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感冒,大多數(shù)人習慣選用西藥,如新康泰克、泰諾等,其實,中藥也是不錯的選擇(編者注:本期“專家評藥”《治感冒,中藥好》專門談了中藥治療感冒的問題),比如大名鼎鼎的上清丸。您可能聽說過該藥的大名,但如果對該藥并不了解,就沖“上清丸”3個字去藥店,您或許會感到困惑,因為那里可能擺放著多種上清丸。到底該選哪一種?您能拿定主意嗎?
上清丸是常用的治感冒中成藥。其中的“上”,是指中醫(yī)認為的上焦(包括肺臟、上呼吸道等),所謂“上清”,即對上焦清熱去火,對心臟、上呼吸道上火有益。上清丸有很多種,其中較常用的主要有4種,即上清丸、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和芎菊上清丸,應(yīng)根據(jù)上火癥狀選用。
所謂求同存異,在介紹4種上清丸的“異”前,先簡單介紹下它們的“同”。
首先,它們都主要對上呼吸道有“滅火”作用,都能清上火。在這方面,它們的作用區(qū)別不大,而且,它們的主要成分也有一定相似性,如都含有清熱的黃芩、梔子,祛風止痛的白芷、防風、荊芥。由于其主要成分多偏寒涼,可能影響消化,所以年老體弱、脾胃虛寒者不要服用,孕婦忌服。
說完了“同”,就輪到“異”,盡管是小異,也有介紹的必要。
上清丸
它主要含大黃、黃芩、黃柏等成分,對一般感冒引起的輕度發(fā)熱、咽喉腫痛效果很好,由于同時含有大黃、黃柏等清“下焦熱”(包括膀胱、腎臟、大腸等)的成分,對伴有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黃者尤為適用。
用法:水丸,每次6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
黃連上清丸
它在上清丸基礎(chǔ)上增加黃連、石膏、蔓荊子、旋覆花等成分。前兩者清熱能力強,而蔓荊子能疏風、散熱、止痛,旋覆花可消痰降氣。黃連上清丸適用于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中、重度發(fā)熱(體溫高于38℃),咽喉、口腔等疼痛較甚,且咳嗽痰多者。黃連上清丸較寒涼,故脾胃虛弱者慎用。
用法: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水丸,每次9克,每日1次。均用溫開水送服。
牛黃上清丸
在黃連上清丸的基礎(chǔ)上,增加牛黃和冰片。牛黃是寒涼極品,冰片有開竅醒神作用,所以,感冒高熱甚至伴有昏沉者尤其適用。由于其涼性夠勁,年老虛弱、大便溏薄者均不能用。因牛黃有攻下作用,瀉下之力較強,易致孕婦流產(chǎn),故孕婦忌用。
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芎菊上清丸
該藥有別于其他上清丸,少了大黃、黃柏等成分,多了羌活和藁本。羌活、藁本有祛風止痛作用,所以芎菊上清丸是對付頭痛的高手,不僅對感冒頭痛、咽喉疼痛效果較好,對三叉神經(jīng)痛、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癲癇性頭痛也有較佳療效。
雖然止痛作用不錯,不過由于少了“通便能手”大黃以及清下焦熱的黃柏,其清熱退火效果不如其他上清丸。伴有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黃等“下焦”熱證者,使用它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用法:每次6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