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有篇著名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但是許多人并不了解,文中所寫的三味書屋的“三味”的含義。那么,三味書屋里的“三味”指的是哪三種“味”呢?
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著名私塾。魯迅12歲在這里求學,塾師是壽鏡吾老先生。三味書屋,是三長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老先生在此坐館教書長達六十年。
古人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jīng)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
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边@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
“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味書屋”原題“三余書屋”,取《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為學當以之余,冬者發(fā)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币馐救藗儜盐諘r間,努力學習。
書屋易主壽氏后,書屋主人兼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又引蘇軾“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詩句,將“余”字改為“味”字。
?。ê瓮樗]自《情感讀本》)
責編: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