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雁 編輯/羅婧奇
左:三峽工程蓄水前巴東秋風亭原貌。
中:秋風亭局部。
右:復建后的巴東秋風亭全景。
最初的秋風亭為北宋名相寇準任巴東知縣時所建,距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軠孰x開巴東后,人民非常懷念他,便視秋風亭為寇公在巴東留下的功績和他為人的象征,秋風亭漸漸成為長江一帶、巴東縣城內一處人文歷史景觀。
秋風亭坐落于湖北省巴東縣信陵鎮(zhèn),距長江邊大約210米。地理坐標東經110°01'41",北緯31°01'57"。秋風亭臺明高程173.9米,自前部臺階到后部院落的高程范圍為海拔167~175米,全部位于三峽庫區(qū)的淹沒線下。
秋風亭又名寇公亭,為北宋名相寇準任巴東知縣時所建,距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寇準在任期間,立志改造窮鄉(xiāng)僻壤,為民造福。一面下令減輕賦稅夫役,一面鼓勵人民發(fā)展農業(yè)和林業(yè)建設,很快改變了“刀耕火種”的落后生產方式,“觀其土之所宜,導之樹蓄”的原則,發(fā)展了多種經濟。僅數(shù)年間,就使巴東縣成了“無曠土,無游民”之地。人民敬佩他,稱他為“寇巴東”。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寇準在當時的縣城內修建“秋風亭”、“白云亭”(白云亭后漸被毀壞,僅存秋風亭),并親自在亭前種植柏樹。他經常登亭賦詩抒懷,其詩文刊于《巴東集》內。因寇準為官清正、才力過人,后來升任了朝廷宰相。
寇準離開巴東后,人民非常懷念他,便視秋風亭為寇公在巴東留下的功績和他為人的象征,秋風亭備受珍視和保護,外來的文人墨客也必前往拜謁。秋風亭漸漸成為長江一帶、巴東縣城內一處人文歷史景觀。后又在巴東縣城內修建寇公祠,以示對寇準的敬仰。
南宋末,巴東縣城由江北遷至江南的金字山北麓,今日信陵鎮(zhèn)所在地,當時的秋風亭尚保存完好,屹立在長江北岸。至明正德(公元1510年)年間,秋風亭已“棟宇傾頹”,剛到任的巴東知縣盛杲遂將秋風亭及寇公祠從江北舊縣城遷至江南的縣城內(即今日秋風亭所在地),翌年竣工,盛杲親自書寫了《重修寇公祠記》。當時的秋風亭附近,建有寇公祠等多組建筑,已有相當規(guī)模??上н@些建筑均遭毀壞,僅存遺址與秋風亭相伴。后來秋風亭又經歷了清康熙初年、嘉慶二十一年、同治五年的多次修葺。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知縣朱祖蔭又重建秋風亭(秋風亭脊檁下皮題記記載)?,F(xiàn)存的秋風亭系當時的重建之物。1990年秋風亭被公布為湖北省鄂西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秋風亭得以再次維修。
現(xiàn)存的秋風亭為石木結構,四角重檐方亭,布瓦歇山頂,正脊用龍吻、寶頂、上下層檐四個翼角高高翹起,具有江南建筑風格。
亭之上下層檐各用檐柱4根,金柱4根,其中上檐的金柱落于樓板上,梁架為抬梁式,縱向檁件系檁、枋兩件做法;脊檁用料粗大,系當?shù)厥址ǎ婚懿渴┐w,椽飛斷面較??;檐柱與挑檐檁間均施弓形椽,上鋪望板,亦江南風格。亭的下層有木樓梯通二層;上層四面各6扇直欞格扇窗,下層前后各6扇格扇門,兩側面用壁板封護。
秋風亭建于高崗地的方形臺基上,臺基上方石墁鋪,前部有臺階數(shù)步,直通坡下;秋風亭所在的臺地前低后高,地形前后狹長,似伸入江中的半島,三面臨洼地,后接高地及山坡。這樣的地勢使得它愈顯高峻挺拔,而且也使得它視野開闊。登亭遠眺,遠山、江水、人家可盡收眼底;自長江行舟經此,遠眺此亭,在青山、藍天、白云映襯下,頗顯秀麗動人。
秋風亭選址講究,造型清秀挺拔,具有峽江一帶的建筑風格和特征。在巴東縣境內現(xiàn)存的古建筑中,秋風亭屬不多見的上乘之作。
在建筑構造上,亭的上層4根金柱落于樓板上,靠板下承重相托,這種做法在峽江一帶木構建筑中不多見,有一定特色。亭內細部構件,諸如角部的斜木支撐、老戧梁頭及上層的木質樁礎,均制作精美,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秋風亭旁原有多處石碑,均為歷代文人墨客感懷而賦的詩文。詩文多是歌頌寇準功績和贊美秋風亭及當?shù)仫L光的。
北宋詩人、御史中丞蘇轍留《秋風亭》詩一首:“人知公惠在巴東,不識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處,江亭依舊傍東風。”將寇準對巴東的影響評價得很充分。南宋詩人陸游曾兩次登亭賦詩,他的詩則抒發(fā)了別一種慨嘆,在以《秋風亭》為題的一詩中寫道:“江水秋風宋玉悲,長官手自茸茅茨。人生窮達誰能料,蠟淚成堆又一時?!?/p>
歷代巴東人都對秋風亭有著深厚的感情,不僅在于它記載了寇準造福巴東的業(yè)績,還在于它也包含了歷代人民期盼美好未來和對安居樂業(yè)的向往之情。秋風亭伴隨著巴東人民存在了千余年,歷經始建、毀壞、遷移、復建、修繕、重建的歷史過程而終究不滅,就足以證明它在當?shù)厝嗣裥哪恐胁豢苫蛉钡牡匚?。秋風亭早已成為巴東的象征和巴東人的驕傲。經過歷代文化的積累沉淀,今日秋風亭的文化、歷史內涵已經非常豐富,早已成為長江三峽一帶、巴東縣城內的重要文物古跡和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