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秋,煮一鍋新鮮的雞湯是我們家的傳統(tǒng)。
今年中秋的早晨,我們?nèi)绯YI好了一只肥肥的雞,在殺雞的小鋪子前排著隊。
店鋪的主人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扎著簡單而整齊的馬尾,額前短短的小碎發(fā),乖巧地鋪搭在淺淺的皺紋之上,一雙龜裂、帶著被水泡得慘白的雙手,怎么看,都無法與這小小的個子相匹配。
每接過3元錢應(yīng)有的報酬,她都會露出滿足的微笑,再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進已露出許多線頭的錢包里。
看著她瘦小精干的身子在水鍋與石板間來來往往,我不禁在心頭默想:“為了3元錢的報酬,這樣辜負一個好天氣的中秋節(jié),值得嗎?”
“媽媽!”一個稚嫩的童聲向這邊傳來。婦女應(yīng)聲別過頭去,手中仍舊沒有停止工作。
小孩顫顫巍巍地向這邊小跑著,一位老人牽著他的手,與他的速度一致地大步走著。
看著小孩的到來,那婦女既驚又喜,繼而整張臉都帶上了喜悅的表情。
小孩急急跑到跟前,馬上從口袋里拿出一個用紙緊緊包好的小月餅,很小心地掰下一大半來,用手舉起遞給婦女。她空出一只手來,把月餅推了回去,對小孩說:“媽媽不餓,你快吃!”于是小孩又把月餅疊合在一起,包好,放回了口袋。
這時,旁邊有人逗他說:“媽媽不吃,那你就給阿姨吃嘛!”
小孩聽了,趕緊用手捂著衣袋,把腰向后別去,歪歪小腦袋,嘟著嘴說:“這是給我媽媽留的!”
婦女轉(zhuǎn)過頭去,對著他笑笑。
他像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趕緊讓他媽媽彎下腰。
她很疑惑,但還是聽話地照做了。
孩子伸出稚嫩的右手,抹掉婦女臉上的一點柴灰。
她又笑了。抿著嘴唇,像是要哭出來。
小孩手心的溫度,熾熱得讓她潸然淚下。
老師說
生活處處有感動,關(guān)鍵是你有沒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這篇精致的短文對生活中令人感動的瞬間作了精心描寫,細節(jié)逼真,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位勤勞的母親與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之間那份令人溫暖而又可貴的親情。
(點評/指導老師 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