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材中,除略讀課文外,每篇課文后面均編排有練習題。這是編者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精心設計的,是對課文重點、難點的提示,是課堂教學目標的一種呈現(xiàn),每一位教師對此都必須正確對待。而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了這樣兩種現(xiàn)象:練習題形同虛設;或是老師一手包辦,把各項問題的答案逐一抄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做都會導致課堂教學的高耗低效。
那么,如何處理課后的練習題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指導——形成方法
一堂課僅有四十分鐘,師生要做的事很多,聽、說、讀、寫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重點是要講清學習語文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為學生終生服務。著名的語言專家呂叔湘說過:“學語文三分在課堂,七分在課外?!闭n文后的練習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是檢查老師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怎樣指導?抓住朗讀。蘇教版教材針對不同的課文,提出了不同的讀書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朗讀課文,復述課文”“默讀課文”等等,這很好地落實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讀書要求。教師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