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春,汪林芬,宋娜麗,賀錚錚,劉彥麗,喬金麗
(云南省中醫(yī)中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3)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稱為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統(tǒng)嚴重損害為特征的傳染病。
HIV感染宿主免疫細胞后以每天產生109~1010病毒顆粒的高速度進行復制,但是如果宿主免疫功能完整,每天被清除的HIV顆粒約為107~109,也就是說每天約有99%以上的病毒顆粒能夠被宿主免疫系統(tǒng)清除,人體若能保持這種強大的清除能力,至少可以維持病毒復制與免疫清除的動態(tài)平衡。目前,筆者還不清楚為何這種動態(tài)平衡會隨著病程的進展而消失,人們正在努力探索和尋找維持或恢復機體免疫功能的途徑與方法。HIV感染中CD4+T細胞隨著病程進展的進行性下降丟失機制是一尚未解決的中心問題。HIV感染可能通過多種直接和間接的病理機制破壞CD4+T細胞及其他免疫細胞,如 HIV的溶解細胞、感染的與未感染的CD4+T細胞融合、病毒及病毒蛋白的毒性、超抗原、自身免疫反應以及細胞凋亡等,其中,體內 HIV感染后引起的CD4+T細胞凋亡可能是CD4+T細胞進行性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1]。
筆者對中醫(yī)藥治療滿1年,數(shù)據(jù)資料完整的105例純中藥治療患者治療前后CD4+T細胞計數(sh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105例純中藥治療患者治療前平均(324.56±18.01)分,治療后平均(355.14±18.84)分,治療前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總有效率為60.00%。治療前后比較CD4+T細胞計數(shù)保持穩(wěn)定或有所上升,表明中醫(yī)藥可以增強和穩(wěn)定機體的免疫功能。
中醫(yī)藥治療的艾滋病患者CD4+T細胞保持穩(wěn)定或有所上升,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中醫(yī)藥抑制了CD4+T細胞的凋亡。
細胞凋亡是指為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細胞凋亡是細胞的一種基本生物學現(xiàn)象,在多細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異常的細胞中起著必要的作用。它在生物體的進化、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以及多個系統(tǒng)的發(fā)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細胞凋亡不僅是一種特殊的細胞死亡類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及復雜的分子生物學機制。電離輻射、高溫、強酸、強堿、乙醇、細胞毒性抗癌藥物、激素和生長因子過多或缺乏、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外因均可導致細胞凋亡。
CD4+細胞感染HIV后,細胞凋亡作為一個有益于宿主的防病毒措施限制HIV的傳播,但同時也會對感染者產生有害的影響。T細胞凋亡的防護措施在清除感染細胞的同時并沒有抑制HIV-1在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內的傳播,反而造成大量的未感染細胞的凋亡,導致免疫系統(tǒng)的崩潰,最終發(fā)展為AIDS[2]。因此進行減緩CD4+細胞調亡的研究十分必要。
中藥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中藥在抑制細胞凋亡方面可能有潛在的作用,細胞凋亡很可能是某些方藥產生療效的分子機制之一[3]。近年研究認為,衰老可能與T細胞調亡的加速有關。很多補益藥對細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如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可抑制地塞米松誘導的小鼠胸腺細胞凋亡。人參可防止小鼠體重及胸腺細胞的存活能力下降,抑制胸腺DNA降解和促凋亡蛋白bax的過量表達。蒙藥廣棗總黃酮對地塞米松誘導的小鼠胸腺細胞凋亡有抑制作用。柴胡對撤除苯巴比妥鈉誘導的小鼠肝細胞調亡有阻斷作用。黃連的水提取物出具有抑制細胞調亡的作用。免疫衰老與Fas系統(tǒng)密切相關,其中FasL被稱為T細胞死亡因子,衰老時FasL表達“上調”加速T細胞調亡。補腎復方(含有附子、肉桂、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淫羊藿、茯苓、炙甘草等)能有效地使老齡大鼠的FasL基因表達下調。因此,補腎可以選擇性地下調FasL,從而延緩免疫衰老。另外,當歸芍藥散對成熟的神經元有抑制凋亡的作用。日本學者山本雅幸研究發(fā)現(xiàn),在約200種生藥中茵陳蒿的抑制活性最強,在約120種方劑中茵陳蔥湯的抑制作用最強。茵陳蒿含有的9種化合物中茵陳炔烯、茵陳炔酮、茵陳色酮有較強的抑制細胞凋亡的活性。茵陳蒿及其成分對細胞調亡的作用對闡明茵陳蒿治療肝病的藥效、藥理有重要意義。抑制細胞凋亡中藥有:黃芩、紫草、旱蓮草、人參 、姜黃、甘草 、黃芪、黃精、枸杞 、黃連、當歸 、芍藥散、茵陳蒿、廣棗等等。
從抑制CD4+T淋巴細胞凋亡角度探討中醫(yī)藥提高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作用機制的相關研究,國內外未見報道。
根據(jù)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的療效,筆者推測中醫(yī)藥穩(wěn)定或提升CD4+T細胞計數(shù)的作用機制可能是:抑制CD4+T淋巴細胞凋亡,以延長正常CD4+細胞和感染HIV的細胞壽命,穩(wěn)定CD4+細胞數(shù)量。探討中醫(yī)藥治療后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穩(wěn)定和提升的作用機制,是對阻止或延遲HIV感染者進入艾滋病期的嘗試性研究,是對延長艾滋病期患者生存時間及機制的嘗試性研究,是中藥對 HIV感染者正常CD4+細胞壽命延長作用的探索,是一項新的探索研究工作。同時研究結果能及時反映臨床治療與疾病進程的相關性,臨床與基礎研究緊密結合,充分體現(xiàn)中醫(yī)藥研究“從臨床中來,到臨床中去”的科研模式。
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從干預抑制CD4+T淋巴細胞凋亡角度探討中醫(yī)藥提高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作用機制,尋找中醫(yī)藥治療HIV感染者的可能機制,為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提供臨床基礎,為研究符合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特點的療效評價指標提供理論依據(jù)。
[1]楊忠禮,彭紅,邵紅,等.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凋亡與CD4+T淋巴細胞水平的臨床實驗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12(3):202~206.
[2]王建華,王媛媛,歐陽東云,等.HIV感染中的細胞凋亡[J].動物學研究,2002,23(6):514~520.
[3]王玨,林勝友.中藥抑制細胞凋亡的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7,11(28):5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