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1/CJRW96Uze9QFXrpSZUThEH.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1/NbVXf2KFFRGxQKUJ7hdKqP.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1/E6qCzcxkTH2mfn59ghBBwN.webp)
走進新疆博洲的怪石峪,心中競有種特別的感覺。來這里之前,一位在精河長大的好友兼同事就一再跟我說,一定要去怪石溝看看。她那殷殷期望的語氣和眼神讓我不自覺地心動了三分。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石頭陳列在道路兩邊,用“奇形怪狀”來形容它們一點也不夸張,各種各樣、惟妙惟肖的表情由山下延伸到山頂,滿山遍野全是這樣的石頭,卻沒有一塊是相同的,是相似的。我在同座的女詩人吉爾面前施展了自己超前的想像力,說那如窩狀的石頭,是當年佛祖在此練功、修行,不小心走火如魔,致使那些石頭變成現(xiàn)在的“慘狀”。下車后、舉目看到滿眼的如窩狀的石山。我驚叫起來。正午的陽光普照著,在這片山谷里感受不到陽光的威力,那些大小各異的石頭也沒有因我們的喧嘩而沸騰,一種超自然的寧靜彌布在整個山谷中。山頂,有一塊石頭像一朵蓮花兒盛開,我立即推翻了自己前面在車上的臆測。望著那滿山嶙岣怪狀、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等,又似是朵朵奇葩盛開的石頭,想起了前不久看到的一句話:“凡山皆有石,有石非皆怪,一山多怪石,此山非凡山?!痹谶@里我讀懂了理解了那句話的深義,頓時從內(nèi)心多了幾分期待和驚喜。我走在作家采風(fēng)團的最后面,四處張望著尋覓著,用手中的相機探尋著,用一種超精神的心境去獲得,去感知,總覺得這里面一定有我相識的石頭。
道路兩旁是綠黃青白姹紫嫣紅的花草,黑加侖密密麻麻地掛在枝頭上,呈炫紅的紫烏,蝴蝶紛紛起落在花叢間,使人愛慕不已。一只似羊的圖形出現(xiàn)在石頭上,小羊正回眸,脖子纖細,它那多情的鼻子向天嗅著什么,靈巧的小嘴在親吻著什么,是與愛人的親密,是尋找回家的路,尋望遠方的天空,一種似欲訴說的表情活靈活現(xiàn)。一種大美、靜美從一開始就體現(xiàn)出來了。我想起了《說文解字》中對“美”的詮釋:“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膳同意?!泵雷钟伞把颉迸c“大”組合而成的。古人以羊為主要副食品,羊要壯而肥碩吃起來味道才很美:大在這里意為強壯。羊群里以公羊最為強壯,所以以羊為大而產(chǎn)生“美”字,形容稱贊異性。在這個圖形里就體現(xiàn)出一種遠古的文明,早年在這里就有文明的存在,人類活動的跡象,我一直堅信當年在這里居住的主人一定是一位健壯的“美男子”。
登至半山腰,耳間飄來一縷裊裊的梵樂清音,輕柔地撞擊著我的耳膜。天空中幾朵白云也悠悠然地飛到了我們的頭頂上,隨著導(dǎo)游的講解,我們的目光聚集在對面的石山上,一條似人的脊椎從半山坡斜邐而下,似一個人正在輕輕伏背朝前傾聽。當?shù)厝税哑浣凶觥褒埫}”,而我卻認定那一定是人的脊椎。右下方有一塊石似人身倚躺在那里,一張似人的面孔朝天仰視著,寬闊的額頭,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唇帶有一絲隱約的微笑,面部微微朝里側(cè)著,一幅安逸舒適的表情好像在那里睡了千萬年。
“腰椎”處的左側(cè)有一只腳印和一個腳趾印,似是當年“赤腳大仙”從這里走過。導(dǎo)游說還有一張“達芬奇”的臉,據(jù)說那是張帶有“密碼”的面孔。
石頭在民族文化中,有神石的意義。兒時曾聽說過一人要成仙或求佛,心誠必須待到馬生角、石頭開花時才能圓滿。那滿山遍野的石頭像朵朵蓮花兒綻放,有的如花蕾,有的含苞,有的正在吐蕊,有的完全盛開。蓮花是塵世間的靈物,具有佛緣的花朵??吹侥切┧朴兄鹦缘木爸拢倚牡桩a(chǎn)生了一個念頭,這里曾是佛祖居住過的地方。
