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實施以來,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已成為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成了許多教師增添一抹課堂教學亮點的重要途徑。課堂拓展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錦上添花,用得不好則畫蛇添足。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看到拓展有效性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可能與教師的教學技能、經驗閱歷、文化視野以及教學理念等因素有很大關系。因此,我們要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拓展細心“把脈”,并對癥施治,以期達到閱讀教學中拓展的最優(yōu)化。
脈相之一:流于形式,缺乏技巧
【案例】《秦兵馬俑》(教學第10自然段)
師: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請同學們讀讀第10自然段,說說為什么這樣說。
生1:因為文中說“仔細看看,它們神態(tài)各異,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確實可以說是精美的藝術珍品。
師: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說一段話嗎?
生2: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好像在花園里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好像在輕撥銀弦;有的舒展雙臂,好像在翩翩起舞。(背誦《莫高窟》中的內容)
生3:天上云千姿百態(tài):有的傻傻地橫著,好像一個大冬瓜;有的又高又大,好像一幢大樓房;有的……(背誦《云房子》,學生一時語塞。盡管教師一再鼓勵、啟發(fā),教學還是處在尷尬的沉默境地)
【診斷分析】
教師試圖抓住文中的省略號,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這表明教師言語訓練的意識較強烈。評價一節(jié)課的好壞,要看學生的言語水平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高林生語)。但從教學的實際來看,學生言語水平只是在“原地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缺乏拓展的技巧。教師挖掘文本的“留白”,發(fā)現課文插圖的“隱秘”,引導學生循著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進行拓展練習,引導的方式、方法應“給力”。如在教學該自然段時,我就采用了“動作模擬與語言描述相結合,觀察與想象相交融”的高位互動方式,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對癥施治】高位互動,巧引善導
投影出示:我們不得不贊嘆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tài)各異:有的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zhàn)勝敵手;有的眼如銅鈴,神態(tài)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干練,好像隨時準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男生讀觀察部分,女生讀畫線部分)
師:(配樂朗讀)閉上眼睛想象這些兵馬俑的姿態(tài)和神情。
師:你能擺出某一兵馬俑造型,并讀背課文中的相關語段嗎?
(生擺造型,讀背語段)(略)
師:這幾位同學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出了這些兵馬俑各自的特點,生動地解釋了什么叫“個性鮮明”。
師:同學們,你們能發(fā)揮想象,到黑板前擺一擺“個性鮮明” 的兵馬俑嗎?
師:同學們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了這些兵馬俑各自的特點,看懂了它們的心聲。你能根據黑板前同學擺出的不同造型,仿照課文中的語句,用上“有的……好像……”來說一說嗎?
生1:有的瞪圓雙眼,射出復仇的火焰,好像不消滅敵人誓不罷休。
生2:有的緊鎖雙眉,雙手緊握大刀,好像隨時準備向敵人砍去。
生3:有的擺開馬步,咬緊牙關,好像已下定決心,誓為祖國勝利與敵人背水一戰(zhàn)。
……
脈相之二:消極體驗,價值相背
【案例】《蝸牛的獎杯》(教學第四自然段)
師:看著蝸牛背著重重的硬殼在地上慢慢地爬行,你想說些什么?
生1:蝸牛啊,你的翅膀退化了,再也飛不起來了。你永遠都不可能奪取冠軍了!真可惜呀!
生2:蝸牛啊,現在你的身體也被粘住,連探個頭都那么艱難,一點行動的自由都沒有,更不要說飛了!太可憐了!
生3:蝸牛啊,你真是自作自受,如果你當初不那么驕傲,就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其余學生都笑起來)
生4:蝸牛啊,如果你當初不把獎杯成天背在身上就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了。
……
【診斷分析】
教師是讓學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發(fā)表對已經退化了蝸牛的看法。由于低年級學生在認知和心理上還很不成熟,所以難免會對這只可笑的蝸牛冷嘲熱諷,極少學生會對其報以同情、憐憫。這樣的交流,學生從中不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它只會讓學生更加狹隘,時時產生愛責備別人的不良心理?!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重在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處于困境時,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引導學生去同情和幫助,而在這時的同情和幫助對蝸牛來說為時已晚,再去嘲笑諷刺他就更不應該。與其讓學生進行沒有意義的交流,獲得不健康的情感體驗,不如讓學生站在文中主人公蝸牛的角度去體驗,從而學會自我反思,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對癥施治】角色互換,積極體驗
師:(多媒體演示書上老蝸牛和小蝸牛在公園里散步圖)春光明媚,百花盛開。老蝸牛和小蝸牛一起出來散步??吹竭h處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老蝸牛不由得嘆了口氣說。他會說些什么呢?
生1:老蝸牛嘆了口氣說,孩子呀,原來我們蝸牛也有一對翅膀的??!我還得獎呢……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都是因為我太驕傲了。
生2:嗨,要是我當初不把榮譽成天背在身上,今天也不至于變成這樣?。?br/> 生3:要是我得獎之后還能繼續(xù)練習飛行,現在一定還能飛得比他們快呢。
生4:孩子啊,你千萬不要向我學習,千萬記住,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
生5:現在我們要認真練習爬行,否則就更落后了。
……
脈相之三:本末倒置,質量不高
【案例】《船長》(教學課文“殉職”部分)
師:船長就要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望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在“瑪麗號”上,得救的人們望著波濤洶涌的大海,有多少話要對船長深情地訴說?。。ㄗ杂蛇x擇下題中的任一角色說話)
A.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__________________說:“船長啊,船長,__________________?!?br/> B.還是孩子的水手克萊芒__________________說:“船長啊,船長,__________________。”
C.透過陰森可怖的薄霧,凝視著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我想對船長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診斷分析】
從這個教學片斷不難看出,教師讓學生進行分角色說話,進行人文感悟表達,這一策略無疑是很“語文”的,因為“語文畢竟是感性的存在”。然而,如果你細細推敲之后就不難發(fā)現,這則表面上相當“完美”的案例存在一些漏洞。這一設計只停留在讓學生敘述這堂課中的人文感悟,并不能表現學生在這堂課中語文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并不僅僅要學生“悟”思想、“悟”意境,而要更好地“悟”寫法、“悟”如何表達更加貼切、更加具有表現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表達運用是閱讀教學之根。船長在關鍵時刻所發(fā)出的幾道命令是表現人物性格特征和品質特點的最有說服力的證明。在這堂課中,大量的時間被用于討論船長下達的四次命令,學生自然而然會有意地對課文中人物的描寫,特別是語言描寫留下印象。如能讓學生在這堂課上領會到“描寫人物語言”的知識,并在運用中加深理解,扎扎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效果會更好。再則,這樣的練筆學生有語言模仿的范本,利于學生動筆;這樣的拓展,不但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發(fā)展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情感體驗,可獲得“得意又得言”的效果。
【對癥施治】觸摸表達,提質增效
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繼續(xù)有條不紊地下達一道道指令。
第20分鐘到了,輪船沉沒了……
練筆要求:(飽含淡淡的憂傷的音樂響起)根據課文內容,想象哈爾威船長根據當時船上的情況下達的一項項指令,以及當時船員、乘客的話語,通過對話描寫,反映出船長偉大的靈魂和人們對哈爾威船長的敬仰。
總之,文本拓展要取得實效,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文化修養(yǎng),積累教學底蘊,開闊教學視野,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與學生智力水平相吻合的情境。
?。ㄘ熅庣妽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