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斌 黃恩明 楊曜曙 浙江省溫嶺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肛腸治療中心 317502
痔是我國最常見的肛管疾病,占所有肛腸疾病發(fā)病率的82.25%[1],隨著肛墊學說的提出,痔上黏膜環(huán)形切除吻合術(procedure for prolapsed and hemorroids,PPH)自2000年在國內開展以來,以其微創(chuàng)、無痛和有效的特點,得到了極大的推廣。但其術后會出現直腸末端和肛管組織的充血、水腫及炎性反應,使患者感到肛門部疼痛、墜脹、出血、分泌物增加。復方角菜酸酯乳膏(titanoreine)是一種治療痔的直腸黏膜保護劑,其復方成分有利于迅速減輕痔引起的疼痛、出血和滲出[2]。我院肛腸治療中心2008年8月-2009年12月,分別將復方角菜酸酯乳膏和濕潤燒傷膏用于重度痔病患者PPH術后,并進行對比觀察,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08年 8月-2009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有明顯癥狀及體征的Ⅲ°、Ⅳ°內痔及以內痔為主的153例混合痔患者,按住院號隨機分為2組,均進行PPH術。治療組78例,其中男40例,女 38例,平均年齡(55.63±10.20)歲,平均病程(5.93±4.66)年,便血41例,疼痛25例,脫出39例,水腫27例,墜脹27例;對照組75例,其中男38例,女37例,平均年齡(54.38±9.43)歲,平均病程(6.24±4.35)年,便血 34例,疼痛 26例,脫出 31例,水腫 25例,墜脹28例。對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癥狀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均采用蘇州貝諾PPH吻合器進行手術。給藥方法:治療組用復方角菜酸酯乳膏10g,2次/d,擠入吻合口處及肛門患處外敷;對照組用濕潤燒傷膏10g,2次/d,擠入吻合口處及肛門患處外敷;2組于用藥后第1、3、5、7天詢問患者對疼痛和墜脹感的主觀感受并進行分度,對其創(chuàng)面水腫、出血、分泌物、首次排便等情況做出評估。
1.3 療效評價指標 見表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行t檢驗。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價得分比較 治療組術后第1、3、5天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顯著性(P<0.01);術后第7天2組得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價得分(±s)
項目 術后第1天 術后第3天 術后第5天 術后第7天治療組 5.7±1.1 3.6±0.7 1.2±0.4 0.6±0.1對照組 9.6±2.3 8.4±1.8 3.4±0.9 0.7±0.1 t值 -3.165 -6.043 -2.816 -0.115 P值 0.004 0.001 0.011 0.909
2.2 2組內不同時間點療效評價得分比較 (1)治療組術后第1天與術后第3天比較:t=3.127,P=0.010;術后第3天與術后第5天比較:t=7.533,P=0.000;術后第5天與術后第7天比較:t=1.353,P=0.206。表明在運用復方角菜酸酯乳膏后,術后第1~5天內評分下降有顯著意義。(2)對照組術后第1天與術后第3天比較:t=1.673,P=0.129;術后第3天與術后第5天比較:t=8.190,P=0.000;術后第5天與術后第7天比較:t=4.129,P=0.003。對照組在術后第1~3天內評分下降無統計意義,術后第3天開始評分才顯著下降。
2.3 術后首次排便情況得分比較 治療組平均得分(0.2±0.1),對照組平均得分(0.8±0.2),治療組較對照組首次排便情況明顯好轉,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26)。
PPH術是將痔塊,即肛墊上方的直腸黏膜環(huán)形切除1圈,使脫垂的肛墊回納入肛管內。由于恢復了局部正常的解剖,而且同時切斷了痔上動脈分支,故有利于異常增大的肛墊恢復達到治療目的,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墊組織,有效地保護了肛門的精細控便功能[3]。但PPH術后會出現直腸末端和肛管組織的充血、水腫及炎性反應,使患者感到肛門部疼痛、墜脹、出血和分泌物增加甚至出現尿潴留等癥狀仍不可忽視[4,5]。
復方角菜酸酯乳膏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為角菜酸酯,它是一種從海藻中提取的天然藻膠[6],經直腸給藥后在直腸黏膜表面形成一層黏液膜狀結構并在黏膜表面保留8~12h[7],能有效的隔離直腸內容物與直腸黏膜的直接接觸,此膜狀結構還可以包裹糞便,起潤滑作用,有利于大便排出。乳膏中還含有二氧化鈦、氧化鋅、固態(tài)半合成甘油酯和利多卡因,二氧化鈦具有止癢作用,可包裹和潤滑大便,使糞便潤滑易于排出,減輕排便疼痛;氧化鋅能減輕或消除肛門直腸黏膜的炎癥反應及疼痛等癥狀,有收斂作用,可減輕肛門墜脹感;半合成甘油酯可以在肛門內吸水膨脹,與其他成分一起形成保護膜,起保護和潤滑作用;利多卡因可以迅速減輕局部疼痛。因此,PPH術后應用復方角菜酸酯乳膏所形成的膜狀保護結構,可以隔離腸內容物對受創(chuàng)黏膜的化學刺激,減輕術后疼痛,減輕黏膜水腫,促進黏膜愈合,使大便易于排出,減輕排便梗阻感[8]。通過本組觀察,治療組在術后第1~5天內評分下降均有顯著意義,說明運用復方角菜酸酯乳膏術后作用明顯,它不但促進局部水腫的吸收,改善局部炎性浸潤并利于糞便的排出,而且還能減少糞便對局部的刺激,減輕術后的疼痛,從而使術后患者的不適癥狀得以盡早改善;而對照組在術后第1~3天內評分下降無統計意義,術后第3天開始評分才顯著下降,符合術后72h內組織水腫明顯,72 h后水腫逐漸消退的規(guī)律。筆者認為復方角菜酸酯乳膏在重度痔病PPH術后應用療效顯著,對患者術后疼痛和水腫等局部癥狀控制效果良好,使用過程中無明顯全身及局部不良反應,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種有效的PPH術后恢復輔助用藥,值得推廣。
1 張仁福,史佳術,丁義山,等.中國肛腸病學〔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96:607-718.
2 楊新慶.復方角菜酸酯栓的藥理及臨床應用〔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0,6(3):58-59.
3 胡明,雷建,鄭文博,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治療重度痔病的臨床評價〔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6,16(2):302-304.
4 鐘蕓詩,姚禮慶.復方角菜酸酯乳膏在痔上黏膜環(huán)形切除釘合術后的臨床應用評價〔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5,8(4):319-321.
5 陳鋼.角菜酸酯肛門乳膏劑用于肛瘺術后療效觀察〔J〕.人民軍醫(yī),2006,49(3):138-139.
6 喻德洪.重新認識提高痔的診治水平〔J〕.中華外科雜志,2000,38(12):890-891.
7 蔣朱明.直腸黏膜保護劑治療痔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1,39(1):53-55.
8 楊曉東,汪建平,康嘉保,等.復方角菜酸酯乳膏和復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療混合痔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5,8(3):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