當我的想法一升起,心突然空空的,身體輕輕的,來時負重的身心蕩然無存。隨著心境的變化,我身輕如燕地隨著眾“仙家”登上了山頂。眾人皆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物主的新奇創(chuàng)意,紛紛把自己渺小的身軀融入這塊自有仙靈的地方,與這塊充滿靈性的地方合影。
到了山頂,頓時神清氣爽,整個佛谷盡入眼底。小徑左右兩邊各有一塊大石頭,左側(cè)的石頭前生長著此山谷中唯一一棵似佛塔的柏樹,青翠的顏色,靜靜地倚立在石頭前:右側(cè)石頭上長著一把似鑰匙形狀的棱角??粗@一左一右的風(fēng)情,我明白了這座怪石峪的精髓所在,那株帶有無限生命的柏樹就是這座山上的佛光,那石頭上的鑰匙就是開啟通往佛門、天國的寶物。
在前面一座似是佛祖打坐之用的蓮花寶座的石崖間,我邂逅了寧夏美女作家張毅靜老師,她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里,雙眸淺淺含笑,又一種精致的美襲擊著我,我也隨著她坐進了那寶座間,一股清涼從四周包圍了我們。
“浪說此山曾見佛。卻疑深處可通仙。”詩人張寧一句詩道出怪石溝懸念。一座巨石壁上,深刻著一尊臥佛,這尊臥佛坐東向西,頭形、身形與真人十分相近。特別是身上穿的袈裟皺折,還十分清晰地印在石壁上。據(jù)說這就是遇佛祖點化的上仙。佛祖當年在這里修行說教、布恩施惠、匡扶正義、造福人類,點化了不計其數(shù)頑冥不靈的弟子,解除了許多人間的疾苦。
話說一日,佛祖正在做法事,誦經(jīng)。忽聞一陣喧鬧傳來,同時還有牛羊等動物的嘶鳴,人的喝罵、哭泣聲。佛祖大驚,差仙童去打探,原來是在這里放牧的一群牧人,遇到了一伙強盜,要把牧人們所有的牛羊搶走,霸占牧人的妻女。佛祖聞言,便現(xiàn)身好言相勸,勸解那伙強盜一心向善,多做善事,不要欺負百姓。強盜惱羞成怒說,要想我不做惡,除非石頭開花,并把佛祖捆綁起來,進行鞭打。仙童不知佛祖已練就了金剛不壞之身,為了不讓佛祖遭受皮肉之痛,情急之下,便把佛祖?zhèn)魇诮H他的仙術(shù)使用了出來,想把那伙強人變成石頭。由于仙童得道時間不長,對仙法的運用不能自如和隨心,使用的仙法過猛,致使所有的牧人、強盜、牛羊,天上的飛烏、地上的蟲鼠花草全部變成了石頭,由上至下。有的如蓮花一樣盛開,一片石頭花山誕生。佛祖知道后掐指一算說,此乃天意也。
從此,這片石谷便有了千奇百怪的形狀,滿山可尋石筍、佛洞、孔雀、大象、鷹嘴、人面、蓮花等石頭模樣,人間所有的傳說典故也都在這里一一呈現(xiàn):蒼鷹俯鼠、天狗望月、大象戲水、獅身人面、石猴母子、孔雀開屏、龜蛇相斗、割肉喂母等奇特的天然怪石群體。而且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它們都有不同的表情,它們用一種無聲的語言,用一種寧靜的姿勢站成了一種大美。站在怪石山頂舉目遠眺,草原上青青的牧場,點綴著白色氈房,好一幅邊塞風(fēng)情圖。
下山的路上,偶見幾塊奇石,露出一孔。有的似眼睛,有的似腳印。我的腦海里便長出一個詞來——“天眼”。據(jù)說凡是在此修行成道的仙家們都會開“天眼”,無論是從正面、背面都能感知常人不能感知的事情,預(yù)測到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就是佛祖的神圣偉大之處。這里的石頭多屬于大理石,有著顆粒的質(zhì)地感,那些窩狀,洞窟都是風(fēng)化形成的。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思想也顯得蒼白,我只能把思想和超自然的力量疊加起來。進行無限遐想。在路旁,有一塊石頭穩(wěn)穩(wěn)地蓋在另一塊大石頭上,幾位“仙家”俯身探望,想從里面尋出究竟來,中間是空空的。像一頂佛帽的樣子。可能當年佛祖在此小憩時,順手把帽子放在此處,忘記取回,如今便成了一道令人懷想的風(fēng)景。
“回頭望。是孤山樓閣,煙靄參差。淡妝濃抹相宜。道不獨晴奇雨亦奇?!苯栌霉湃嗽娧裕鲃e怪石山。關(guān)于怪石峪的許多傳說故事,眾多的神奇石頭,我還未探尋明白,期待再次領(lǐng)略佛祖的大智慧。
(責(zé)編: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