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弘一法師到學生豐子愷家做客。豐子愷搬出一張舊藤椅請老師坐。弘一法師并不急于坐下,而是先把藤椅輕輕搖晃了幾下,然后才緩緩入座。
豐子愷很是納悶,禁不住問老師為何這般。弘一法師平靜地說:“你的藤椅舊了,易生蟲子。如果就這樣坐下去,想必一定會壞了它們的性命,所以搖動藤椅讓它們留意。”
二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以林肯為首的北方軍在一次關鍵性的戰(zhàn)斗中取得了勝利。一位北方軍支持者激動地對林肯說:“南方軍死了2000人,我們只死了800人。我們勝利了!”
林肯聽后,沉下頭,難過地說:“我們沒有勝利,我們死了2800個同胞?!?/p>
三
1981年春,里根總統(tǒng)遇刺受傷,美國國務卿黑格請在外地執(zhí)行公務的副總統(tǒng)喬治·布什盡快返回華盛頓。
為了節(jié)省時間,布什的空軍副官約翰·馬西尼中校建議“空軍2號”直接飛往白宮,在南草坪上著陸。布什考慮了片刻,決定放棄這個打破常規(guī)的計劃,仍按照慣例辦理。
馬西尼盡管表示服從,但顯得疑惑不解。布什叫住他,解釋道:“約翰中校,在美國,只有總統(tǒng)的‘空軍1號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我喬治·布什只是副總統(tǒng),不是總統(tǒng),不能那樣做?!?/p>
四
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制作了一個電燈泡,那是他們辛苦工作了一天一夜的勞動成果。隨后,愛迪生讓一名年輕學徒將這個燈泡拿到樓上另一個實驗室去。結果,這名學徒因為緊張,上樓梯時,燈泡掉在地上打碎了。愛迪生沒有責備這名學徒。幾天后,愛迪生和助手們費盡心力制作出了另一個電燈泡。做完后,愛迪生沒有絲毫猶豫,就將燈泡交給了先前那名學徒。
事后,有人問愛迪生:“原諒他就夠了,何必再把燈泡交給他拿呢?萬一又摔在地上怎么辦?”
愛迪生回答:“原諒不是光靠嘴巴說說的,而是要靠做的。”
五
一名婦女問一位畫家:“如果博物館失火了,您眼前有一幅凡·高的名畫和一只貓,您會先去救哪一個?”
畫家不假思索地說:“當然要先救那只貓?!?/p>
婦女甚是不解:“為什么要先救那只貓呢?”
畫家平靜地告訴她:“因為貓是生命?!?/p>
六
一對夫婦上車后發(fā)現有位女士坐在他們的位子上。丈夫示意有孕在身的妻子坐在女士旁邊的位子上,自己卻在一旁站著。妻子坐定后仔細一看,原來那位女士的右腳有點不方便。
下車后,心疼丈夫的妻子說:“讓座是好事,但中途這么久,你可以讓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啊?!?/p>
丈夫笑笑說:“人家不方便是一輩子,我不方便只是這幾小時?!薄?/p>
(摘自《妙筆》 文/楊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