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中學 馬張留
1
晝和夜,像人的雙眼。我借助它們,體驗生命。喧囂與寧靜交替,痛苦與快樂齊飛。
電動車載著我,在人群和車流中穿梭,曲線的兩個端點,分別是事業(yè)和家庭。我是人群的一分子,在世俗中生活,傾盡一生,追尋自己的理想。在這個世界里,生活與我互相主宰,我依賴它生存,它依靠我前進。
在另外一個世界,我騎上奔馳的駿馬,腰挎繃緊的弓弦,追蹤彩虹的源頭,尋覓西天的盡處。在那里,我恣意地珍藏情感,收獲體驗。滿柜子的古董,留給將來的自己。
將一天走成一生,一生都在重復一天,如同登天的梯子。但有人仍在試圖造梯,其中有熟悉的身影,最親切的那個,莫過于自己。
2
至于童年、田野、小院,還有墻角的月季,天真與爛漫,曾經(jīng)的歡欣,世人何其相似!黑皮膚黑面孔的非洲孩童,體內(nèi)流淌著的血液,殷紅的顏色,與我們一樣。
一扇門關閉,被推出門外。你為何還在門口徘徊,為何總想回到從前?一株植物,如何退化為一棵幼苗,再縮回一粒種子!
還有院子外面的風景,遠方的雪山、草地,難道你不想親見?還有全新的天籟,亙古的流水、鳥鳴,難道你不想聆聽?
我們可以用來與生命交換的,只有體驗。回憶,是蛻皮的蟬;體驗,是化蝶的蛹。
3
有的人,只愿活在春天里。有人說,探討意義,是翅膀沉重的虛無,是自我折磨的皮鞭。
生命是一種自然。自然橫跨四季。夏的熱烈,秋的收獲,冬的寧靜,這些豐富的內(nèi)涵,都應被裝進生命的容器。
盲目的迷戀,是對人生的不負責任。人生路上,誰愿意做一朵浮云,風一吹就消散?
沒有一條筆直的路,通往終點。如果有,也不會濃陰遮蔽。你可以沿著直線漂洋過海,或是穿越無邊無際的沙漠??墒牵覀兂D昃幼〉牡胤?,一般沒有這樣一條路。
4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個觀念:收拾行囊,從故園出發(fā),到海邊去,撿拾貝殼。那些東西被人描述得比珍珠還要貴重,比露珠還要美麗。
于是我們行動,四肢勤快。貝殼撿到了,背囊越來越沉重。欣喜之余,心卻成了一處空房間。敞開心門,海水卻無法涌入。猛一回頭,那些當初教我們遠行的人,在村口站成一棵棵老槐樹,朝海邊眺望。
我扔下背囊,飛快地跑回母親的身邊。我在她的軀體上,找到永不消失的溫暖。沒有責備,沒有埋怨。母親說:歸來吧,歸來,孩子,我看到你身后的腳印,我聽到你一路的歡歌。我為你驕傲!雖然你兩手空空,但是我確信——
所有的勞作都沒有白費,所有的日子都沒有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