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佳恒
如何讓貪腐“夫妻店”關(guān)門大吉
□ 胡佳恒
自1990年代以來不斷冒出——貪腐夫妻同堂受審,這一耐人尋味的庭上風景。如原鐵道部建設(shè)司副司長嚴健薛蘭英夫婦、原湖南省郴州市市委書記李大倫陳立華夫婦、原湖南省郴州市委宣傳部部長樊甲生盤麗藝夫婦、原江西省上饒市委書記王興豹文獻蘭夫婦等,都曾一同站在審判席上。
最近的案例發(fā)生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的一個縣城,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常務(wù)副主任王文利與妻子張淑云一同受審,成為貪腐“夫妻店”的最新樣本。
從過往案件觀之,夫妻合作貪腐,業(yè)已形成了一套成熟模式,其初級方式是丈夫在外從政,夫人坐收錢財,擔任“貪內(nèi)助”的角色;更為隱蔽的利益輸送鏈條,是夫人利用丈夫的政治影響力經(jīng)商,從中獲取跑冒滴漏的收益。
對此,中央三令五申下文嚴管親屬,在反腐倡廉方面的文件大大小小1200多個,是世界上最多的。
大量的廉政法規(guī)中都出現(xiàn)了“嚴禁”或“不準”等禁止性規(guī)定,但由哪些機構(gòu)來負責執(zhí)行,一般缺乏明確指向,對于違規(guī)如何處置,也極少定量規(guī)定。如有學者指出,禮品登記制度難以落實,就是因為這一制度的可操作性不高,缺乏登記受理機關(guān)和核查機制。
近年來,貪腐案件呈現(xiàn)出涉案金額“高額化”,涉案人員“群蛀化”的趨勢,貪腐“夫妻店”只是“群蛀化”趨勢的一種表征。在缺乏制度定量準確約束的背景下,貪腐“夫妻店”的犯罪成本要遠遠低于他們的貪污收益,鋌而走險也成了扭曲的選擇。
在另一個層面,貪官也有貪官的苦惱?!澳今R案”主犯慕綏新曾在懺悔錄中分析,年節(jié)的“人情腐敗”,其實是兩頭害怕——送錢的怕不收,收錢的輕易不能不收?!斑@是由于政治生活不正常,人際關(guān)系復雜,有人要通過這種人情往來以消除政治危險?!?/p>
慕綏新認為,如果他不收或是事后送回,就可能使矛盾明朗化、復雜化。持這一論調(diào)的貪官不在少數(shù)。此時在貪官的眼中,收不收錢,收多少錢,也儼然成為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而破除這種官場陋習,似乎也并不只是通過反腐手段的介入就能一蹴而就的。
(作者為媒體觀察員)
□ 編輯 潘 陽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