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21/a2U9dReyRJWbrrXaNvHvoD.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21/ifoGTynKtYUF6qEfczeYVe.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21/hEAzo4GJigV3phexP7DEvN.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21/Ci7wtQ4Mcdo5mjVbDS7bsZ.webp)
為了音樂會以程大兆的民族管弦樂與合唱《天下為公》拉開序幕。“天下為公”之說出自《禮記?禮運篇》,是古代哲人提出的政治理想和社會公德的最高原則。后成為孫中山先生一生為之奮斗的革命理想和目標。作品通過對歷史的冥想并使其詩畫,以及運用民族樂隊與合唱的交響風格為觀眾展現(xiàn)了舊時中國的苦難、革命、天下為公理想的歷史圖景。樂曲的音樂語言簡潔、大氣,幾個個性鮮明的音樂動機便將樂曲的基本性格勾勒出來,之后的音樂均是在這些動機的基礎(chǔ)之上變化展開層層推進,做到了動靜結(jié)合,對于樂隊全奏節(jié)約又恰到好處的運用,讓音樂獲得了良好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效果,又避免了120人樂隊在音響上的“響炸”。此外,作者對合唱并非簡單的演唱與伴奏的簡單處理,而是運用了將其作為民族管弦樂隊的一個聲部部分納入創(chuàng)作通盤布局的交響性思維。這些都使全曲在音樂語言和音響結(jié)構(gòu)上都獲得了高度的內(nèi)在統(tǒng)一。指揮家陳燮陽的激情演繹亦為這首開場曲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