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眾的美是無二的一枝獨秀。——題記
一棵樹,盤虬美
忽地記起江心嶼的塔,想起采風時老師的娓娓道來。溫州江心嶼有東西二塔,東塔有榕——毫無土壤,凌空盤坐于塔頂。只是將根深扎于磚縫之中。我驚嘆了。
當然,它能在塔頂生根一則固然是因為位于甌江之上,吸收江上之風雨水汽;同時也因著它們頑強的生命力——能依附于周圍任何東西,“咬定青磚不放松”,汲取養(yǎng)分,因此得以生存,長成蒼天大樹?,F(xiàn)下重返故地,這棵在塔頂盤坐了五百年的古榕讓人不由得再次為之驚嘆——枝干盤虬臥龍,根須飄蕩。又見,榕樹根一圈圈地纏住塔磚,塔上彎曲不均的裂痕,似是自哥窯中打磨的制品,金絲鐵線般一絲絲地蜿蜒。
確是難得一見的景觀,江上風雨五百年,這,該是怎樣的一種盤虬之美!
一條街,古樸美
朔門街,溫州保存最完好的古街,朱自清當年便是住這附近的。街道不寬,大約只能一輛轎車經(jīng)過,巷子里頭的通道更是細窄了,但用老師的話說,雖窄小,卻有幾分幽深的味道,“因其窄,反覺其深了”。街上古風古色的建筑雖隱藏在高樓的陰影下,卻不減其“庭院深深深幾許”的風格。其中更有一蓑衣井,井口不過一只桶大小,井里的水可謂清澈見底,水光云影,白墻黑瓦倒映其中,只覺其波心搖蕩。
鬧中取靜,朔門街,在一片繁華中獨出一片古樸美。
一盆景,生命美
趣味園,栽了各具特色的盆景,它們都不過巴掌大小。底部的盆卻也頗有講究,就像古印度的種姓制度,貴的紫砂,如“婆羅門”一般,一盆千金,非尋常人家“高攀”得起?!熬啊笔亲顬橹v究的,配上人、物的像,里面便是山、水、人的各種縮略圖——所謂“無聲的詩,立體的畫”。這些植物大多需幾十年長成,蓄枝截干。好比人,風雨錘煉打磨,靜候時光與閱歷的改造。比如其中一盆——方寸之地,行神淡雅,幽香散逸,正是文人喜贊的梅子。
微型盆景,歷經(jīng)歲月但見生命之美。
(指導老師江春飛
評委聲音之老師
美,就是獨特;美,是不被復制;美,往往只可意會,難以傳達。而本文卻三言兩語,輕然點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美。更難得的是文章能傳達出這些美的“另樣”。此外,本文用語無論是白描還是用典,皆能掌握分寸,恰到好處。(楊建曉)
評委聲音之同學
文章結構清晰,語句優(yōu)美。所寫的都是文學社采風的地方,現(xiàn)在讀來,覺得之前的景觀如在眼前。其敘事描寫能力頗能令我等欽佩。(溫海云)
評委聲音之編輯
作者說,最美是無二的一枝獨秀,是歷經(jīng)歲月沉淀的生命之美。雖然僅是從一棵樹、一條街、一盆景中說開去,但作者的眼光是獨到的,能從最為普通的物中發(fā)現(xiàn)別樣的最美來。這需要一雙能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還有美麗的心靈來勾畫。另,作者的文字亦是美,帶給人一股清新。(西西)