣志》的文獻價值及其點?!畎⑸?(4.149)
書人書事
紅土地文學的翠綠春色…………郭志超 (1.156)
抉微闡幽 含英咀華——讀徐心希教授 《閩都書院》……………………………………陳文慶 (1.158)
《海疆文學書寫與圖像》序……汪毅夫 (2.154)
福建民間信仰研究的一部力作——讀劉大可著 《傳統(tǒng)與變遷:福建民眾的信仰世界》………………………鐘紅英 (2.157)
陳慶元教授 《東吳手記》序……陳長慶 (3.141)
賦學泰斗龔克昌——關(guān)于 《中國辭賦研究》的隨想……………………………………青 禾 (3.144)
秋水共長天一色——李福井 《他們怎么說歷史》的歷史性與文學性……………………………康玉德 (3.147)
行走在尋根的路上——評曾紀鑫新著 《一個人能走多遠》……………………………………李 鈞 (3.154)
章武其人和他的 《一個人與九十九座山》……………………………………王惠廷 (3.157)
多維視野下的臺灣文學史研究——評李詮林著 《臺灣現(xiàn)代文學史稿》……………………………………劉大可 (4.153)
本刊重要啟事………………《閩臺文化交流》雜志社 (2.160)
來稿須知……《閩臺文化交流》雜志社 (4.160)
文化信息
“2011年福建文藝論壇”在榕舉行…花 末 (2.97)
補白
春諺 (1.39)/“踞”和“島”(1.62)/打鑼打鼓(1.62)月令歌其一(1.120)/月令歌其二(1.130)/月令歌其三(2.83)/閩南方言夏季氣象諺語(2.156)/閩南方言秋諺(一)(3.41)/本刊重要啟事/(3.110)/閩南方言秋諺(二)(3.146)/本刊重要啟事(4.39)/福建省語言學會2011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在福建泰寧召開(4.104)/勘誤(4.112)
學術(shù)交流
中國屈原學會第14屆年會暨楚辭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
綜述…………………………………陳良武 (2.5)
首屆海峽兩岸黃道周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鄭晨寅 (2.11)
第十屆河洛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在臺北成功舉辦……………………………………楊海中 (2.14)
《閩臺文化交流》2011年總目錄………………………………本刊編輯部 (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