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葉紹翁的一首名作,其中“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千古傳頌,膾炙人口。王榮生教授把語文教材的選文分為定篇、例文、樣本和用件,對于這一類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王教授將其納入了定篇的范疇,認為在教學中“熟知經(jīng)典、了解和欣賞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環(huán)繞著該選文的所有教材內容,都服務于了解和欣賞的目的”。朱自清先生也在《經(jīng)典常談》中說道:“經(jīng)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比欢趯嶋H的教學中,教師們大多重視作品的理解與積累,而對作品的欣賞、體味則顯得不夠。我在教學《游園不值》的時候,在理解積累的基礎上,回到文學的懷抱,嘗試建構詩歌鑒賞的知識,并依此進行教學。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朗誦詩歌,做到字正腔圓、節(jié)律和諧、音義共生。
2.通過意象體悟、抓中心字、情境設想、比較等方法理解鑒賞詩歌。
3.理解詩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美美地說說。
4.背誦、默寫詩歌。
【設計思考:教學目標的設定緊緊圍繞“熟知經(jīng)典,了解和欣賞作品本身”,朗誦詩歌是欣賞詩歌的基本途徑,但教師對孩子們的要求往往過于籠統(tǒng),所以我在教學這首詩的時候,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和我對古詩朗誦的理解,提出了“字正腔圓、節(jié)律和諧、音義共生”的層次要求。詩歌內容與表達的鑒賞也是有其獨特的要求的,因為前期沒有涉及這方面的教學,所以這節(jié)課我想著重引導孩子通過“意象”“情境”這兩種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與途徑來進行深入體驗,同時根據(jù)這首詩的特點,通過“抓中心字”“比較”的鑒賞方法,進一步領會?!?br/> 二、教學過程
板塊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學過這首詩嗎?誰來讀讀?
夜書所見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