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需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認識誤區(qū):
一、不能用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來衡量我國的法律體系。西方國家的法治建設已經走過了一個比較長的時期,有許多有益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但西方國家的法律是根據(jù)他們的經濟政治社會制度和國情制定的,而我國的法律體系是扎根于自己國情和改革開放實踐的法律體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時代精神。對于其他國家的經驗,凡于我有益的,應大膽借鑒和吸收;凡不適合于我國國情和實際的,也不宜簡單照抄照搬,全盤移植。
二、不能僅從法律一個方面來判斷法律體系是否形成。在判斷我國法律體系是否形成時,不能僅從法律一個方面作判斷,而必須從法律規(guī)范體系整體上作判斷,有些方面雖然沒有相應的法律作規(guī)定,但已有相關的法規(guī)作了規(guī)范,也是有法可依的。
三、不能把法律體系的形成等同于立法任務的大功告成。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之后,決不意味著立法任務的完成。今后我國的立法任務依然十分繁重,一方面還需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使我國的法律體系更加完備;另一方面還需要根據(jù)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對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修改完善,使之更加切實可行,更加科學合理。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
四、不能把法律體系的形成等同于法治建設的大功告成。形成法律體系,只是解決了無法可依的問題,要把法律規(guī)定變成實踐,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嚴格執(zhí)法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在法律體系形成后,嚴格執(zhí)法將成為我國法治建設更加突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