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芪黃栓腸道內給藥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及護理。方法:將76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8和對照組38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中藥栓劑“芪黃栓”腸道內給藥,其它輔助治療相同。結果:治療組痊愈24例,有效11例。對照組:痊愈12例,有效13例。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芪黃栓腸道內給藥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較好的療效,且方便、實用、作用可靠。
關鍵詞: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芪黃栓;腸道內給藥;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12-0072-02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是一種以結腸黏膜損害為主的慢性黏膜病變,其病程長、易反復,病情輕重不一,以大便次數(shù)多、頑固性腹痛、腹瀉及大便中含膿血和黏液為特點。自2009年以來,筆者采用中藥制劑”芪黃栓”腸道內給藥治療此病38例,取得了很好的療效?,F(xiàn)將療效及護理觀察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09年6月~2010年10月期間在本科門診及住院治療的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患者7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2000年制定的炎性腸病的診斷標準,根據(jù)臨床癥狀及結腸鏡檢查或病理檢查確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無其他并發(fā)癥。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18~68歲,平均45.5歲;病程8個月~22 a,平均4.8 a;病變部位位于直腸及乙狀結腸23例,位于降結腸12例,位于全結腸3例。對照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齡20~62歲,平均42.9歲;病程5個月~20 a,平均4.3 a;病變部位直腸及乙狀結腸22例,位于降結腸14例,位于全結腸2例。2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2組患者使用相同的基礎治療,包括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病情嚴重者給予流質飲食或者暫禁食,按需予靜脈補充能量。在基礎治療上對照組常規(guī)給予琥珀酸氫化可的松100 mg加0.9%生理鹽水150 mL保留灌腸,1日1次,20 d為1個療程。治療組在基礎治療基礎上予中藥制劑芪黃栓(藥物組成:黃芪、蒲黃、白術、五靈脂、槐花、川芎、薏苡仁、敗醬草、白頭翁、當歸、白及,由本院制劑室制成栓劑),1枚(10 g)肛門塞入保留,1日3次,20 d為1個療程。
2觀察項目
大便常規(guī)檢查,觀察大便次數(shù),大便形、色、質、腹痛情況,有無里急后重,食欲,體重。
3中醫(yī)護理
3.1情志護理因潰瘍性結腸炎病程長,恢復慢,易復發(fā),患者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或憂郁情緒,對治療缺乏信心,不進行認真系統(tǒng)的治療。凡是這類患者住院,將特別注意患者的情志護理。因為“心脾為母之臟,心火之熱可溫脾土”,心理負擔會加重病情。作為護士要用和藹的態(tài)度,耐心向患者解釋疑問,安慰、開導患者,從生活上給予關心體貼,及時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況,介紹同類患者治愈的經(jīng)驗,使之消除恐懼、憂慮心理。
3.2操作護理塞藥前囑患者排空大便,左側臥位,護士戴手套,取栓劑一顆,囑患者放松,輕輕將藥物塞入肛門,讓患者臥床休息1 h,待栓劑充分吸收后再起床活動。
3.3基礎護理部分患者因大便次數(shù)增多,可能出現(xiàn)肛周濕疹,應督促患者在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肛周及外陰部,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對有肛裂及痔瘡的患者,在塞藥前用溫水洗浴,塞藥時動作輕柔,盡量避免增加患者痛苦。同時應保持床單整潔、干燥。
3.4病情觀察觀察大便性狀、次數(shù)、量。若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口干舌燥、眼窩凹陷、皮膚干燥,給淡鹽水頻服。如患出現(xiàn)煩躁不安、惡心嘔吐、四肢厥冷、少尿或無尿等危癥,立即報告醫(yī)生。
3.5飲食護理飲食規(guī)律,1日3餐做到定時定量,不過分饑餓、不暴飲暴食,這樣有利于腸道消化平衡,避免因無節(jié)制飲食而致腸道功能紊亂。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宜食健脾食品,如山藥、扁豆、蓮心、百合、紅棗。少食冷飲,少食易脹氣的食物,如牛奶和乳制品、韭菜、洋蔥、大蒜、油炸食品、咖啡、碳酸飲料等。禁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及飲酒。
4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1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纖維結腸鏡檢查示水腫、充血,淺表潰瘍,糜爛出血,腸黏膜表面膿性分泌物均消失;有效:臨床癥狀及大便常規(guī)檢查有明顯好轉但有一項未消失者,纖維結腸鏡檢查病變好轉但無充血。水腫未完全消失;無效:癥狀未消失,大便常規(guī)檢查異常,纖維結腸鏡檢查病變無明顯改善。
4.2治療結果治療組痊愈24例,有效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1%。對照組痊愈12例,有效13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65.7%。
5討論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癥狀為腹瀉、黏液膿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中醫(yī)認為本病屬于“泄瀉、痢疾、腹瀉、腸風、臟毒”等范疇,病位在脾胃、大腸,病邪以濕邪為主。其病因病機多由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jié),或憂思惱怒、肝木克土,導致脾胃損傷,傳導失司,水濕內停,郁久化熱,濕熱蘊腸,腸絡受損,因而出現(xiàn)相應的證侯。主要侵犯遠端結腸及直腸的黏膜下層,還可向遠端擴展,以致遍及整個結腸,故在治療時采用單一的方法效果往往不佳。中藥保留灌腸是治療慢性結腸炎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